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gnettes of life at the Chung Tai Zen Center of Sunnyvale. Zen Buddhism musings.
龍樹菩薩傳林凡音據金陵刻經處鳩摩羅什譯本譯白http://www.siddham.org/yuan3/lungshu/lungshu1.html龍樹是大乘佛學的創始人,生於約公元二至三世紀,是南印度的婆羅門種姓,傳說其父姓龍,母生他於樹下,故名龍樹。 龍樹天資特別聰明,在孩提的時候,聽到婆羅門誦讀經典,數遍之後,他即能背誦。到二十歲以後,對天文、地理、數學,以及婆羅門和各道的經文,幾乎都讀遍了,而且理解力相當強,因此在青年時名氣就很大。 他有幾個同齡好友,都是學識超群。一天,大家議論道:我們把天下的經論都理解了,現在就是沒有學到法術,不能縱情逸樂。不久打聽到一個術士,會隱身術,他們就去登門求教。那術士看到他們年輕,又動機不良,不願傳授。他們苦苦請求,術士纏不過他們,只得給每人一粒藥丸,囑告道:「你們在僻靜的地方,用水將藥丸磨化,塗在眼睛週圍,人們就見不到你們了。」龍樹便當場試磨,細辨藥丸的氣味,對術士道:「你共用了七十樣藥物合成,對嗎?」術士不勝驚訝,問他怎麼知道。龍樹說:「我是從氣味中辨別出來的。」術士甚為嘆服,只得叮嚀要慎用此術。 龍樹等四人仗著隱身術,從此常出入宮中,恣情取樂。百餘日後,宮中的一些美女,竟有人懷孕了。國王大為忿怒,嚴加責問。妃子們哀泣說:「非是我們不貞,是睡夢中有妖人作弄。」國王召大臣商議。一老臣說:「凡這等事有兩種可能,一是鬼魅作崇,一是術士搗亂。陛下可派幾個精明的人,暗暗分守在宮門背後,若是術人,總有跡象可露,可用兵器除之﹔若是妖魅,雖無跡象,亦可用符咒消滅。」國王立即照辦。 不久有人來報,是術士所為。國王當即派武士數百人,禁閉宮門,手揮刀劍望空亂砍。三個婆羅門術士被殺死了,惟有龍樹藥性未過,沒有現形,又屏氣凝神躲在國王背後,終於逃脫了性命。 受此嚴重教訓後,龍樹方纔覺醒,想到了佛陀所說:「貪欲是眾苦與禍患的根本,一切敗德喪命之事,皆由此引起。」於是下了歸依佛門的決心。他尋到一座山上的佛塔,向一位沙門虔誠請求,出家受戒。他在佛塔待了九十多天,讀遍了所有經論,心不滿足,但已無其它經文可得。他辭師下山,又訪尋到北印度雪山的一座佛塔,向一位老比丘懇求,得到了《摩訶衍》大乘經典,他用心研究求教。三個月後,他又統統理解並背熟了,仍感不滿足,於是就周游列國,蒐集沙門的各種經論。一路上,他還和諸外道及部派佛學者辯論,都辯不過他。他逐漸產生了驕傲,認為佛經較諸外道,其理雖然高明深奧,但亦不難窮盡,不能滿足我的要求。他就萌生非份之想,別出心裁,欲另自立一派,廣收徒弟,宣揚他的學說。 正在這時,有一位叫大龍的比丘,長髯突眼,目光炯炯,特來找他。對他說:「年輕人啊,你不能持井蛙之見,你的學識再高能超過佛陀嗎?你且跟我到一個地方,讓你看看大乘經典,你再下結論吧。」這位大龍比丘就把他領到一個深山的石洞,入洞數步,竟是另外一個世界,殿宇金碧輝煌,清靜雅致。老比丘把他領入龍宮,打開一個個玉石寶庫,裡面藏著數不盡的稀世經典,寶庫裡發出陣陣幽香。大龍比丘說:「年輕人,這下夠你讀了吧?」龍樹忙不迭地貪婪翻閱,口裡說道:「長老,我太感謝你了!」 這下龍樹真的滿足了,比過去讀到的多十倍,玄理更加精妙深奧,他如飢似渴地晝夜閱讀,不明之處隨時就向龍師請教,視野頓時開闊,心量也開始謙虛了。至此他才真正地感到,佛學浩如煙海,其理博大精深,沒有任何外道超得過它,夠我一生用心鑽研了。同時也就打消了自立門戶的陋見。 他在龍宮待了很久,把所藏的經典反覆細閱,幾乎能背誦了。大龍長老又授予他一些神通術,他才別師出來,仍回到南印度。從此大力宣揚佛法,說服外道,推廣大乘佛教。被他感化的婆羅門等外道,不計其數。 當時有位婆羅門上師,會一點咒術,心生嫉妒,欲與龍樹比個高下。他奏明國王,請王以觀究竟。國王規勸他:「我看你虛心一點吧,龍樹已是一位得道高僧,和多年前大不同了,他明與日月爭光,智與聖心並照,你為什麼不能容他呢?」婆羅門說:「陛下被他巧言迷惑了,我諒他沒有什麼真本事,如若不信,看我們比試吧。」國王見他固執,只得准奏。 比賽的那天,國王與龍樹先坐在聽政殿上。婆羅門後到,他見國王如此尊重龍樹,心中更是不悅,便於殿前立即作法,只見現出一個廣大潔淨的黃金池子,水波粼粼,中央昇起一株千葉蓮花,那婆羅門高坐其上傲慢地說:「龍樹,你看我坐在蓮花之上,宛如天神,而你屈居地下,卑微可笑,你敢與我蓮上的大德智人辯論嗎?」 龍樹也不答言,從容地離開座位,用咒言化作一頭龐大的六牙白象,自坐其上,繞黃金池子一周﹔然後舉步池中用象鼻把那婆羅門高高舉起,摔於地下,蓮池與白象瞬間隱去,惟見那婆羅門腿折腰傷,一副可憐之相。他自知非龍樹對手,匍匐於地,叩首懇求:「恕我不自量力,毀辱大師,伏請多諒!從此願意歸依佛門,開我愚蒙,求大師收我為弟子。」 印度又有一個鄰國,國王篤信外道,並強迫其臣民亦信奉外道﹔對沙門釋子,則非平等對待。龍樹聞之,特前往宣揚佛法。其時該國正在招募國王衛士,龍樹應募,很快升為校衛。他在短時期內,幫助整頓隊伍,嚴明紀律,使國王的衛隊面貌一新。一日國王出巡,龍樹率領衛隊荷戟前行,綵旗招展,步伐整齊,威風凜凜。國王見了甚是滿意,便問侍者帶隊的是什麼人,侍者答:「此人奇怪得很,不吃王家一口飯,也不要王家一文餉銀,說是來保護國王,整飭軍紀。」國王亦覺奇怪,就召他晉見。問道:「你是什麼人?」龍樹答:「我是一切智人。」國王驚愕,半晌說:「一切智人曠古少有,你敢大言不慚嗎?」龍樹說:「國王如果不信,可以當場試驗。」國王心裡想道:我是精研婆羅門教理的,可謂智人之主,他竟當我面自稱一切智人,而且說得如此著實,不能小看。我若提出的問題,被他解答,證明他勝了﹔我若不提出問題,也說明我負了。遲疑良久,就索性提個大難題,看他如何回答。於是啟口問道:「你可知今上天在做什麼?」龍樹不慌不忙地施禮作答:「啟稟國王,當今上天正在與阿修羅作戰,戰鬥方酣。」國王聽了,喉嚨裡像塞了棉團一樣,心裡想:「這個人真是瘋子嗎?」半天說不出話來。龍樹說:「國王,你不要以為我是虛談怪論,片刻就能見驗。」說罷,不一會,就聞空中干戈喊殺之聲,阿修羅的手和斷足從空掉下。龍樹又施法術,讓國王、臣民與婆羅門等,統統見到天上鏖戰的情況,良久才漸漸隱去。 這時從國王起,所有的臣民和婆羅門等,個個驚訝信服。國王再問龍樹:「你究竟是什麼人?」龍樹忽現比丘身,稽首答道:「貧僧乃是沙門龍樹。」國王早聞龍樹是鄰國的大師,舉國被其佛化,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心悅誠服,於是也歸依了佛門。國內所有婆羅門、外道,亦甘願剃髮受戒,至心歸命,自此便恭請大師天天宣講佛法,舉國受到了正法的教化。以後龍樹又回到本國去了。 據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介紹:龍樹在晚年合成了一種長壽藥,過百年後還不見衰老,國王也得到了長壽。年過半百的太子急了,對母親說:「這樣下去到那一年接位啊?」母后說:「佛教主張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可捨,連生命也可施捨。如今人們尊稱龍樹為菩薩,你就去求他施捨吧。」太子就來到龍樹跟前,跪下求道:「龍樹菩薩,我不幸得了一種疾病,非人腦不能醫治,如今昇平時代,到那裡去覓人頭啊,只有求菩薩施捨了。」龍樹知道王子的來意,說道:「我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只是你父王也不能長久了,你要負不孝之罪啊!」王子不吭一聲,只是叩頭。龍樹就隨手取了一根乾茅草,吹口氣,化作利劍,立刻自刎了。國王聽到此事,不勝悲哀,缺了合藥之人,不久也就死了。 另據其他傳說,由於龍樹弘傳大乘教法,與小乘部派佛學以及婆羅門等教派,產生了激烈的鬥爭。新王接位後信仰小乘,龍樹給一位小乘法師重重地逼迫,自感百歲後智慧、體力衰弱,就自行坐化了。 龍樹的著作十分豐富,有《中論頌》、《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菩薩資糧論頌》、《莊嚴佛道論》等不少著名的論典,享有「千部論主」之稱。Link to 「龍樹菩薩傳」原文 http://www.suttaworld.org/Collection_of_Buddhist/Taisho_Tripitaka/pdf/t50/T50n2047b.pdf
2. 提婆菩薩傳http://www.putixin.com/continue/pusazj051006/tppsz-01.htm提婆是龍樹眾多的弟子最傑出的一個。南印度獅子國人,即今斯里蘭卡。傳說他是王子,最初學習婆羅門學說,天賦絕頂聰明,博學廣識。年輕時很自負,曾說:“天下的學問我已學到十之八九了,就苦還沒有人能信用我。”。 提婆的左眼瞎了。有這麼一段傳說:獅子國有一大廟,廟裡塑著一尊天神,號“大自在天”,像身有數十米高,屹立在大殿中央。每日燒香者不斷,但殿門永遠關著,善男信女只能在殿門外磕頭求禱。一日,提婆來到神廟,一定要開門進去。守廟的阻止說:“天神威靈顯赫,會惹怒他的,殿下還是不進去為好。”提婆說:“天神既然立了像,自然讓人觀瞻,不然塑了像幹什麼!”守廟的說不過他,加上他又是王子,只得開門讓他進去。 提婆踏進殿內,果見天神高大無比,橫眉怒目,對他似有慍色。提婆對神問道:“你既然是天神,受四方供奉,就應該以智德感人,為什麼要以威風嚇人呢?我今挖掉你一隻怒目,人們見你就不會畏懼了。”說著,就從像身背後的梯子上拾級而上,真的挖去了天神一隻眼睛。然後大開殿門,鼓勵燒香者大膽進去。 是日,提婆憑他的聲望和智慧,廣泛羅致各種精美供品,當夜供奉天神。那天神現形前來受供,身軀甚為高大,酷似白天所見的“大自在天”。天神說:“你對我說的話我都聽見了,其實我的本來面目並不那麼可怕,是塑像人出於敬畏之心所為。我很佩服你的膽識,你是以心敬我,而別人的敬我,乃是畏我、誣我。”提婆說:“那末你對我有什麼要求呢?”天神說:“我的一隻眼睛被你挖去了,現在我要向你討還。”提婆說:“那我怎樣償還呢?”天神說:“也用你的左眼,就看你有沒有勇氣!”提婆說:“這有何難!”當即把自己的左眼挖下奉給天神。天神讚嘆說:“你這真是無上的布施啊!” 獅子國與龍樹菩薩所在國僅一水之隔。提婆聞龍樹之名,少年氣盛,自持學問淵博,又長辯才,心中不服,就想去與龍樹辯論。 龍樹也聽到提婆的名聲,聞他前來,就叫一個弟子端了一滿砵清水,不許說一句話,出來相迎。提婆見到迎者手捧一砵清水,不吭一聲,心中會意,就從身上取下一枚針來,投入砵中,也不說一語。這兩人打的是什麼啞謎呢?原來,龍樹的意思是,我的胸懷似清水一般,滿而不溢﹔提婆的意思是,我的見解如針沉水,一探到底。 那弟子回到裡面,龍樹見到水底一根針,又聞提婆不說一句話,佩服提婆十分聰明,就親迎提婆入內。 提婆原來是來辯論的,但一見到龍樹面容慈祥,出言和善謙遜,已是敬佩了三分,就不言辯論之事,先和龍樹交談起來。兩人交談了一整天,提婆凡有所問,龍樹必有所答,而且答的十分圓滿。提婆深為折服,自覺遠非龍樹對手,難探其源,感到佛法博大精深,遠超婆羅門學說之上,遂放棄了原來信仰,甘拜龍樹為師。而龍樹自感已屆暮年,大乘學說還沒有滿意的弟子繼承發揚,今見提婆聰明蓋世,足堪傳燈,十分欣慰,於是悉心傳授。從此以後,提婆放棄了驕慢之心,如飢如渴地隨師學了數年。 中印度摩揭陀國原是盛行佛教,此時卻被其它外道勢力侵佔,壓制佛徒,不得在寺院擊打犍椎集眾,這實際上是禁止佛徒活動,企圖扼殺佛教。此事被龍樹聞知,心中不適,就想到摩揭陀去找外道辯論,挽回佛教頹勢。提婆自告奮勇,勸說:“師父年紀老了,不堪跋山涉水,還是讓我去吧。”開始龍樹不怎樣放心,就自扮外道,叫提婆先與他演習了好幾天,龍樹見屈不了他,心頗滿意,便放心地讓他去了。 提婆到了摩揭陀國,立即在王城建起論壇,寫明了辯論的主題:一、一切諸聖中佛為第一﹔二、一切諸法中佛法為第一﹔三、一切道人中佛僧為第一。又說:八方論士若能辯勝此者,我願斬首以表屈服。 摩揭陀國的婆羅門和諸外道論士,聽到龍樹的弟子敢來論壇辯論,而且發出豪言壯語,便都趕來參加盛會。 有的外道論士一看到提婆的誓約,不甘示弱,也立誓道:“你既敢拿性命打賭,那我們也照章辦理,如果我們辯不過你,也願殺頭!”,提婆笑道:“我要你們的腦袋何用,我只要剃除你們的鬚髮,老老實實的做我弟子就可以了。” 哪知經歷了三個多月,沒有一個人能辯得過他。不但如此,有不少論士雖然輸了,但都心眼亮了,情情願願拜提婆為師。更有許多沒有參加辯論的外道,聽到提婆的論點圓滿有理,得到開悟,也自願歸依正法。前後化度了近百萬人。從此,佛教在摩揭陀國又重新興旺起來。人們為了紀念此次盛事,特地建了座犍椎塔,來頌揚提婆的功勛。玄奘大師到印度摩揭陀國時,還瞻仰過此塔。 之後,提婆又到中印度及北印度諸國弘傳大乘佛法,收了不少弟子。晚年他回到南印度去,其時龍樹已經離世了。南印度有一國王不信佛教,提婆也親自前去教化了他。 提婆在晚年隱居山林,專門著書立說,弘傳大乘佛學。他一生中曾和不少外道進行過辯論,晚年亦不放棄口誅筆伐。有一個心胸狹隘的婆羅門年輕外道,見師被提婆屈服,心裡很不服氣,屢想報仇。他發誓說:“你提婆以口勝我師,我要以刀勝你!”,一直暗暗跟蹤提婆,找機會行刺提婆。但提婆弟子眾多,無從下手。 一日,終於被他得到了機會,看見提婆在大樹下坐禪,他就縱身跳到提婆跟前,忿怒地說:“提婆,你這老瞎子,你知道嗎,我己經跟了你很久了,過去你以利口戰勝我師,而今我要以快刀劈開你腹,看看誰的厲害!”,說罷舉刀就砍。 但提婆沒有就死,他心無怨恨,反而憐憫那年輕人的魯莽行為,誠懇地對他說:“年輕人啊,學術上的爭論哪有用刀劍來代替的?你毀了我的肉體,毀壞不了佛法。你是被無明烈火燃燒得神智昏迷了,我可以原諒你的愚昧無知。你快逃到山上去吧,暫時不要下來。我的弟子們快要回來了,他們中有不少人還沒有獲得“法忍”(心能安住於實相之理叫法忍),他們必不饒你。”,那年輕人聽了,愕住了!提婆接著說:“你這所為,是沒有受過佛法教化,個人情見太重,為愚痴所欺,為狂心所惑,我不會計較你,快逃命去吧!”,那青年外道見提婆竟如此寬恕他,怎忍再砍第二刀,反而跪下來懺悔認罪。提婆催他快走,他只得逃上山去了。 不一會,眾弟子回來。見師倒於血泊之中,大吃一驚!沒有証到“法忍”的,果然怒火中燒,捶胸號啕,要追趕賊子報仇。此刻提婆尚未氣絕,竭力地用微弱之聲勸阻道:“行刺者早已遠去了,原諒他吧,他是被妄心愚見所驅使。我已到了暮年,終有一死,怨怨相報,必無了期,佛法講的是無我、能忍、我要你們寬恕他吧!”。說畢,瞑目而寂,面無一點憎恨之色。 提婆著作甚多,流傳後世的有《百字論》、《廣百論》等。最後的著作是《百字論》,傳說是提婆被刺以後,在未死之前,用自己鮮血寫下來的。它的內容是破除各種邪見,是一卷最慨括、最扼要的著作。懂了它也就懂得了他的其它著作的基本精神了。Link to 「提婆菩薩傳」原文http://ccbs.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20/T50n2048.pdf
3. 僧肇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3%A7%E8%82%87&variant=zh-hanthttp://www.buddhism.com.cn/fmrw/hanchuan/china/%E5%83%A7%E8%82%87.htmhttp://club.xilu.com/mbrun/msgview-950431-95154.html釋僧肇(384年—414年),為鳩摩羅什門下著名弟子,著名的漢傳佛教理論思想家,將般若中觀思想中國化,為三論宗的先驅人物。與道融、僧叡、道生合稱關中四傑,在般若中觀學方面,特別能夠得到羅什真傳。410年至413年,曾至佛陀耶舍譯場聽新譯《四分律》及《長阿含經》。414年早逝於長安,春秋僅三十有一。僧肇,東晉僧人。俗姓張,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家貧曾以傭書為業。好老莊之學,但認為《道德經》“美則美矣,然棲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後讀支謙譯《維摩經》,歡喜頂受,因而出家。東晉隆安二年(398),鳩摩羅什至姑臧(今甘肅武威),肇不遠千里,前往受業。後秦弘始三年(401),姚興迎羅什入長安翻譯佛典,僧肇隨行,並奉命與僧睿等參加譯場。弘始八年,羅什譯完《大品般若經》後,僧肇將其參加翻譯聽講之心得體會,寫成《般若無知論》,深得羅什讚賞。吉藏在所著《大乘玄論》卷中將他提高到三論宗實際創始人的地位。直至明末,智旭在《閱藏知津·中土論》中,列《肇論》為第一,認為僧肇學說最契原經精神。僧肇的思想以般若為中心,而且從認識論角度加以闡述。所著諸論,首推《物不遷論》為最重要。佛家講“三法印”。首印“諸行無常”,無常即遷流不息之意。今講不遷,正是針對小乘執著無常而不懂其真義者而言。論中有云:“必求靜於諸動”、“不釋動以求靜”﹔又云:“靜而常往”,“往而常靜”。均主張動靜一如。往即不往之意。他根據龍樹的“不去不來”的理論,以破斥小乘有部執三世恆有的主張。其中 "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 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放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這是在討論世界的運動問題。它認為事物的流轉變化是假象,其本質是不動的,過去的事物只存在於過去,現在的事物只存在於現在,"故曰靜而非動"。"不遷"就是不動。它只肯定事物變化的間斷性而否定其連續性。萬物每刻都在變化。在任何特定的時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實際上是這個時刻的新事物,與過去存在的這個事物,不是同一個事物。《物不遷論》中還說:"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鄰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梵志每時每刻存在著。此刻的梵志不是從過去來的梵志﹔過去的梵志,不是從現在回到過去的梵志。從每物每時變化來看,我們說有動而無靜﹔從每物此時尚在來看,我們說有靜而無動。僧肇的理論,具體化了第二層次的二諦。在這個層次上,說萬物是有是靜,說萬物是無是動,都是俗諦。說萬物非有非無,非動非靜,是真諦。其次為《不真空論》。“不真”指“假名”。萬物以假名盾來是不真,執著假名構畫出來的諸法自性當然是空。所謂“不真空”,就是“不真”即“空”。“不真空”這一新命題是針對當時關河(「關」即指關中攝嶺由鳩摩羅什所傳之中觀三論學,「河」則指河西曇無讖與道朗所傳的涅槃學。)流而提出的。當時三家講般若都以無解空,而對於“無”和現象之“有”的關係,解釋各有不同。《不真空論》將“有”與“無”兩方相統一,而批評三家的說法。認為有是有其事象,無是無其自性。自性並非事物本身所固有,而是假名所具有的。因此,假象之相非無,但所執自性為空,這就叫做“不真空”。另外,小乘講空,是“析色明空”,以事物帳本有微積成,經過分析,才見其為空無,這叫“待宰割”以求空。說不真即空,就是講萬物原來是空,不待分析。故經云:“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不需要變動實際,即諸法建立之處為真,這就是法性空。立處即真的思想,對後來禪宗的影響極大。再次是《般若無知論》。僧肇於《大品般若經》譯出之後,便作此表達他對般若的理解。他認為般若之能照,在於無知﹔般若之所照,在於無相。無知、無相,即“虛其心,實其照”。因為心有所取著,就有不全之處,若無所取著,構成的知就是“無知”,即“虛”。諸法看起來有種種形象,但都是建立在自性空上的,所以究竟還有“無相”。照到“無相”,就與實際相契合而成為“無知”。最後是《涅槃無名論》。僧肇認為得涅槃的人既有三乘的差異,涅槃自然應有“有餘”和“無餘”兩種區別。他又認為証涅槃是一個先漸後頓的過程。八地以前有階次,到八地以上得無生法忍即可任運自生。著作除上述四論外,尚有《丈六即真論》(已佚)、《答劉遺民書》、《上秦王表》、《維摩經注》、《維摩經序》、《長阿含經序》、《百論序》、《鳩摩羅什法師 》。到了南朝梁、陳之際,《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與《宗本義》合編一書,名曰《肇論》。
4. 嘉祥吉藏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8%89%E7%A5%A5%E5%90%89%E8%97%8F&variant=zh-hant吉藏大師(549年-623年),俗姓安,中國六朝與唐朝初期的佛教僧侶,是漢傳佛教三論宗的祖師與集大成者。因為祖先來自於安息國,所以又被稱為胡吉藏,又因為曾經待過嘉祥寺而有「嘉祥大師」的稱號。生平其先祖原為安息國人,因為躲避仇人而搬家至南海,大概位於交州與廣州之間,後來又搬到建康。吉藏大師於太清三年(549年)出生於建康(今江蘇南京)。其父親為虔誠佛教徒,後來出家當了和尚,法名道諒。吉藏幼年時,父親常帶他去見真諦大師,並由真諦大師為他取名為吉藏,也常帶他至興皇寺聽法朗法師宣講三論,因此吉藏七歲時即跟隨法朗法師於興皇寺出家。興皇法朗為遼東僧朗大師的再傳弟子。因當時遼東屬於高麗,僧朗大師又被稱為「高麗朗」,對華嚴、三論有深入研究。南朝齊建武(494年─497年)年間,僧朗大師到達江南,隱居於攝山(即棲霞山),梁武帝派了僧詮等十人,去向他學習三論,三論宗也隨之光大。僧詮大師後住攝山止觀寺,終身不下山,同樣致力於華嚴、三論的研究。興皇法朗,長干智辯,禪眾慧勇,棲霞慧布都是僧詮大師的得意門徒。興皇法朗大師弘法二十五年,使三論宗義成為陳代佛教的主流之一。吉藏大師在三論傳統中成長,逐漸蛻變為三論的大師。十四歲時開始學習《百論》,十九歲時已經能夠覆述法朗大師的講義,代替法朗大師說法。後來吉藏大師聲譽逐漸變高,陳桂陽王陳伯謀相當信奉他。到了隋朝統一中國,他往東到會稽的嘉祥寺而停下來,在此說法十五年,並為《法華經》作章疏。開皇十七年(597年),致書於天台智顗大師,邀請他前來宣講《法華經》,但智顗大師因病無法前往,不久即病逝。吉藏於是跟隨智顗大師的徒弟灌頂,學習天台宗教義。開皇末年,隋煬帝為太子時,設置了四個道場。大業二年(606年),吉藏奉命住持揚州的慧日道場,並給予豐渥的獎賞,在此時寫作了《三論玄義》一書。他在此時與僧粲論師進行辯論,往復四十餘次,最後獲勝,聲名因此更盛。隋煬帝後來又在首都長安設立日嚴寺,請吉藏前往居住。到了唐朝,唐高祖在武德二年(619年)成立十大德來管理眾多僧眾,吉藏成為十大德之一,曾經居住過實際寺與定水寺。唐齊王李元吉欽佩吉藏的風範,以他當做自己的老師,邀請他進入延興寺。武德六年(623年)五月,過世,享年75歲。 學說吉藏發揚龍樹與提婆的三論(《中論》、《十二門論》與《百論》)教義,成為三論宗的祖師。他自許為「關中舊說」與「關河舊義」的承繼者,「關」即指關中攝嶺由鳩摩羅什所傳之中觀三論學,「河」則指河西曇無讖與道朗所傳的涅槃學。著述吉藏生平有40多部的著述,目前還有27部流傳,除了三論的疏章(如《三論玄義》)之外,其他還包括《華嚴遊意》、《法華遊意》、《法華玄論》、《大品廣疏》、《仁王疏》、《維摩義疏》、《涅槃疏》、《勝鬘寶窟》、《大乘玄論》、《二諦章》等著作。他的弟子高句麗人慧灌後來前往日本,將三論宗傳到日本。
龍樹菩薩傳
ReplyDelete林凡音據金陵刻經處
鳩摩羅什譯本譯白
http://www.siddham.org/yuan3/lungshu/lungshu1.html
龍樹是大乘佛學的創始人,生於約公元二至三世紀,是南印度的婆羅門種姓,傳說其父姓龍,母生他於樹下,故名龍樹。
龍樹天資特別聰明,在孩提的時候,聽到婆羅門誦讀經典,數遍之後,他即能背誦。到二十歲以後,對天文、地理、數學,以及婆羅門和各道的經文,幾乎都讀遍了,而且理解力相當強,因此在青年時名氣就很大。
他有幾個同齡好友,都是學識超群。一天,大家議論道:我們把天下的經論都理解了,現在就是沒有學到法術,不能縱情逸樂。不久打聽到一個術士,會隱身術,他們就去登門求教。那術士看到他們年輕,又動機不良,不願傳授。他們苦苦請求,術士纏不過他們,只得給每人一粒藥丸,囑告道:「你們在僻靜的地方,用水將藥丸磨化,塗在眼睛週圍,人們就見不到你們了。」龍樹便當場試磨,細辨藥丸的氣味,對術士道:「你共用了七十樣藥物合成,對嗎?」術士不勝驚訝,問他怎麼知道。龍樹說:「我是從氣味中辨別出來的。」術士甚為嘆服,只得叮嚀要慎用此術。
龍樹等四人仗著隱身術,從此常出入宮中,恣情取樂。百餘日後,宮中的一些美女,竟有人懷孕了。國王大為忿怒,嚴加責問。妃子們哀泣說:「非是我們不貞,是睡夢中有妖人作弄。」國王召大臣商議。一老臣說:「凡這等事有兩種可能,一是鬼魅作崇,一是術士搗亂。陛下可派幾個精明的人,暗暗分守在宮門背後,若是術人,總有跡象可露,可用兵器除之﹔若是妖魅,雖無跡象,亦可用符咒消滅。」國王立即照辦。
不久有人來報,是術士所為。國王當即派武士數百人,禁閉宮門,手揮刀劍望空亂砍。三個婆羅門術士被殺死了,惟有龍樹藥性未過,沒有現形,又屏氣凝神躲在國王背後,終於逃脫了性命。
受此嚴重教訓後,龍樹方纔覺醒,想到了佛陀所說:「貪欲是眾苦與禍患的根本,一切敗德喪命之事,皆由此引起。」於是下了歸依佛門的決心。他尋到一座山上的佛塔,向一位沙門虔誠請求,出家受戒。他在佛塔待了九十多天,讀遍了所有經論,心不滿足,但已無其它經文可得。他辭師下山,又訪尋到北印度雪山的一座佛塔,向一位老比丘懇求,得到了《摩訶衍》大乘經典,他用心研究求教。三個月後,他又統統理解並背熟了,仍感不滿足,於是就周游列國,蒐集沙門的各種經論。一路上,他還和諸外道及部派佛學者辯論,都辯不過他。他逐漸產生了驕傲,認為佛經較諸外道,其理雖然高明深奧,但亦不難窮盡,不能滿足我的要求。他就萌生非份之想,別出心裁,欲另自立一派,廣收徒弟,宣揚他的學說。
正在這時,有一位叫大龍的比丘,長髯突眼,目光炯炯,特來找他。對他說:「年輕人啊,你不能持井蛙之見,你的學識再高能超過佛陀嗎?你且跟我到一個地方,讓你看看大乘經典,你再下結論吧。」這位大龍比丘就把他領到一個深山的石洞,入洞數步,竟是另外一個世界,殿宇金碧輝煌,清靜雅致。老比丘把他領入龍宮,打開一個個玉石寶庫,裡面藏著數不盡的稀世經典,寶庫裡發出陣陣幽香。大龍比丘說:「年輕人,這下夠你讀了吧?」龍樹忙不迭地貪婪翻閱,口裡說道:「長老,我太感謝你了!」
這下龍樹真的滿足了,比過去讀到的多十倍,玄理更加精妙深奧,他如飢似渴地晝夜閱讀,不明之處隨時就向龍師請教,視野頓時開闊,心量也開始謙虛了。至此他才真正地感到,佛學浩如煙海,其理博大精深,沒有任何外道超得過它,夠我一生用心鑽研了。同時也就打消了自立門戶的陋見。
他在龍宮待了很久,把所藏的經典反覆細閱,幾乎能背誦了。大龍長老又授予他一些神通術,他才別師出來,仍回到南印度。從此大力宣揚佛法,說服外道,推廣大乘佛教。被他感化的婆羅門等外道,不計其數。
當時有位婆羅門上師,會一點咒術,心生嫉妒,欲與龍樹比個高下。他奏明國王,請王以觀究竟。國王規勸他:「我看你虛心一點吧,龍樹已是一位得道高僧,和多年前大不同了,他明與日月爭光,智與聖心並照,你為什麼不能容他呢?」婆羅門說:「陛下被他巧言迷惑了,我諒他沒有什麼真本事,如若不信,看我們比試吧。」國王見他固執,只得准奏。
比賽的那天,國王與龍樹先坐在聽政殿上。婆羅門後到,他見國王如此尊重龍樹,心中更是不悅,便於殿前立即作法,只見現出一個廣大潔淨的黃金池子,水波粼粼,中央昇起一株千葉蓮花,那婆羅門高坐其上傲慢地說:「龍樹,你看我坐在蓮花之上,宛如天神,而你屈居地下,卑微可笑,你敢與我蓮上的大德智人辯論嗎?」
龍樹也不答言,從容地離開座位,用咒言化作一頭龐大的六牙白象,自坐其上,繞黃金池子一周﹔然後舉步池中用象鼻把那婆羅門高高舉起,摔於地下,蓮池與白象瞬間隱去,惟見那婆羅門腿折腰傷,一副可憐之相。他自知非龍樹對手,匍匐於地,叩首懇求:「恕我不自量力,毀辱大師,伏請多諒!從此願意歸依佛門,開我愚蒙,求大師收我為弟子。」
印度又有一個鄰國,國王篤信外道,並強迫其臣民亦信奉外道﹔對沙門釋子,則非平等對待。龍樹聞之,特前往宣揚佛法。其時該國正在招募國王衛士,龍樹應募,很快升為校衛。他在短時期內,幫助整頓隊伍,嚴明紀律,使國王的衛隊面貌一新。一日國王出巡,龍樹率領衛隊荷戟前行,綵旗招展,步伐整齊,威風凜凜。國王見了甚是滿意,便問侍者帶隊的是什麼人,侍者答:「此人奇怪得很,不吃王家一口飯,也不要王家一文餉銀,說是來保護國王,整飭軍紀。」國王亦覺奇怪,就召他晉見。問道:「你是什麼人?」龍樹答:「我是一切智人。」國王驚愕,半晌說:「一切智人曠古少有,你敢大言不慚嗎?」龍樹說:「國王如果不信,可以當場試驗。」國王心裡想道:我是精研婆羅門教理的,可謂智人之主,他竟當我面自稱一切智人,而且說得如此著實,不能小看。我若提出的問題,被他解答,證明他勝了﹔我若不提出問題,也說明我負了。遲疑良久,就索性提個大難題,看他如何回答。於是啟口問道:「你可知今上天在做什麼?」龍樹不慌不忙地施禮作答:「啟稟國王,當今上天正在與阿修羅作戰,戰鬥方酣。」國王聽了,喉嚨裡像塞了棉團一樣,心裡想:「這個人真是瘋子嗎?」半天說不出話來。龍樹說:「國王,你不要以為我是虛談怪論,片刻就能見驗。」說罷,不一會,就聞空中干戈喊殺之聲,阿修羅的手和斷足從空掉下。龍樹又施法術,讓國王、臣民與婆羅門等,統統見到天上鏖戰的情況,良久才漸漸隱去。
這時從國王起,所有的臣民和婆羅門等,個個驚訝信服。國王再問龍樹:「你究竟是什麼人?」龍樹忽現比丘身,稽首答道:「貧僧乃是沙門龍樹。」國王早聞龍樹是鄰國的大師,舉國被其佛化,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心悅誠服,於是也歸依了佛門。國內所有婆羅門、外道,亦甘願剃髮受戒,至心歸命,自此便恭請大師天天宣講佛法,舉國受到了正法的教化。以後龍樹又回到本國去了。
據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介紹:龍樹在晚年合成了一種長壽藥,過百年後還不見衰老,國王也得到了長壽。年過半百的太子急了,對母親說:「這樣下去到那一年接位啊?」母后說:「佛教主張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可捨,連生命也可施捨。如今人們尊稱龍樹為菩薩,你就去求他施捨吧。」太子就來到龍樹跟前,跪下求道:「龍樹菩薩,我不幸得了一種疾病,非人腦不能醫治,如今昇平時代,到那裡去覓人頭啊,只有求菩薩施捨了。」龍樹知道王子的來意,說道:「我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只是你父王也不能長久了,你要負不孝之罪啊!」王子不吭一聲,只是叩頭。龍樹就隨手取了一根乾茅草,吹口氣,化作利劍,立刻自刎了。國王聽到此事,不勝悲哀,缺了合藥之人,不久也就死了。
另據其他傳說,由於龍樹弘傳大乘教法,與小乘部派佛學以及婆羅門等教派,產生了激烈的鬥爭。新王接位後信仰小乘,龍樹給一位小乘法師重重地逼迫,自感百歲後智慧、體力衰弱,就自行坐化了。
龍樹的著作十分豐富,有《中論頌》、《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菩薩資糧論頌》、《莊嚴佛道論》等不少著名的論典,享有「千部論主」之稱。
Link to 「龍樹菩薩傳」原文 http://www.suttaworld.org/Collection_of_Buddhist/Taisho_Tripitaka/pdf/t50/T50n2047b.pdf
2. 提婆菩薩傳
ReplyDeletehttp://www.putixin.com/continue/pusazj051006/tppsz-01.htm
提婆是龍樹眾多的弟子最傑出的一個。南印度獅子國人,即今斯里蘭卡。傳說他是王子,最初學習婆羅門學說,天賦絕頂聰明,博學廣識。年輕時很自負,曾說:“天下的學問我已學到十之八九了,就苦還沒有人能信用我。”。
提婆的左眼瞎了。有這麼一段傳說:獅子國有一大廟,廟裡塑著一尊天神,號“大自在天”,像身有數十米高,屹立在大殿中央。每日燒香者不斷,但殿門永遠關著,善男信女只能在殿門外磕頭求禱。一日,提婆來到神廟,一定要開門進去。守廟的阻止說:“天神威靈顯赫,會惹怒他的,殿下還是不進去為好。”提婆說:“天神既然立了像,自然讓人觀瞻,不然塑了像幹什麼!”守廟的說不過他,加上他又是王子,只得開門讓他進去。
提婆踏進殿內,果見天神高大無比,橫眉怒目,對他似有慍色。提婆對神問道:“你既然是天神,受四方供奉,就應該以智德感人,為什麼要以威風嚇人呢?我今挖掉你一隻怒目,人們見你就不會畏懼了。”說著,就從像身背後的梯子上拾級而上,真的挖去了天神一隻眼睛。然後大開殿門,鼓勵燒香者大膽進去。
是日,提婆憑他的聲望和智慧,廣泛羅致各種精美供品,當夜供奉天神。那天神現形前來受供,身軀甚為高大,酷似白天所見的“大自在天”。天神說:“你對我說的話我都聽見了,其實我的本來面目並不那麼可怕,是塑像人出於敬畏之心所為。我很佩服你的膽識,你是以心敬我,而別人的敬我,乃是畏我、誣我。”提婆說:“那末你對我有什麼要求呢?”天神說:“我的一隻眼睛被你挖去了,現在我要向你討還。”提婆說:“那我怎樣償還呢?”天神說:“也用你的左眼,就看你有沒有勇氣!”提婆說:“這有何難!”當即把自己的左眼挖下奉給天神。天神讚嘆說:“你這真是無上的布施啊!”
獅子國與龍樹菩薩所在國僅一水之隔。提婆聞龍樹之名,少年氣盛,自持學問淵博,又長辯才,心中不服,就想去與龍樹辯論。
龍樹也聽到提婆的名聲,聞他前來,就叫一個弟子端了一滿砵清水,不許說一句話,出來相迎。提婆見到迎者手捧一砵清水,不吭一聲,心中會意,就從身上取下一枚針來,投入砵中,也不說一語。這兩人打的是什麼啞謎呢?原來,龍樹的意思是,我的胸懷似清水一般,滿而不溢﹔提婆的意思是,我的見解如針沉水,一探到底。
那弟子回到裡面,龍樹見到水底一根針,又聞提婆不說一句話,佩服提婆十分聰明,就親迎提婆入內。
提婆原來是來辯論的,但一見到龍樹面容慈祥,出言和善謙遜,已是敬佩了三分,就不言辯論之事,先和龍樹交談起來。兩人交談了一整天,提婆凡有所問,龍樹必有所答,而且答的十分圓滿。提婆深為折服,自覺遠非龍樹對手,難探其源,感到佛法博大精深,遠超婆羅門學說之上,遂放棄了原來信仰,甘拜龍樹為師。而龍樹自感已屆暮年,大乘學說還沒有滿意的弟子繼承發揚,今見提婆聰明蓋世,足堪傳燈,十分欣慰,於是悉心傳授。從此以後,提婆放棄了驕慢之心,如飢如渴地隨師學了數年。
中印度摩揭陀國原是盛行佛教,此時卻被其它外道勢力侵佔,壓制佛徒,不得在寺院擊打犍椎集眾,這實際上是禁止佛徒活動,企圖扼殺佛教。此事被龍樹聞知,心中不適,就想到摩揭陀去找外道辯論,挽回佛教頹勢。提婆自告奮勇,勸說:“師父年紀老了,不堪跋山涉水,還是讓我去吧。”開始龍樹不怎樣放心,就自扮外道,叫提婆先與他演習了好幾天,龍樹見屈不了他,心頗滿意,便放心地讓他去了。
提婆到了摩揭陀國,立即在王城建起論壇,寫明了辯論的主題:一、一切諸聖中佛為第一﹔二、一切諸法中佛法為第一﹔三、一切道人中佛僧為第一。又說:八方論士若能辯勝此者,我願斬首以表屈服。
摩揭陀國的婆羅門和諸外道論士,聽到龍樹的弟子敢來論壇辯論,而且發出豪言壯語,便都趕來參加盛會。
有的外道論士一看到提婆的誓約,不甘示弱,也立誓道:“你既敢拿性命打賭,那我們也照章辦理,如果我們辯不過你,也願殺頭!”,提婆笑道:“我要你們的腦袋何用,我只要剃除你們的鬚髮,老老實實的做我弟子就可以了。”
哪知經歷了三個多月,沒有一個人能辯得過他。不但如此,有不少論士雖然輸了,但都心眼亮了,情情願願拜提婆為師。更有許多沒有參加辯論的外道,聽到提婆的論點圓滿有理,得到開悟,也自願歸依正法。前後化度了近百萬人。從此,佛教在摩揭陀國又重新興旺起來。人們為了紀念此次盛事,特地建了座犍椎塔,來頌揚提婆的功勛。玄奘大師到印度摩揭陀國時,還瞻仰過此塔。
之後,提婆又到中印度及北印度諸國弘傳大乘佛法,收了不少弟子。晚年他回到南印度去,其時龍樹已經離世了。南印度有一國王不信佛教,提婆也親自前去教化了他。
提婆在晚年隱居山林,專門著書立說,弘傳大乘佛學。他一生中曾和不少外道進行過辯論,晚年亦不放棄口誅筆伐。有一個心胸狹隘的婆羅門年輕外道,見師被提婆屈服,心裡很不服氣,屢想報仇。他發誓說:“你提婆以口勝我師,我要以刀勝你!”,一直暗暗跟蹤提婆,找機會行刺提婆。但提婆弟子眾多,無從下手。
一日,終於被他得到了機會,看見提婆在大樹下坐禪,他就縱身跳到提婆跟前,忿怒地說:“提婆,你這老瞎子,你知道嗎,我己經跟了你很久了,過去你以利口戰勝我師,而今我要以快刀劈開你腹,看看誰的厲害!”,說罷舉刀就砍。
但提婆沒有就死,他心無怨恨,反而憐憫那年輕人的魯莽行為,誠懇地對他說:“年輕人啊,學術上的爭論哪有用刀劍來代替的?你毀了我的肉體,毀壞不了佛法。你是被無明烈火燃燒得神智昏迷了,我可以原諒你的愚昧無知。你快逃到山上去吧,暫時不要下來。我的弟子們快要回來了,他們中有不少人還沒有獲得“法忍”(心能安住於實相之理叫法忍),他們必不饒你。”,那年輕人聽了,愕住了!提婆接著說:“你這所為,是沒有受過佛法教化,個人情見太重,為愚痴所欺,為狂心所惑,我不會計較你,快逃命去吧!”,那青年外道見提婆竟如此寬恕他,怎忍再砍第二刀,反而跪下來懺悔認罪。提婆催他快走,他只得逃上山去了。
不一會,眾弟子回來。見師倒於血泊之中,大吃一驚!沒有証到“法忍”的,果然怒火中燒,捶胸號啕,要追趕賊子報仇。此刻提婆尚未氣絕,竭力地用微弱之聲勸阻道:“行刺者早已遠去了,原諒他吧,他是被妄心愚見所驅使。我已到了暮年,終有一死,怨怨相報,必無了期,佛法講的是無我、能忍、我要你們寬恕他吧!”。說畢,瞑目而寂,面無一點憎恨之色。
提婆著作甚多,流傳後世的有《百字論》、《廣百論》等。最後的著作是《百字論》,傳說是提婆被刺以後,在未死之前,用自己鮮血寫下來的。它的內容是破除各種邪見,是一卷最慨括、最扼要的著作。懂了它也就懂得了他的其它著作的基本精神了。
Link to 「提婆菩薩傳」原文
http://ccbs.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20/T50n2048.pdf
3. 僧肇
ReplyDelete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3%A7%E8%82%87&variant=zh-hant
http://www.buddhism.com.cn/fmrw/hanchuan/china/%E5%83%A7%E8%82%87.htm
http://club.xilu.com/mbrun/msgview-950431-95154.html
釋僧肇(384年—414年),為鳩摩羅什門下著名弟子,著名的漢傳佛教理論思想家,
將般若中觀思想中國化,為三論宗的先驅人物。與道融、僧叡、道生合稱關中四傑,在般若中觀學方面,特別能夠得到羅什真傳。410年至413年,曾至佛陀耶舍譯場聽新譯《四分律》及《長阿含經》。414年早逝於長安,春秋僅三十有一。
僧肇,東晉僧人。俗姓張,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家貧曾以傭書為業。好老莊之學,但認為《道德經》“美則美矣,然棲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後讀支謙譯《維摩經》,歡喜頂受,因而出家。東晉隆安二年(398),鳩摩羅什至姑臧(今甘肅武威),肇不遠千里,前往受業。後秦弘始三年(401),姚興迎羅什入長安翻譯佛典,僧肇隨行,並奉命與僧睿等參加譯場。弘始八年,羅什譯完《大品般若經》後,僧肇將其參加翻譯聽講之心得體會,寫成《般若無知論》,深得羅什讚賞。吉藏在所著《大乘玄論》卷中將他提高到三論宗實際創始人的地位。直至明末,智旭在《閱藏知津·中土論》中,列《肇論》為第一,認為僧肇學說最契原經精神。
僧肇的思想以般若為中心,而且從認識論角度加以闡述。所著諸論,首推《物不遷論》為最重要。佛家講“三法印”。首印“諸行無常”,無常即遷流不息之意。今講不遷,正是針對小乘執著無常而不懂其真義者而言。論中有云:“必求靜於諸動”、“不釋動以求靜”﹔又云:“靜而常往”,“往而常靜”。均主張動靜一如。往即不往之意。他根據龍樹的“不去不來”的理論,以破斥小乘有部執三世恆有的主張。其中 "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 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放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這是在討論世界的運動問題。它認為事物的流轉變化是假象,其本質是不動的,過去的事物只存在於過去,現在的事物只存在於現在,"故曰靜而非動"。"不遷"就是不動。它只肯定事物變化的間斷性而否定其連續性。萬物每刻都在變化。在任何特定的時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實際上是這個時刻的新事物,與過去存在的這個事物,不是同一個事物。《物不遷論》中還說:"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鄰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梵志每時每刻存在著。此刻的梵志不是從過去來的梵志﹔過去的梵志,不是從現在回到過去的梵志。從每物每時變化來看,我們說有動而無靜﹔從每物此時尚在來看,我們說有靜而無動。僧肇的理論,具體化了第二層次的二諦。在這個層次上,說萬物是有是靜,說萬物是無是動,都是俗諦。說萬物非有非無,非動非靜,是真諦。
其次為《不真空論》。“不真”指“假名”。萬物以假名盾來是不真,執著假名構畫出來的諸法自性當然是空。所謂“不真空”,就是“不真”即“空”。“不真空”這一新命題是針對當時關河(「關」即指關中攝嶺由鳩摩羅什所傳之中觀三論學,「河」則指河西曇無讖與道朗所傳的涅槃學。)流而提出的。當時三家講般若都以無解空,而對於“無”和現象之“有”的關係,解釋各有不同。《不真空論》將“有”與“無”兩方相統一,而批評三家的說法。認為有是有其事象,無是無其自性。自性並非事物本身所固有,而是假名所具有的。因此,假象之相非無,但所執自性為空,這就叫做“不真空”。另外,小乘講空,是“析色明空”,以事物帳本有微積成,經過分析,才見其為空無,這叫“待宰割”以求空。說不真即空,就是講萬物原來是空,不待分析。故經云:“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不需要變動實際,即諸法建立之處為真,這就是法性空。立處即真的思想,對後來禪宗的影響極大。
再次是《般若無知論》。僧肇於《大品般若經》譯出之後,便作此表達他對般若的理解。他認為般若之能照,在於無知﹔般若之所照,在於無相。無知、無相,即“虛其心,實其照”。因為心有所取著,就有不全之處,若無所取著,構成的知就是“無知”,即“虛”。諸法看起來有種種形象,但都是建立在自性空上的,所以究竟還有“無相”。照到“無相”,就與實際相契合而成為“無知”。
最後是《涅槃無名論》。僧肇認為得涅槃的人既有三乘的差異,涅槃自然應有“有餘”和“無餘”兩種區別。他又認為証涅槃是一個先漸後頓的過程。八地以前有階次,到八地以上得無生法忍即可任運自生。
著作除上述四論外,尚有《丈六即真論》(已佚)、《答劉遺民書》、《上秦王表》、《維摩經注》、《維摩經序》、《長阿含經序》、《百論序》、《鳩摩羅什法師 》。到了南朝梁、陳之際,《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與《宗本義》合編一書,名曰《肇論》。
4. 嘉祥吉藏
ReplyDelete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8%89%E7%A5%A5%E5%90%89%E8%97%8F&variant=zh-hant
吉藏大師(549年-623年),俗姓安,中國六朝與唐朝初期的佛教僧侶,是漢傳佛教三論宗的祖師與集大成者。因為祖先來自於安息國,所以又被稱為胡吉藏,又因為曾經待過嘉祥寺而有「嘉祥大師」的稱號。
生平
其先祖原為安息國人,因為躲避仇人而搬家至南海,大概位於交州與廣州之間,後來又搬到建康。吉藏大師於太清三年(549年)出生於建康(今江蘇南京)。其父親為虔誠佛教徒,後來出家當了和尚,法名道諒。吉藏幼年時,父親常帶他去見真諦大師,並由真諦大師為他取名為吉藏,也常帶他至興皇寺聽法朗法師宣講三論,因此吉藏七歲時即跟隨法朗法師於興皇寺出家。
興皇法朗為遼東僧朗大師的再傳弟子。因當時遼東屬於高麗,僧朗大師又被稱為「高麗朗」,對華嚴、三論有深入研究。南朝齊建武(494年─497年)年間,僧朗大師到達江南,隱居於攝山(即棲霞山),梁武帝派了僧詮等十人,去向他學習三論,三論宗也隨之光大。僧詮大師後住攝山止觀寺,終身不下山,同樣致力於華嚴、三論的研究。興皇法朗,長干智辯,禪眾慧勇,棲霞慧布都是僧詮大師的得意門徒。
興皇法朗大師弘法二十五年,使三論宗義成為陳代佛教的主流之一。吉藏大師在三論傳統中成長,逐漸蛻變為三論的大師。十四歲時開始學習《百論》,十九歲時已經能夠覆述法朗大師的講義,代替法朗大師說法。
後來吉藏大師聲譽逐漸變高,陳桂陽王陳伯謀相當信奉他。到了隋朝統一中國,他往東到會稽的嘉祥寺而停下來,在此說法十五年,並為《法華經》作章疏。開皇十七年(597年),致書於天台智顗大師,邀請他前來宣講《法華經》,但智顗大師因病無法前往,不久即病逝。吉藏於是跟隨智顗大師的徒弟灌頂,學習天台宗教義。
開皇末年,隋煬帝為太子時,設置了四個道場。大業二年(606年),吉藏奉命住持揚州的慧日道場,並給予豐渥的獎賞,在此時寫作了《三論玄義》一書。他在此時與僧粲論師進行辯論,往復四十餘次,最後獲勝,聲名因此更盛。隋煬帝後來又在首都長安設立日嚴寺,請吉藏前往居住。
到了唐朝,唐高祖在武德二年(619年)成立十大德來管理眾多僧眾,吉藏成為十大德之一,曾經居住過實際寺與定水寺。唐齊王李元吉欽佩吉藏的風範,以他當做自己的老師,邀請他進入延興寺。武德六年(623年)五月,過世,享年75歲。
學說
吉藏發揚龍樹與提婆的三論(《中論》、《十二門論》與《百論》)教義,成為三論宗的祖師。他自許為「關中舊說」與「關河舊義」的承繼者,「關」即指關中攝嶺由鳩摩羅什所傳之中觀三論學,「河」則指河西曇無讖與道朗所傳的涅槃學。
著述
吉藏生平有40多部的著述,目前還有27部流傳,除了三論的疏章(如《三論玄義》)之外,其他還包括《華嚴遊意》、《法華遊意》、《法華玄論》、《大品廣疏》、《仁王疏》、《維摩義疏》、《涅槃疏》、《勝鬘寶窟》、《大乘玄論》、《二諦章》等著作。他的弟子高句麗人慧灌後來前往日本,將三論宗傳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