六祖壇經因見滌法師回中台,由見護師擔任教授師。
是否有學員願意將每次上課的重點整理出來,提供給大家?
如:第一堂講「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坐禪」,有何重點?什麼是六祖真正的意義?「心平」是指什麼?為何心平何勞持戒?是不用持戒嗎?如何不誤解這二句話?
第二堂講「逆耳必是忠言」,與大家討論,提出那幾個觀點?要從那些方面來了解這句話?有何生活上的實例?
Monday, January 18,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Vignettes of life at the Chung Tai Zen Center of Sunnyvale. Zen Buddhism musings.
傳嫻 posted on behalf of Raymond 傳豪, further to his reflections from 1/17/2010:
ReplyDeleteWords Unpleasant to Hear must be Sincere Advice II
師父:
再論逆耳必是忠言: (六祖壇經-疑問第三品)
今天晚上, 在上 [十宗網論] 課之前, 就與傳嫻討論 [逆耳必是忠言] 一文.
傳嫻提起: [忠言否, 是說對行者修行有否幫助而言]!
時間不多, 匆匆去禪堂靜坐. 心下仍是放不開.
[佛教崇拜偶像, 是邪教, 不可信]! 怎能助修行?
十五分鐘後, 在寧靜的禪堂, 忽然記起; 两禮拜前, 與林師兄談起; 龍樹菩薩之
[衆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是為假相, 亦是中道義] 中, 如何 [空有] 圓融無礙, 而趣中道實相焉?
傳豪問云: [空有] 本是两邊. 契入 [中道] 不着两邊則中者. 概念理論能解可知. 然怎修其圓融無礙?
林師兄云: 試試看, [以衆生心有而有] 去解!
真是一語說中: [空有] 以無自性而 [空], 以衆生心有而 [有], 則可 [空有] 圓融不二矣!
此乃大乘行者以眾生心為心之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之菩提心腸, 度世無間無止之菩薩境界矣!
若在此; 以衆生心為心, 則無逆耳之言也, 心清淨故. 聞逆耳之言, 必是心不清淨而以己心為心. 而此心仍是迷, 是妄. 故說 [逆耳之言, 必是忠言] 而可對治煩惱以達心清淨矣!
正如現代物理學上之 [光]. 實驗確証其性, 有時為 [粒子] [particle], 他時又為 [波] [wave]? 怎可能一物能為 [粒] 又能為 [波] 之 [二元論] 焉? 其答; 誠是驚天動地, 且非邏輯式之 [其性顯粒顯波, 其所在之環境決之]! 此乃直線思維, 非黑即白邏輯思維, 分別離散歸納思維之科學破產之最隹實証!
事理本圓融, 相體原一如. 妄心起三世, 分別生自他. 實相本含徧衆生, 豈能分割你我他! 其體如如不動轉, 其相芸芸眾生心. 中道實相非 [空有] 共協不可, 則契入空性必以 [衆生心有為有] 方得圓融無礙矣!
如此見, 如此思, 如此修, 如此証. 菩提心生, 空性可契入, 平等心起. 佛道可成矣!
故再說: [逆耳必是忠言] 矣!
再讀上論 (1-18-2010 所述), 誠是直線思維. 不圓滿, 不究竟. 有障修行!
師父慈悲, 請再指示!
傳豪敬上
1-19-2010
第一堂講「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坐禪」,有何重點?什麼是六祖真正的意義?「心平」是指什麼?為何心平何勞持戒?是不用持戒嗎?如何不誤解這二句話?
ReplyDelete「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坐禪」是六祖大師所開示屬於出世法。
所謂「心平」,平是平等不二,知道眾生平等。直心是指沒有心機,身、口、意三業都是正直的,時時刻刻都不偏左、不偏右,不住空、不住有,這念心就是直心,不是虛妄心、虛偽心,這就不用修禪了。因為做何事都是禪,時時都是佛之心。心平才能行直,這是很高的標準。心平是觀,如果自己的心已經達到平等不二、如止水般平靜,自然不用持戒、修禪,再說持戒、修禪等於頭上安頭,就成了多餘。更進一步,不但不需要持戒、修禪,所有一切法都要放下,如《金剛經》所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已經過了河、上了岸,就不再需要船了。但是,自己這念心已經達到平靜、平等不二了嗎?如果心不平,就一定要持戒;還沒有過河、上岸,就一定需要船。河,是指心中的煩惱,所謂煩惱之河、生死之河,要渡過這條大河就必須借助於船,要有方便;持戒、修禪,就是方便法。
導師法語 -- 六祖壇經疑問品 http://www.chungtai.org.tw/turn/sutra/015.htm
師父﹕
ReplyDelete今天在課堂上師父提到清涼國師,我在網上找到以下資料與大家分享。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8%85%E6%B6%BC%E6%BE%84%E8%A7%80
清涼澄觀大師是唐朝高僧,為華嚴宗四祖。由於當時正是禪宗六祖惠能弘布禪法的時期,早年又參訪過牛頭宗的慧忠、道欽,荷澤宗的無名,以及北宗神秀一系的慧雲等,澄觀受禪宗影響頗深,從而極力融會禪教。此諸宗融會、禪教一致的宗趣,對中唐以後的佛教界影響深遠。
澄觀大法師曾立十誓以勉勵自己,世人稱為「清涼十願」:
一、體不捐沙門之表。
二、心不違如來之制。
三、坐不背法界之性。
四、性不染無礙之境。
五、足不履僧寺之塵。
六、脅不觸居士之榻。
七、目不視非儀之彩。
八、手不釋圓明之珠。
九、舌不味過午之齋。
十、宿不離衣缽之側。
傳嫻合十
師父﹕
ReplyDelete剛閱讀了中台山月刊 126 期中「護他道念,修自福德--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覺得跟六祖壇經的定慧品很相應,節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例如,走路的時候,眼睛不能東張西望,可以看著前方的地面。看著地面的目的一方面是慈悲心,恐怕踩到了蟲子;二方面是專注,平時眼睛經常攀緣外境,成了習慣了,所以要把眼根收回來。走路的時候,不要有聲音,要輕聲緩步,不要像一般所說的「人還沒有到,聲音就到了」。吃飯、關門等動作都要輕,無論是在寮房或是禪堂,鞋子要擺整齊。什麼原因呢?因為人在哪裡,心就要在哪裡,我們這念心,經常都在定慧當中,任何事情都要清楚明白,這就是修。永嘉大師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無論是走路、吃飯、睡覺,我們這念心都在定慧當中,修行就成功了。
…一切舉動,都要小心謹慎,時時存著利益眾生的心。護他道念,修自福德。凡事替他人著想,就能增長福德;假使只為自己著想,就增長我慢。所以,修福德是從什麼地方修來的?是從大眾身上修來的。供養大眾不一定要拿很多錢去布施,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就是福德。假使每個人都能如此,哪裡還有是非?哪裡還有煩惱?有這念為人著想的心,就是菩薩行,處處都沒有我相。
所以,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起心動念時,看一看有沒有過失?對別人有沒有好處?假使沒有好處,使他人生煩惱,就絕對不做。因此,修行就在平時。明白這個道理,處處都是道場;不明白這個道理,認為打坐才是道場,誦經才是道場,拜佛才是道場,就把修行看得太狹義了。…
http://www.ctworld.org/monthly/126/a04-1.htm
傳嫻 posted on behalf of Raymond 傳豪:
ReplyDelete下課歸來, 參參課上從 [見護師] 所學法語, 特記如下. 與學友共享之:
1. [煩惱即菩提] ;
煩惱者妄心所起, 菩提則是覺心所顯. 迷時心是妄, 覺時心在覺.
那有什麼二心三意; 故妄覺本一心. 由此因緣, 故可當下對妄轉念, 覺心即現. 妄覺直接相違故.
故老和尚常說: [狂心頓歇, 歇即菩堤] 也! 故說:[煩惱即菩提]!
註: [狂心頓歇, 歇即菩堤]—楞嚴經.
2. 三摩地只與善法相應, 而與惡法直接相違矣!
[定為上首諸善法, 能令一切惡不善法, 皆不現行].—瑜伽師地論卷廾九.
問; 然專住一切 [無記法] 時, 如工程師專心設計電惱電路是乎在修定慧?
答; 可說是, 然不遍, 且不能安伏煩惱, 故不能說是在修定之三摩地也! 只是世俗專心一趣耳.
但是只要因緣俱足時, 引他生起強大意樂善法欲後, 他必易能修佛法矣!
請指教.
傳豪合十
一般人的專注,與禪定之定,並無兩樣,但有淺深之別。甚深禪定,非世俗專注可比。又,世間之定,常以執著為本,故不能去煩惱,最多是世間定,而非出世間定。
ReplyDelete阿彌陀佛,見護師父﹕
ReplyDelete做壇經功課三十六對法中長與短對時,在網上找到的一段關於長處與短處挺有意思的文字,現與大家分享﹕
長處和短處
嘲笑別人的短處
你就多了一個短處
誇耀自己的長處
你就少了一個長處
羨慕別人的長處
你必定知道了自己的短處
嫉妒別人的長處
你必定不知道自己的短處
善於發現別人的短處
那是你的一種聰明
但那是一種小聰明
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
也是你的一種聰明
而且是一種大聰明
專門說自己的長處
貶低不了別人
專門說別人的短處
抬高不了自己
謙虛的人
常能看到別人的長處
驕傲的人
只能看到別人的短處
不要以自己的長處
去比較別人的短處
應摒棄自己的短處
去學習別人的長處
學習眾人之長處
必長處多於眾人
學然後可知不足
做以後才知長短
看別人要看長處
幫別人要幫短處
查自己要查短處
學別人要學長處
吸百家之長補己之短
匯涓涓細流以成小溪
人的成功在於揚長避短
——摘自《思維與智慧》
傳嫻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