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8~09 十宗綱要:唯識宗1: 歷史源流
20090915~16 十宗綱要:唯識宗2: 賴耶種子
第一堂課,介紹法相/唯識宗的祖師、歷史脈絡。
第二堂課,開始介紹唯識的重要理論。這堂主講了阿賴耶識,其「能藏」「所藏」「執藏」的特點,以及「業力種子」「異熟」的觀念。
請查閱並整理以下的資料:
那爛陀寺
長安慈恩寺
真締三藏
玄奘大師
窺基大師
(二位大師對佛教的貢獻)
會昌法難以及其對後代佛教的影響
問題:
1、為何此宗稱為「法相」宗?
2、為何此宗又稱為「唯識」宗?
3、稱此宗為「佛教的心理學」可以嗎?
4、第八識怎可能又是「能藏」又是「所藏」?世間事物有同樣的例子嗎?
5、業力為何又稱為「種子」?種子何時成為果報?如何影響它?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長安慈恩寺
ReplyDelete大慈恩寺 參考資料:《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撰稿人:陳瓊璀
大慈恩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城南約八華里,建成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十月(公元648年)。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七記載,當時由於皇太子李治為其生母文德皇后早逝而“思報昊天,追崇福業,”“宜令所司於京城內舊廢寺妙選一所,奉為文德聖皇后即營僧寺。” “於是有司詳擇勝地,遂於宮城南晉昌里,面曲池,依淨覺故伽藍而營建焉。”淨覺寺原為隋朝舊寺, 位於唐京城南晉昌里,林泉幽勝,皇太子李治遂在此故寺址上,重新建造一座莊嚴道場以追思其生母文德皇后。新寺規模極其壯麗宏偉: “瞻星揆地,像天闕,放給園(給孤獨園),窮班、倕巧藝(魯班及倕皆古時極巧工匠,盡衡、霍良木(衡山、霍山),文石梓桂豫樟栟櫚充其林,珠玉丹青赭堊金翠備其飾。而重樓複殿,雲閣洞房,凡十餘院,總一千八百九十七間,被褥器物,備皆盈滿。”至貞觀二十二年,新寺快將落成,皇太子李治又宣令曰:“營慈恩寺漸向畢功,輪奐將成,僧徒尚闕,伏奉敕旨度三百僧,別請五十大德同奉神居降臨行道。其新營道場宜名大慈恩寺,別造翻經院,虹梁藻井,丹青雲氣,瓊礎銅沓,金環華鋪,並加殊麗,令法師移就翻譯,仍綱維寺任。”可知寺末落成,唐太宗已敕令度三百僧人,並禮請五十位大德來寺常住。新寺正式命名大慈恩寺,奉玄奘法師為此寺上座,並在寺內別辟翻經院以便玄奘法師在此譯經。
貞觀二十二年十二月,朝廷安排盛大典禮,迎像送僧入寺。其儀仗隊陳列於通衢:錦綵軒檻,魚龍幢戲,凡一千五百餘乘,帳蓋三百餘事,繡畫等像二百餘軀,金銀像兩軀,金縷綾羅旛五百口,並法師西行攜回之經、像、舍利等,自弘福寺移往大慈恩寺。又於像前兩邊各麗大車,車上豎長竿懸旛,旛後布師子神王等為前引儀。又莊寶車五十乘坐諸大德,次京城僧眾執持香華,唄讚隨後,次文武百官各將侍衛部列陪從,太常九部樂挾兩邊,二縣音聲繼其後,而幢旛鐘鼓訇磕繽紛,眩日浮空,震耀都邑,望之極目不知其前後。
先是玄奘法師曾經上啟推辭為大慈恩寺上座,但末被朝廷允許。貞觀二十三年四月(公元649年)皇太子並奘師被召往夏宮翠微宮陪從太宗,夏五月唐太宗李世民駕崩於此,當時祕不宣佈,即還京城發喪,殯太極殿。皇太子李治即皇帝位,是為高宗,踰年改年號為永徽元年 (公元650年)。
奘師還慈恩寺。自此之後,譯事、僧事、佛事,眾務輻湊,無棄寸陰:為專務翻譯,法師每日自立程課,若晝日有事未能完成當日譯程,必兼夜以續之,往往二更以後方才停筆,然後禮佛行道,至三更暫眠,五更復起,讀誦梵本,朱筆勾圈點校段落次第,以便明日譯事。每日午膳後及黃昏為弟子講解新譯出之經論;全國各地來之聽學僧經常請法師決疑解義。因為法師擔任慈恩寺上座職務,所以又必須兼顧僧事,另外宮廷裏遇有刻造藏經、造請佛像、經營功德佛事等亦遣內使聽取法師意見,請示取決;並為僧俗授戒。每天晚上,寺內弟子百餘人排列廊廡,咸請教誡,遇有提問,法師皆一一給以圓滿答案,無一遺漏。雖然眾務如此繁忙,然而玄奘法師依然神清氣朗,還與諸大德暢談西行求法時所有見聞、西域聖賢、各家學派所立義理主張,與諸大德高談論議,竟無疲怠,可見法師精敏強力過人。
永徽三年春三月(公元652年),法師欲在大慈恩寺西南隅建造一座高三十丈石塔(石浮圖),以安置由西域帶回來的大量梵本經文、圖像,以免經卷散失,更重要者為防火難。嗣因朝廷考慮到要採石建塔,工程浩大,遂勸法師改用磚造以期速成。於是仍就西院以磚建塔,塔形依照印度佛塔傳統,造五級式樣,並相輪、霜盤,共高一百八十尺,上層以石為室。每層中心皆供奉舍利一千或二千顆,共萬餘顆。塔座南壁兩側立兩碑,由尚書右僕射河南公褚遂良書之,刻載唐太宗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及高宗撰之《序記》。建塔期中,玄奘法師親自挑擔磚石,參與建造工程。同年塔成,初名慈恩寺塔,後來改名,即中國文化史蹟上著名之長安大雁塔。
顯慶元年正月(公元656年),奘師向朝廷建議立碑記載高宗為文德皇后營建慈恩寺事,以傳芳示後。高宗遂親自撰寫碑文,並於奘師再三懇請下自書之,其碑作行書,又用飛白勢作‘顯慶元年’四字。夏四月八日佛誕,碑已鐫訖,遂安排盛大儀式恭迎御製大慈恩寺碑入寺,至十四日碑至,有司於佛殿前東南角別造碑屋安之。其舍“複拱重櫨,雲楣綺棟,金華下照,寶鐸上暉,仙掌露盤,一同靈塔。”
玄奘法師入住大慈恩寺後,在寺西北之翻經院內與諸助手孜孜翻譯經、律、論三藏,其一生譯經事業大半完成於此,由貞觀二十二年冬至顯慶三年夏,前後十年,期間譯出《如來示教勝軍王經》《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菩薩戒羯磨文》《菩薩戒本》《阿毘達磨識身足論》《阿毘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乘掌珍論》《佛地經論》《因明正理門論》等數拾部。法師在宣譯這些三藏時,皆反覆為弟子講解,闡釋種種隱義,傳授所有自己在印度所學,尤其在譯《因明正理門論》及於弘福寺所譯《因明入正理論》,講譯當中“大明立破方軌,現比量門,譯寮僧伍競造文疏。”由是印度《量論》一科(約相當於邏輯、推理)傳弘中土。
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六月,京城新建西明寺營造功畢,規模比大慈恩寺更為莊嚴宏麗,高宗敕法師徙居西明寺,法師奉敕移居於此繼續譯事,遂由其上首弟子窺基繼任大慈恩寺主持。踰年,法師準備重譯《大般若經》,總十六會共六百卷,法師慮京師多務,又人命無常,恐難於有生之年完成,於是上奏高宗,請移往較遠離京師之玉華宮寺,帝許。嗣後直至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法師圓寂於玉華宮寺,遺命門人“汝等遣我宜從儉省,可以筥篨(粗竹蓆)裹送,仍擇山澗僻處安置,勿近宮寺。不淨之身宜須屏遠。”其門人遂遵遺命,以粗竹蓆為車輿,靈柩置慈恩寺翻經堂內,後葬京郊,至總章二年(公元669年)再徙葬樊川北原,營建塔宇。
窺基法師繼玄奘法師任慈恩寺上座後,其間廣造章疏,大宏奘師所傳之學,世稱為慈恩法師,而由窺基所流之傳承世稱慈恩宗。
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place/taichiyan.htm
唯識宗的肇建者、百本疏主~窺基大師
ReplyDelete摘錄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國佛教》
(632~682)玄奘的上首弟子。由於他曾任長安大慈恩寺住持,因此乃有「慈恩大師」的稱號。他所弘揚的唯識宗也被稱為慈恩宗。
窺基(其著述常題名基,或大乘基,近人有主張「窺」字是後人加上的,謂其法號只是「基」之一字而已),俗姓尉遲,父親是唐初左金吾將軍、松州都督,封江油縣開國公,京兆長安人。他生長於以武功受封的貴族家庭裡,出身將門,少習儒經,善於屬文。九歲喪母,平時常感孤單,漸疏浮俗,早有出家志向。自幼容貌魁偉,氣概豪邁。唐‧貞觀十九年(645),玄奘遊印歸來,回到長安,從事於傳譯事業,並很注重物色、培養傳法的人才。偶然在路上遇窺基,見其眉目秀朗,舉止大方,便有意度他為弟子,親自去和他的父親商量,得其允許,但因為窺基出身貴族,出家須經手續,直到貞觀二十二年十七歲時,才正式捨家受度為玄奘弟子。
由於他性情粗悍,所以強拒勸請。相傳經過玄奘再三的激勉之後,他曾提出三項答應出家的條件,即「不斷情欲、不斷葷血、過中可食」。玄奘應用「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的教育原理,先行答應,後來終於造就出一位佛教思想史上的大師。
關於他這種出家不守戒律,因而被譏為「三車法師」(外出時有女眷、葷食相隨,共有三車)的傳說,近人呂澂在其〈慈恩宗〉一文中,以為這是他在晚年講《法華經》時,對於經中譬喻「三車」所作的解釋與天台宗所說有異,因而被論敵歪曲誣蔑而有的譏評,並非事實。
窺基出家後,先住弘福寺,同年十二月隨玄奘遷入大慈恩寺。高宗永徽五年(654),復有朝命度窺基為大僧,並應選學習五印語文、梵語及唯識諸論,這時他年二十三歲。二年以後,二十五歲時,即應詔參預玄奘的譯經。在譯場時,最值得一提的事是《成唯識論》的翻譯。當時玄奘原與神昉、嘉尚、普光、窺基等四人,擬將印度十大論師對《唯識三十頌》的十部註釋分別譯出,由於窺基的獨排眾議,玄奘乃不譯各註,而以護法註為主,其他九師為輔。並且單獨與窺基一人糅譯出《成唯識論》一書。
這部書是我國唯識宗的標幟與思想核心。唯識宗之以護法思想為主的路線,正是窺基所決定的。而對於南北朝時真諦所傳舊唯識的大力批判,也是窺基一生思想的重點之一。
除了《成唯識論》之外,玄奘的某些絕學,如五性宗法、因明要義等,也都只傳授給窺基一人而已。可見窺基是玄奘心目中的衣缽傳人。而窺基也能不負所望,辛勤地著述與弘法。麟德元年(664),玄奘在玉華宮譯場逝世,譯經事業中止。窺基重新回到大慈恩寺,專事撰述。以後曾有一段時間,在他的祖籍附近遊歷,沿途仍講經造疏,從事弘化。他還曾在五台山造玉石文殊像,寫金字《般若經》。他著作甚多,曾有「百本疏主」的佳譽。其中,《唯識述記》、《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乘法苑義林章》、《瑜伽略纂》等書,都是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作品。
窺基隨侍玄奘參加譯場,前後九年,據《開元釋教錄》記載,玄奘譯籍中標明窺基筆受的,有《成唯識論》十卷、《辯中邊論頌》一卷、《辯中邊論》三卷、《唯識二十論》一卷、《異部宗輪論》一卷、《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三卷。玄奘在譯經期間,每「黃昏二時講新經論」,「譯僚僧伍競造文疏,筆記玄章並行於世」;玄奘在印度所學的微言大義,就通過這種方式流傳。窺基隨侍受業,多聞第一,他又是當時造疏最多的一人,他的註疏,很多是在玄奘親自指導之下寫成的, 如《成唯識論述記》自序說(T43‧229c)︰「凡斯纂敘,備受指麾。」《唯識二十論述記》自序說(T43‧978c)︰「我師不以庸愚,命旌厥趣,隨翻受旨,編為述記。」他在撰述中遇有疑難,隨時向玄奘請示,惜《二十論》疏尚未完成,玄奘就去世了。一部分著作是在玄奘去世後才著手寫的,如《雜集述記》〈歸敬頌〉說︰「微言咸絕杳無依,隨昔所聞今述記。」這些述記,大體上包羅了玄奘學說的主要內容。
窺基的著作,共四十三種,計現存三十一種。其所註疏的經典,除《金剛般若》、《法華》、《彌陀》、《彌勒》、《勝鬘》等經外,其餘所釋諸經論本文,都用玄奘譯本。
永淳元年十一月十三日,窺基在慈恩寺翻經院圓寂,年五十一歲。十二月四日葬於樊村北渠,靠近玄奘塋隴。後於文宗太和三年(829)七月啟塔荼毗,遷入平原新塔。窺基一傳弟子慧沼,再傳智周,均能繼述闡揚。智周弟子有新羅‧智風、日本‧玄昉等,於第八世紀初並將窺基著述傳到日本,成為日本法相宗。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從日本搜羅得慈恩宗著作多種,次第刊行,重加整理和研究。
http://www.amituofohouse.org/viewthread.php?tid=1974&extra=page%3D1 資料來源
那爛陀寺
ReplyDelete維琪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那爛陀寺(Nalanda Temple)[1],古代中印度佛教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在古摩揭陀國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爾邦邦中部都會巴特那東南90公里。那爛陀寺規模宏大,曾有多達九百萬卷的藏書,歷代學者輩出,最盛時有上萬僧人學者聚集于此,玄奘在此從戒賢法師學習多年,聽講《瑜伽論》、《順正理》、《顯揚》、《對法》、《因明》、《聲明》、《集量》等經書,兼學婆羅門學,義凈在此從寶師子學習十年,翻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三卷,《一百五十贊佛頌》一卷;此外來此學佛的唐僧還有慧業、靈運、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燈、道琳、智弘、無行等法師。玄奘《大唐西域記》、義凈《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南海寄歸內法傳》、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對那爛陀寺都作過說明,而義凈對當時那爛陀寺的佈局、建築樣式,寺院制度和寺僧生活習慣,敍述尤其詳細準確。
起源
傳說此地原是庵摩羅園,後來五百商人捐錢買下獻佛,佛在此說法三個月。後來摩揭陀國王鑠迦羅阿迭多在此興建佛寺,子佛陀鞠多王在寺南擴建,此後呾他揭多鞠多王在東面建寺,幼日王在東北建寺,金剛王在此西建寺,中印度王在此北建寺,帝日王此東建大寺,中供佛像。經過歷代君王的營建,那爛陀寺宏偉壯觀。另外,梵語「那爛陀」三字意謂「施無畏」或「無畏施」。
記述
根據義凈在七世紀末的記述,那爛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圍有長廊。寺高三層,高三到四丈,用磚建造,每層高一丈多。橫樑用木板搭造,用磚平鋪為房頂。每一寺的四邊各有9間僧房,房呈四方形,寬約一丈多。僧房前方安有高門,開有窗洞,但不得安簾幕,以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隱私。僧房後壁乃是寺的外圍牆,有窗通外。圍牆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細,美輪美奐。
寺的屋頂、房檐、和院落地面,都用特製的材料覆蓋,這種覆蓋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磚和以黏土製成,覆蓋輾平後,再用浸泡多日的石灰雜以麻筋麻滓爛皮塗上,蓋上青草三五天,在完全乾透之前,用滑石磨光,然後先塗上一道赤土汁,最後再塗上油漆,光亮猶如明鏡一般。經過如此處理的寺院地面,堅實耐用,經人踐踏二三十年而堅固如初。
那爛陀寺每天都有一百多個講壇,學習課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文學、數學、醫藥等。
八世紀時那爛陀寺成為金剛乘的學術中心。
破敗與遺跡
1193年突厥人巴克赫提亞爾•卡爾積(Bakhtiyar Khalji)帶兵侵佔那爛陀寺,寺院和圖書館遭受嚴重破壞,大批那爛陀僧侶逃往西藏避難,從此那爛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輝,並漸漸被人遺忘,變成廢墟。
從1861年開始,那爛陀寺院遺跡被陸續挖掘,已發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和一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門朝西。大寺每邊9間僧室,恰如義淨所述,中寺每邊7間僧室,小寺院每邊5間僧室[5]。
復興計畫
2006年12月9日,《紐約時報》詳細報導了將耗資10億美元在那爛陀寺古遺跡附近的重建計畫。由新加坡帶領,包括中國、印度、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國際財團將集資5億美元建立新的大學,並另用5億美元修建必要的基礎設施。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2%A3%E7%88%9B%E9%99%80%E5%AF%BA 資料來源
玄奘大師
ReplyDeletehttp://www.daciensi.org/admin/eWebEditor_v280/UploadFile/2008103014021705.doc 摘錄
玄奘自小立下志願,以弘揚佛法、導利群生為一生的奮鬥目標。十三歲時就說,他出家的目的就是“遠紹如來,近光遺法”。後來當他游學各地,發現中土佛學上的問題時,下決心西行求法,以決所惑,並說“昔法顯、智嚴亦一時之士,皆能求法導利群生,豈使高跡無追、清風絕後!大丈夫會當繼之。”從此玄奘以堅定的信念,不畏艱險,舍生忘死,西行求法,誓志光大佛法於中土。當高昌王強行挽留不放時,玄奘以死抗爭,說:“此行不為供養而來,所悲本國法義未周,經教少闕,懷疑蘊惑,啟訪莫從,以是畢命西方,請未聞之旨,欲令方等甘露不但獨洒於迦維,決擇微言庶得盡沾於東國。波侖問道之志,善財求友之心,只可日日堅強,豈使中途而止!”後來玄奘遍游五印,學成歸國時,那爛陀寺眾僧再三挽留,玄奘婉言謝絕,向戒賢說:“此國是佛生處,非不愛樂,但玄奘來意者為求大法,廣利群生。自到以來,蒙師為說《瑜伽師地論》,決諸疑網,禮見聖跡,及聞諸部甚深之旨,私心慰慶,誠不虛行。願以所聞歸還翻譯,使有緣之徒同得聞見,用報師恩,由是不願停住。”曲女城大會,名震五印,戒日王、鳩摩羅王亦相挽留,玄奘又謝絕說:“支那國去此遙遠,晚聞佛法,雖沾梗概,不能委具,為此故來訪殊異耳。今果願者,皆由本土諸賢思渴誠深之所致也,以是不敢須臾而忘。經言:障人法者,當代代無眼。若留玄奘,則令彼無量行人失知法之利,無眼之報寧不懼哉?”於是鳩摩羅王放行。玄奘回到國內以後,唐太宗見他詞論典雅,風節貞峻,堪公輔之寄,便勸他還俗輔政。玄奘堅辭拒絕說:“玄奘少踐緇門,伏膺佛道,玄宗是習,孔教未聞。今遣從俗,無異乘流之舟棄水而就陸,不唯無功,亦令腐敗也!願得畢身行道,以報國恩,即玄奘之幸甚。”唐太宗仍不放棄,常常逼勸還俗,致之左右,共謀朝政。但玄奘不改初衷,上疏陳明再三,表示“守戒緇門,闡揚遺法,此其願也!”玄奘誓願宏大,矢志以求,躬行不舍,願望遂得實現。
玄奘自貞觀十九年(645)五月二日創譯《大菩薩藏經》,至麟德元年(664)正月一日絕譯《跣五首經》,歷時二十個年頭,九移譯場,共譯出經典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所翻經典包括經、律、論三藏,涉及大、小二乘,顯、密兩教,而以大乘瑜伽唯識派經論及與之相關的小乘部派論著為主,兼及《般若》空宗。其中,經藏如《大菩薩藏經》等三十二部,律藏如《菩薩戒本》、《菩薩戒羯磨文》等,論藏如《顯揚聖教論頌》等四十部,密教經典如《六門陀羅尼經》等九部,另譯勝論經《勝宗十句義論》一部。瑜伽唯識經典是玄奘翻譯的重點,當初西行求法就是為了尋求唯識本論《瑜伽師地論》,故玄奘認真翻譯了一百卷的《瑜伽師地論》,歷時整兩年。同時譯出瑜伽唯識經論二十餘部,佔所翻論典的一多半。又瑜伽唯識學說與小乘說一切有部有淵源關系,因而譯出了有部的重要論著《大毗婆沙論》、《俱舍論》、《順正理論》以及《發智論》、《六足論》等。另外,中國歷史上向來重視般若經類,影響很大,但翻譯不全,因而玄奘又集中精力譯出六百卷之多的《大般若經》。
玄奘組織翻譯,都是在朝廷的直接支持下進行的,從設立譯場、人員配備到物資供應,一切都由朝廷負責提供,其譯場具有國立性質。參加譯場的翻經大德,集中了京師和全國各大寺院精通佛典,學有專長的僧人,先後參與翻譯的主要人員多達四、五十人以上。其中翻經大德有道宣、辯機、智証、玄賾、靈會、朗常、大乘光、大乘林、大乘巍、知仁、靈雋、玄忠、道觀、道卓、明覺、大乘欽、大乘暉、大乘基、慧立、大乘諶、敬明、靖邁、神敢、大乘雲、慧朗、嘉尚、元瑜、神察、玄則、釋詮、靈潤、文備、慧貴、明琰、法祥、普賢、道深、神泰、道因、道洪、棲玄、靖邁、行友、玄應、道智、玄謨(暮)、慧明等。此外,朝廷官吏儒士也參與譯經工作,充任筆受、監閱、潤色等,如直中書杜行扉、尚書左仆射於志寧、吏部尚書來濟、禮部尚書許敬宗、中書侍郎杜正倫、守黃門侍郎薛元超、守中書侍郎李義府等。又,唐太宗、唐高宗亦為新譯經論作序。翻譯方式採用一人主持,集體翻譯,分工負責。其職司分設評主、証義、証文、書手(度語)、筆受、綴文、正字(刊定),証梵語(參譯)、潤文、梵唄等,其中譯主主持譯場全面工作,會通梵、漢,辨析名相,証解微義,斷定疑義。証義,輔助譯主,確定文義,審查原本與譯文出入。証文,核查譯主誦出梵本與原文有無差錯。書手,一作度語,將梵文音義寫成漢文。筆受,將梵文字義翻譯成漢文的字義。綴文,將梵文語序的表達方式整理成漢文表達結構。正字或刊定,刊定譯文字句正偽,使之準確無誤。參譯或証梵語,校刊梵文原本有無錯誤,同時將譯文回証原文是否有誤。潤文,將譯成的文字潤色加工,使其流暢優美。梵唄,以梵音唱誦譯文,修正音節,使其和諧,便於傳誦。玄奘主持譯經,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每日自立程課,日夜相繼,如白天有事耽誤進度,就在夜間補足,全部完成。至三更暫眠,五更復起,讀誦梵本,朱點次第,事先做好準備,第二天一早即開始翻譯,往復如常。翻譯分階段進行,一個階段重點翻譯大部,同時開譯小部,多頭兼進,並行不悖。
玄奘西行求法,歷經艱難﹔回國譯經,又日夜相繼,過度勞累,大大地損害了身體。顯慶初(656)以來,常有病痛,健康日下,及譯《大般若經》時,自言六十五之年必當卒命,勉勵同仁爭取譯完。至龍朔三年(663)十月二十三日終於譯完,遂功畢絕筆。此後自覺身力衰竭。麟德元年(664)正月,勉強譯出《大寶積經》中陀羅尼跣數首,便停筆絕譯。臨終前,玄奘期生兜率天宮,成為彌勒眷屬。他向諸翻譯大德和門徒及玉華寺僧辭別時說:“玄奘此毒身深可厭患,所作事畢,無宜久住。願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諸有情,同生者見史多天彌勒內眷屬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時,亦願隨下,廣作佛事,乃至無上菩提。”
1. 本宗依《解深密經.法相品》闡明萬法性相,故名「法相」宗。 -(高級禪修教本)
ReplyDelete2. 因究明世間森羅萬象,皆為心識所現,又稱「唯識」宗。 - (高級禪修教本)
3. 唯識法相之學,有人解釋為佛教的心理學,其實不然,心理學的目的,止於心理活動的剖析,達於心理狀態的正常化。唯識則對眾生生死及生命之源流與波揚變化,作追根究底並截斷眾流,拔除生死根本的所謂正本清源的功夫,一般人,除了不可知論及唯物論者之外,大多相信人死後尚有靈魂之說,並且以為,肉體與靈魂的關係,像房子和人的關係一樣,房子破舊了或壞塌了,人可以搬進新房子去,又像是旅店和旅客一樣,在旅途中的旅客,可以不斷地換住不同地區的各種旅店,旅客本身是不會變更的。然在唯識的觀點上說,並無一成不變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眾生的生命之持續,是隨時變遷的,它的主體,看來似乎是一,實則是由許多不同的業力所感的「識」所顯現,只要身心繼續不斷地活動,業力感染所成的識的內含成分,也跟著繼續不斷地變化。只要有「我」的觀念的執著,就有業力熏成的識,到了「無我」-不受貪欲、瞋恚、無明愚痴等煩惱心所動搖惑亂之時,業力的熏染,便不存在,生命主體的識,也就不存在了,此時稱為轉識成智,即是轉凡夫為聖者。唯其由於生命的主體,本來是剎那變化的假相,所以它有徹底消除的可能。不過,煩惱的識,本身即是清淨的智,故不會由於煩惱的消除,連智慧的功用也沒有了。所以佛教不是斷滅論者,要注意的是,到了智慧顯現之後,智慧與煩惱的區別界限已不存在了。這也正是實相無相緣生性空的境界了。
(因果與因緣 聖嚴法師 著
http://www.angelfire.com/mb/mbuddhist/Article01B02.html)
4. 能藏 ─ 是說第八識具有能含藏無量劫來,善、惡、無記、有漏、無漏等一切法種子之功能,並令其歷劫不壞。
所藏 ─ 是說第八識為一切雜染法〈即有漏法〉所依所藏之處。易言之:即前七轉識起惑造業之後,能薰其種子於第八識中。前七轉識是能薰,能藏其種子於第八識中,所以稱第八識為「所藏」。
例子:如衣櫃,對我們而言,是一個能藏衣服的空間;以衣服來說,是衣服所依所藏之處。(師父,這樣可以嗎?)
5. 我們一天之中,眼耳鼻舌身意等之造業,雖然剎那間即已經過去了,然而並非消滅了,只是從現實的存在而轉化成另一種形態─種子。譬如:物質從「質」轉化為「能」,質能互變卻是永遠不消滅的!等將來機緣成熟種子顯現就會有果報。
影響它的方法是:不給它機緣。如地上的種子需要陽光、空氣、水份,缺一不可。影響陽光、空氣或水份的配給,種子就不能發芽了。又如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惡念的種子就不能起現行。
窺基大師成就《成唯識論》編譯
ReplyDeletehttp://www.daciensi.org/admin/eWebEditor_v280/UploadFile/2008103014021705.doc 摘錄
《成唯識論》十卷屬編譯之作,即編譯世親《唯識三十頌》的十家注釋而成,但以護法的注釋為基礎,其他九家德慧、安慧、親勝、難陀、淨月、火辯、勝友、勝子、智月的注釋參雜其間,而這種編譯法即由窺基提出。編譯之初,玄奘想把十家的注釋分別譯出,由神敢、嘉尚、普光、窺基四人分別擔任潤飾、執筆、檢文、纂義之職。數日之後,窺基不同意這種翻譯法,要求退出翻譯。玄奘問其原因,窺基便提出以護法注釋為主,雜糅其他諸釋的編譯法。他認為自世親《略頌》既畢,廣釋方陳。機感未符,杳從冥往。後有護法等菩薩賞玩《頌》文,各為義釋。雖分峰飽岫,疏干瓊枝,而獨擅光輝,穎標芳馥者,其惟護法一人乎!他向玄奘請求說:“自夕夢金容,晨趨白馬,英髦間出,靈智肩隨。聞五方以心祈,攬八蘊而遐望,雖得法門之糟粕,然失玄源之淳粹。今束出策赍,並目擊玄宗。幸復獨秀萬方,穎超千古,不立功於參糅,可謂失時者也。況群聖制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葉,而義不備於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況時漸人澆,命促惠舛。討支離而頗究,攬初旨而難宣。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指定真謬,權衡盛則。”(《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玄奘反復考慮之後,覺得窺基的話有道理,遂採納他的建議,並遣去其他三人,獨以他為筆受,編譯出《成唯識論》十卷。這種參糅編譯之法,為窺基獨創,《成唯識論》十卷亦屬中土成本。窺基說,此論“雖復本出五天,然彼無茲糅譯。直爾十師之別作,鳩集尤難,況更摭此幽文,誠為未有”。此後,玄奘以窺基編譯《成唯識論》有功,仍以他為筆受,譯出另外三部唯識論典及二部相關著作。
會昌法難
ReplyDelete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5%94%90%E6%AD%A6%E5%AE%97%E7%81%AD%E4%BD%9B
http://dbnet.ncl.edu.tw/ChijonTsai/SIX/six-09.htm
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間(840年-846年),推行一系列「滅佛」政策,以會昌五年四月 頒布的敕令為高峰,而會昌六年唐武宗崩、唐宣宗即位又重新尊佛,滅佛就此結束。這一事件使佛教在中國受到嚴重打擊,史稱「唐武宗滅佛」或「武宗滅佛」。因唐武宗年號「會昌」,故佛教徒又稱之為「會昌法難」,將它與之前的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和後來的後周世宗滅佛並稱為「三武一宗」。
自唐朝立國以來,歷代君主都對佛教以極高禮遇和大力提倡,至中葉以還,佛教勢力日益膨脹。私度之錢歸之於地方官吏和寺廟所有,造成政府和寺廟多度僧尼。很多人為了逃避賦役,出家為僧,導致僧人越來越多。而寺廟土地不用納稅,僧人靠農民供養,形成了當時社會上的一大問題,從而逐漸威脅到了唐朝中央統治。而武宗本人又是一個虔誠的道教徒,因此他即位後,便開始籌劃滅佛。
會昌二年(842年),武宗在道士趙歸真等的勸說下,令天下僧尼中犯罪和不能持戒者盡皆還俗,行咒術、妖術等者同禁,私人財產全部「充入兩稅徭役」,僅京城長安一地就有3459人還俗。會昌四年七月,敕令毀拆天下凡房屋不滿二百間、沒有敕額的一切寺院、蘭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還俗。
會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許天下寺院建置莊園,又令勘檢所有寺院及其所屬僧尼、奴婢、財產之數。四月,下敕滅佛,規定西京長安只能保留4座寺廟,每寺留僧10人,東京洛陽留2寺,其餘節度使的治州共34州留1寺,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其他寺廟全部摧毀,僧尼皆令還俗,所有廢寺銅鑄的佛像、鐘磬全部銷熔鑄錢,鐵鑄的交本州銷鑄為農具。到當年八月,「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會昌六年,武宗駕崩,篤信佛教的唐宣宗即位。宣宗即位後即廢止了武宗的滅佛政策。
經過這次滅佛,佛教寺院財產被剝奪,僧尼還俗,寺廟遭廢,經籍散佚,佛教宗派因失去繁榮的客觀條件,從此也由極盛而走向衰微了。但是大量僧尼還俗,寺廟土地與財富受過政府所有,客觀上也減輕了人民供養僧尼的經濟負擔。
西元八四五年,佛家遭遇到一大厄運,當時的皇帝唐武宗以經濟上的理由,展開了滅佛行 動。於是破壞了四萬四千六百餘所寺廟,二十六萬五百餘僧尼被迫還俗,一萬五千餘奴僕被政府所接收。
這次佛門大劫中,各宗派裡只有禪宗能夠倖存。因為禪宗不需要靠經典、佛像等,因此即使被破壞了,他們仍能發揮作用。而且禪門和尚都親自勞作,自給自足,不需要寄生於社會。
這完全要歸功於百丈改革禪宗制度,使禪宗在這難關中能更蓬勃的發展開來。
Shifu:
ReplyDeleteRepost - it was posted under 三論宗
真諦三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C%9F%E8%AB%A6
http://www.lingguangsi.com/show.aspx?id=1905&cid=14
真諦(梵文:परमार्थ Paramārtha,499年—569年),音譯波羅末陀,中國佛教四大 譯經家之一,其他三位是鳩摩羅什、玄奘和不空。
西天竺優禪尼國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傳人,主宗無相唯識學,先至扶南(今柬埔寨),由梁武帝特聘來中國,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真諦三藏從西天竺(印度)抵達建業(南京),遇侯景之亂,被迫逃難於蘇杭,後開始從事佛經翻譯事業,一生共翻譯76部315卷,其中以《攝大乘論》、《俱舍論》、《金七十論》等經最為著名。晚年(562年)因感慨「弘法非時,有阻來意」,於是坐船西返印度,卻被風浪所阻,又飄回廣州。刺史歐陽頠竭誠供養真諦,智愷等人亦來歸皈,繼續其翻譯、弘法事業,真諦翻譯經典的特色是,一邊講學、一邊翻譯,譯述並進,並時常加以“義疏注記”,史載“循環辯釋,反復鄭重,乃得相應。一章一句,備盡研覈,釋義若竟,方乃著文。”,在他的影響下,成立了攝論宗、俱舍宗一派。另著有《弘明集》,《高僧傳》等書。
真諦在華期間,雖因世亂,不遑寧處,但他隨方譯出經典部卷之多,仍為同時諸譯師所不及。他所譯經論及講述疏記,據《歷代三寶記》所載共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內有重出和他家混入的),《開元錄》刊定其譯籍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其中主要有《十七地論》、《金光明經》、《無上依經》、《仁王般若經》、《廣義法門經》、《唯識論》、《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律二十二明了論》等。真諦的翻譯,由於譯處不定,所以譯文不很統一。但在廣州所譯的《攝大乘論》、《俱舍論》等,因有僧宗、慧愷、法太等人助譯,又一再經過校對,故質量較高。而真諦本人對《攝大乘論》和《俱舍論》也十分重視,曾在其弟子慧愷病逝後,特地邀集道尼、智敫等十二人,勉勵他們誓弘二論,勿令斷絕。後來《攝大乘論》經過其門人幾代的弘傳,影響擴大,終於形成了攝論學派(攝論師),而《攝大乘論》則成為攝論學派的主要理論根據和根本典籍。
從真諦所譯經論的內容來看,他所弘揚的主要是瑜伽學系無著、世親之學。象《決定藏論》,即是《瑜伽師地論·抉擇分》的一部分,《三無性論》相當於《顯揚聖教論》的《成無性品》,《解節經》勘同《解深密經》的序和《勝義諦相》二品,《轉識論》相當於《唯識三十論》,《唯識論》(唐譯作《唯識二十論》)、《中邊分別論》、《攝大乘論》等一系列的瑜伽學系主要經論,他都已譯出。中土瑜伽學系的規模,可以說是由他開創的。他學說所宗,特別重視《攝大乘》和《阿毗達磨俱舍》二論。他譯講這二部論時,已年近七十,而且是他覺得在中土道缺情離,不副所懷,一再決心西歸都未得遂之後,才應道俗懇請而翻出的﹔他又仔細地治定譯文,反復講解,並特囑弟子道尼等立誓弘傳,可見他的懇摯之忱和鄭重其事的態度。這兩部論在印度佛學史上,都是劃時代的名著,組織嚴密,義理豐富,可以說是其以前大小乘各種學說的總結。他重視兩書,顯示他對於整個佛學體系的理解和弘法重點之所在。
真諦門下,以僧宗、法准、慧愷、慧曠、法泰、道尼、智敫及居士曹毗等為最著名。特別是慧愷助師譯《攝大乘》、《俱舍》二論,建議重治《俱舍》譯文,並記錄口義,最著功績。真諦嘗有相見恨晚之嘆。現存他所撰《攝大乘論釋序》、《俱舍釋論序》、《唯識論後記》及《律二十二明了論》的《後記》四篇,為僅存的成於真諦生前的可靠史料。
真諦所傳之學,在梁、陳二代並不顯著,因其歿之前,僧宗、慧愷等真諦的弟子輩,想請真諦回建康。但都城的上層僧侶,害怕真諦回來,會奪走他們已得的榮譽,便向皇帝進讒言,說真諦弘傳的無塵唯識學說,有害於皇家統治和社會風化。建議不准讓真諦前來華夏腹地,應該讓他留在嶺外蠻荒之地。陳朝皇帝偏愛《般若》學,尤其推崇《三論》,對於《攝論》不感興趣。聽了京城高僧大德的煽動,把真諦視為異端,加以排斥。所以弟子們想讓真諦回京的願望無法實現,真諦在南海譯介的無塵唯識新學說,在陳代也就只能局限於嶺南一隅,得不到廣泛流傳。
但是,任何有生命力的新學說新思想,決非少數權勢者所能長期禁錮壓抑。真諦死後,他的弟子們散布於嶺南、九江、湘郢、建康、江都(今江蘇揚州)、彭城(今江蘇徐州),長安,不屈不撓地為弘闡《攝論》而奮斗,學者漸眾,宗奉者漸多。後來當時北方著名僧人,地論學者曇遷南下,獲讀新譯《攝論》,接受了《攝論》學說,認為可以補北方《地論》學說之不足,因而備極推崇,及應召入長安,剏講《攝論》,請從受業者竟達千數。先後在彭城、江都、長安大加弘闡,奠定了《攝論》在北方傳播的基礎。名僧慧休(玄奘曾從受學),以及北地《攝論》學者道英、道哲、靜琳、玄琬等,都出其門下。當時長安名德慧遠,亦敬禮聽受,其弟子淨辯、淨業、辨相等都相從研習《攝論》。而靖嵩的弟子智凝,講《攝論》於蜀地,傳播的區域益見擴大,瑜伽系無著、世親的《攝論》之學,至是遂遍及各地。它和流行北地的地論師學系並傳,各尊所聞,莫衷一是。終於導致後來唐玄奘法師服膺《攝論》,西游取經、回國後開創了法相宗,終使瑜伽師的唯識學說遍於中國,其影響可謂深遠了。
1、為何此宗稱為「法相」宗?
ReplyDelete法相宗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對真實(相)和絕對真實(性)而得名。又本宗依據《解深密經·法相品》而立,主張一切諸法的體性、相狀都是唯識所變,故將宇宙萬有的一切現象分析其性相和體性,並加以組織化、系統化,所以稱法相宗。 ([佛學 -- 漢典論壇] 、[佛光教科書 –第五冊第七課])
2、為何此宗又稱為「唯識」宗?
此宗因強調不許有心外獨立之境,故亦稱唯識宗。唯識學的基本理論,即所謂「萬法唯識」,唯識家以為,宇宙間一切法相 (現象) ,全是識所變現,此即所謂「唯識無境」——境,就是宇宙萬有的一切現象。這一切現象,非外在的真實存在,而是識所變現出來的。這叫做:「識所緣,唯識所變」。([佛學—漢典論壇] 、[八識規矩頌講記 -- 于凌波居士])
3、稱此宗為「佛教的心理學」可以嗎?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5%BF%83%E7%90%86%E5%AD%A6
http://book.bfnn.org/books/0115.htm#a03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及動物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學科,既是理論學科,也是應用學科。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等發生關聯。 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人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人心理機能在社會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人的心智。
唯識宗比心理學更深入及準確剖析我們的心。
識者心之別名,是我人精神作用的主體。在唯識學上,把識分析為八種,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是五種感覺器官,合稱前五識;意識稱為第六識,是我人心理活動的的綜合中心;末那識稱第七識,是有情「自我意識」的中心,阿賴耶識稱第八識。它含藏「萬法種子」,是生起宇宙萬法的本源。
學唯識,目的不是在增加知識,而是學得唯識後,依法修行。也許,我們的修持不夠,尚不能修止修觀,但在我們在瞭解得八識、五十一心所之後,我們於起心動意之時,常常省察我們的心識,我一念慈悲的善心生起,是那一個心王、心所的作用?我們一念嗔恚心,一念妒嫉心生起,又是那個心王、心所發生的作用?所謂「究幾於心意初動之時」,把唯識用在日常生活上,這就是修行。我人的前六識,一向是攀緣外境,與五欲六塵打交道,我們從來不曾想到過省察內心,觀照內心。修行無非是修正身、語、意三者的行為,但三者以心識為主導,正本清源,我們要由修心做起,因此省察與觀照我們的心識,就是修行的基礎。[八識規矩頌講記 -- 于凌波居士]
4、第八識怎可能又是「能藏」又是「所藏」?世間事物有同樣的例子嗎?
http://book.bfnn.org/books/0115.htm#a03
第八識又名阿賴耶識,這也是梵語的音譯,此在天竺義為「無沒]在我國譯為藏識。稱為無沒者,是說此識含藏萬法種子,不令失壞; 亦因它歷經生死流轉,永不壞滅。譯為藏識者, 藏是儲藏意思,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種意義。能藏,是指它能儲藏萬法種子生起宇宙萬法。這時,第八識是能藏,種子是所藏。在種子起現行 (發生作用) 的時候,受到前七識 雜染法的薰習,現行種子受薰成為新種子,仍藏於第八識中。這時新種子稱為能藏,第八識稱為所藏。至於執藏二字,又稱「我愛執藏」,這是因為第七識誤認第八識為自我,對於自我妄生貪愛,執著不捨,這稱為「我愛執」。這時第七識是能執,第八識是所執。
宇宙萬法,都是阿賴耶識含藏的萬法種子變現而來的。它是如何變的呢?「識變」、是唯識學中、是非常深奧難解的一部分,若要細說,幾個小時講不完。簡單的說,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生起現行,這時以種子為因,生出現行的果。此現行的果,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此處有個疑問,種子含藏於第八識中,種子又如何生出第八識呢?原來無始以來,第八阿賴耶識,與它所藏的種子,是同時而有的。種子是生識之因,是能生;第八識是所生之果,是所生。這能生與所生之間,是「因果同時」 , 同時是念念相續,「恒轉如瀑流」似的,不停的 轉變、變現,因此,種子生出第八識,第八識同時也含藏、攝持種子。這種子生出第八識,以種子為因,第八識是果,這叫 做「因能變」。
在種子生出第八識的同時,第八識種子生出前七識,並且包括第八識及前七識在內的八個識,自識體上各各生出「相分」、「見分」二分。這第八識生出前七識,同時八識體各各生出相分、見分的變,是第八識識體的變。第八識識是種子生出的果,因此這種變叫做「果能變」。[八識規矩頌講記 -- 于凌波居士]
5、業力為何又稱為「種子」?種子何時成為果報?如何影響它?
http://book.bfnn.org/books/0115.htm#a03
種子是為第八識所攝持 (即儲藏於第八識中) 、能生自果的一種功能。這種能生起萬法 的種子,在第八識中,是前念種子生後念種子,前滅後生,「自類相續,有如瀑流」,這叫做「種子生種子」 。另一方面,某一類種子,在眾緣和合 (四緣具備) 的時候,能生起 各自的果法,這叫做「種子生現行」。當其生起現行之剎那,有強盛的勢用,剎那之間,再薰習各自的種子,這叫做「現行薰種子」。被薰的種子成為新種子,則仍儲藏於第八中。不過認真的說,所謂「現行薰種子」,是具有見聞覺知作用的前七識。前七識的見聞覺知作用,就是「現行」——現在的行為,身、語、意三方面的行為。
種子生起現行的時候,種子是因,現行是果;而現行薰習種子的時候,現行是因,受薰的新種子是果。這三者 (種子、現行、薰習) 之間的關係,是「剎那生滅,與果俱有]。所以古德 曾說:
「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三法 (種子、現行、薰習) 輾轉,因果同時。]
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剎那滅,果俱有 (種子六義的第一二義) 。而受薰的種子成為新 種子,新種子又起現行,這種前滅後生,有如瀑流,亙古不息者,就是「恒隨轉]。在這前生後減的隨轉中,具有「三法」和「二重因果」。
有為法的生起,必依因緣之和合。有因有緣,必然生果。因緣,是事物生起的眾多關係條件中,具有生果能力的條件。經上說,「謂有為法,親自辦果],稱為因緣。但僅只有因仍不能生果,要因、緣具備才能生果。同時、在唯識學上的因緣,又不同於一般緣起的因緣。唯識學以「萬法唯識」立論,萬法生起,皆是種子起現行的後果,因此,唯識學上的親因緣,就是第八阿賴耶識中含藏的種子。以種子生現行,始有宇宙萬法。 [八識規矩頌講記 -- 于凌波居士]
如何影響業力,我們可以修習佛法來改變令果報成熟的助緣。多做善事,多增善緣,使惡報由重轉輕,所謂「重報輕受」,這是有可能的;同時由於善緣增多,惡緣漸減,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