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2, 2010

中台山月刊 2010 1月號「活在當下」

這一期的「中台山」月刊,也有豐富的內容。為鼓勵大家深入閱讀,提出下列問題,請大家回答:

  1. 這一期的封面來自於那一個佛教的故事?
  2. 老和尚今年的春聯法語是什麼?
  3. 在去年十二月的「兩岸文物交流座談會」中,共有十八位發言人。下列各人的發言中,老和尚、佛學院院長見桅法師、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台北藝術大學林保堯所長、李祖原建築師、見護法師、文化大學陳清香教授各提到什麼重點?
  4. 老和尚二篇開示,皆以「六祖壇經.定慧品」為主題,恰好與週六的研經班一致。請將這二篇文章中老和尚的一些佳句或重點摘錄出來。
  5. 十一月時有那一所國外的中學來普台高中進行教育交流,彼此學習?
  6. 閱讀這一期法師及居士的文章,有何啟發?
  7. 李祖原建築師,為了設計中台禪寺,曾經特別考察了那些國家的宗教建築?他認為,文明可分為那三大系統?又如何從這三大系統的差異了解東、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色?
  8. 在十月、十一月中,有那幾個不同國家的人士參訪了中台禪寺?
  9. 以下數句,分別出自何處?為這一期那一篇文章所引用?
    •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以有入空,四大俱融」
    • 「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 「知所從來為知生,知所從去為知死」
    • 「饑來喫飯,睏來即眠」
    •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6 comments:

  1. 中台山導師 上惟下覺 大和尚-新春春聯法語:

    一元復始萬象新,
    百花開放迎新春,
    有因有緣成大器,
    晏然一心天下平。

    ReplyDelete
  2. Q:這一期的封面來自於那一個佛教的故事?

    佛本生故事
    禪定波羅蜜 ─【螺髻仙人】白話公案
    很久以前,佛陀還未成道證果的時候,有一世,名叫「尚闍利」。他經常到森林裡靜坐,不分晝夜地精進用功。特別的是,他有一頭長髮,為了方便用功,便將頭髮像螺旋狀般地盤繞在頭頂上;村裡的人都尊稱他是「螺髻仙人」。
    有一天中午的日光特別熾盛,空中的鳥群紛紛找尋落腳處暫歇一會。這時有一隻母鳥因為即將臨盆,更是焦急的四處張望,希望能找到一個安穩的地方生產。在母鳥幾乎疲乏無力之時,突然看到眼前就有一個充滿毛絨溫暖的鳥巢,說時遲那時快,牠便立即向前就位下了蛋。過了一會兒,等虛弱的體力恢復後,便展翅離去尋覓糧食,準備餵養即將出世的雛鳥。
    此時,如往常般在林間入定已久的仙人睜開了雙眼,往頭頂一摸--
    「咦!怎麼有鳥蛋?」仙人立刻正襟危坐,慎重考量:「要是我一動,鳥蛋落地,小鳥兒未出生就命喪黃泉,不行!……要是我一動,母鳥就知道我不是樹,我的頭更不是巢,就更不可能再靠近我,那麼,誰來孵鳥蛋呢?……不行!我不能動!絕對不能動。」於是仙人立刻振奮心力、聚精會神,繼續入定,不理會色身的疲累。就這樣,一天、二天、;一星期、二星期;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過去了,螺髻仙人一動也不動地直到鳥兒孵化、學飛、母子平平安安地離去為止。此
    時森林中的氣候已逐漸轉涼,仙人瘦弱的身影漸行漸遠,悄然消失在風中。
    ---------------------------------

    The Fifth Paramita ⎯ Meditation (Dhyana)
    【The Tale of the Topknot Monk】
    A long time ago in a previous incarnation the Buddha was a monk with very, verylong hair that he tied into a large knot on the top of his head, so he was known as the“topknot guru”.
    As a wandering monk he would stay in the city and, at times, alone in the forest for solitary cultivation.

    One time this topknot guru went into the forest, found a suitable place to sit inmeditation, tied his long hair into a
    top knot and sat down for deep meditation. Once he sat down he would not get up or move at all for three days.

    This time, however, while he was in meditation, a bird that was far away from itsnet was ready to lay its egg any moment. In desperation, it found that the soft, furry crown of the topknot
    monk’s head an ideal place and laid its egg there.

    Three days later when the top knot monk came out of meditationhe felt that there was bird nesting in his topknot! The monk quickly realized that if he disturbed the nesting bird she would probably be so frightened and fly off and not return to care for her young hatchling.

    There was only one thing for the top knot monk to do . . . remain unmoving. He didn’t move for one, two, three days, weeks, and eventually for three months until the hatchling, under its
    mothers care, could fly on its own. Then, finally, the topknot monk rose from his seat and continued on his way.

    --Amitofo!Chuan-her

    ReplyDelete
  3. 4. 老和尚二篇開示,皆以「六祖壇經.定慧品」為主題,恰好與週六的研經班一致。請將這二篇文章中老和尚的一些佳句或重點摘錄出來。

    《六祖壇經》定慧品(二)/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p.8-16

    小乘先持戒,然後再修定,由定再發慧,慧成就了才斷煩惱,屬於漸次的修證。《六祖壇經》則說戒定慧就是這念心,即戒、即定、即慧。…戒中有定、定中有戒,定中有慧、慧中也有定,悟到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即是無上菩提妙明真心。

    …三昧就是正定。…「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不論在任何地方,穿衣吃飯、行住坐臥…在一切處所要常行一直心。…「一直心」沒有第二念,就是專注。不但專注,還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慧。…常行一直心,就是一行三昧。一個是口行,一個是心行,一個是身行。如果心行做到了,當然口也就做到了,身也做到了;心做不到,口也做不到,身體也做不到。心在哪裡?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常行一直心就是道,這個道是本具的,不是修來的。修來的,還是屬於生滅心。

    虎溪大師云:「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不論觀什麼,一個是空、一個是有,空和有不外乎是一個境界。所以修行要知道一個是心、一個是與境,這兩者是最重要的。在禪宗所講,一個是賓、一個是主﹔能觀之心、所觀之境,時時刻刻都要作主、時時刻刻都要注意。」。「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都是這念心。「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就進入了實相,完全達到純一直心,所以這個境界稱之為如來境界、不生不滅的境界。

    …「《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不論身處何處,時時安住直心就時時在道場中,不要另外找淨土,當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這念心就是道場、就是淨土,所以古人說:「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

    …六祖大師所講的是直截了當的法門,明白地告訴我們當下這個真道場、真淨土。要想契入無生道場、無為道場、寂滅道場、菩提道場,必須直心;要想生淨土,不用東求西找,就是時時刻刻返照自心,反省檢討自己這念心是不是直心?能化除一切邪見煩惱,即歸於直心。

    …在日常生活中,這念心要正直、要公正、要平等,這念心不要諂曲、不要掩飾。檢討自己這念心,不諂、不曲就是直心;化掉煩惱、去除邪見,這念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就是淨土,不須另外去找淨土、找直心。

    …能夠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做了以後不執著自己付出多少,順境、逆境都不執著,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眾生與佛、菩薩的境界差別就在於執著與不執著,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自言沒有講一句佛法,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卻說自己沒有度一個眾生,這就是不執著。不執著就是不居功,做任何事都提得起、放得下,心始終是平靜、光明,如《金剛經》所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一切善法,修了以後不執著,才能與般若相應,通達佛的智慧。

    當下一念體真常--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p.18-19

    《六祖壇經》云:「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所謂離相,不是用身體去離,而是心要遠離,心不生取捨分別,六根不攀緣六塵,知道外面所有一切境界都是虛妄的,不攀緣、不執著,這樣就能離一切相。

    …穿衣吃飯、行住坐臥、待人接物、早晚課誦、建設道場、弘揚佛法、普度眾生……這些都是有相,做了這些事情而不執著,就是無相。所以佛法不離世間法,不執著世間法,當下就是無相。這念心時時刻刻都安住在當下無念、無住、無為、無相的境界上,即是以「無相為體」。

    …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沒有妄想昏沉,這就是真如之體。

    …《易經.繫辭》亦云:「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念心達到無思、無慮、無為、寂然不動、一念不生的境界,真如之體現前,這時就能「感而遂通天下」,這是真如之用。明白這個道理還必須實踐,能如實行去,就是真正的菩薩行;能做到體用一如,這一生就能超凡入聖。

    ReplyDelete
  4. 9. 以下數句,分別出自何處?為這一期那一篇文章所引用?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孔子《論語》p.25 一剎那中離五濁/見璿法師

    「以有入空,四大俱融」 -- 憨山老人年譜自敘實錄疏 p.12 《六祖壇經》定慧品(二)/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憨山大師也講:「以有入空,四大俱融;以空入有,有則不朽。空有兩忘,適同金剛。」

    「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仁王護國般若經》 p.23 化濁浪為靈泉/見劍法師

    《仁王護國般若經》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知所從來為知生,知所從去為知死」 --清代高僧玉琳國師 p.21 塵盡光生/見廓法師

    曾有一學人請示玉琳國師:「何為知生?何為知死?」師云:「知所從來為知生,知所從去為知死。」

    「饑來喫飯,睏來即眠」--大珠慧海禪師的原典公案 p.22 化濁浪為靈泉/見劍法師

    有源律師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喫飯,睏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

    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喫飯時不肯喫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易經.繫辭》p.19 當下一念體真常--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易經.繫辭》亦云:「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ReplyDelete
  5. My Chinese isn't good, nevertheless I savor struggling through Chung Tai Magazine.
    [饑來喫飯,睏來即眠]即是一直心, 一行三昧,活在當下.
    言不同,義全同. 也就是菩提.
    《圓覺經》云: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As the ancient patriarch said: "The Way if not difficult if you don't pick and choose", yet we keep adding a head on top of the head, creating dualistic views.
    Amtoufo. 傳運

    ReplyDelete
  6. Q3. 在去年十二月的「兩岸文物交流座談會」中,共有十八位發言人。下列各人的發言中,老和尚、佛學院院長見桅法師、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台北藝術大學林保堯所長、李祖原建築師、見護法師、文化大學陳清香教授各提到什麼重點?

    ‧導師、中台山博物館創辦人 上惟下覺老和尚--
    多年來,佛教文物散佚在民間及海外各地,沒有系統性的典藏。在各方護法善信的捐贈護持下,中台禪寺多年致力於佛教文物的收集與修復。在物質文明發達而精神文明逐漸萎縮的世紀,藉由文物的典藏展示、研究,使人類生活的時間、空間擴大,提升人類的精神文明,安定人心、改變社會,生命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老和尚於結語時表示,此次座談會的意義在於佛教文物所具有的歷史意義,佛教文物與中國文化相得益彰、水乳交融;佛教文物遍佈全世界,並成為人類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博物館的存在及文物的保存代表人類精神文明的高度發展,並具有尋根的意義,證明兩岸人民同根同源,天下一家。

    ‧中台男眾佛教學院院長見桅法師--
    在現今世界,中華文化與佛教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必須傳統與創新雙管齊下。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首要的任務之一是文物的收集、保存,並藉由展示、研究、傳播、教育等方法,使其文化內涵為人所了解,並內化到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博物館的主要功能即在於此。兩岸博物館若能緊密交流,對於促進中華文化、佛教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必有更豐碩的成果。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
    陳副院長針對兩岸故宮的特色和優勢,以及近年來彼此的合作、交流,作了詳細的介紹,並提到,只有把兩岸故宮當作整體看待,才能全面地認識中華文明,期望未來共享資源、互補互助、相得益彰,更全面地弘揚中華文化。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所長林保堯--
    佛教藝術是無國界的心靈文化,中台山博物館為台灣四百年來最重要的文化工程。林所長並針對兩岸佛教藝術文物的交流與落實,提出研究報告式、借展作品式、培養人才式等多項學術交流具體建議,期使千年的佛教造像文明光大於國際的視野中。

    ‧中台禪寺護法總會總會長、名建築師李祖原--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時代,博物館是文化的展示,扮演著聖地的角色,然而,分散各地的文物必須統合才能發揮力量,他提出現代的「雲端」概念,建議將各館的典藏變成共同的資產,使中國文化、佛教藝術在全世界的推廣更具力量。

    ‧美國太谷精舍住持見護法師--
    見護法師首先提到"glocalization"的概念,認為在全球化的潮流當中,更加需要尊重、乃至欣賞地區性文化的特色。其次,是將多媒體運用在博物館參訪經驗中。最後,是「整合文化詮釋」,也就是將中華藝文融入當地文化的文化詮釋,讓兩岸不但能夠還原中華文物本身最為立體的文化意涵,更能突破地域性的思惟界限,在開展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傳統價值之時,同時更能夠進一步地影響世界藝術的創作與潮流。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系藝術研究所教授陳清香--
    陳教授特別強調中台山博物館的特色:其一是以佛教文物為單一主要藏品;其二是系統性的規畫,藏品涵蓋印度笈多時期至清代,範圍極廣;其三,中台禪寺建築融合古今,吸收科技文明的精華,創造出佛教藝術的新風格。

    --Amitofo! Chuan-her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