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從學員們提供的長阿含、增一阿含摘錄的經文中選了幾篇來閱讀及討論,希望引起大家對阿含的興趣。
這次也開始講解俱舍宗課文 p.103 至 p.106 第一段。請大家查一查以下的資料:
- 世親造俱舍論的詳細因緣
- 世親迴小向大的因緣
- 中國的四大譯經師之介紹
- 「一身六足論」內容各各為何?
- 俱舍論的註解,今日能見到的有那些?
這裏是來自學員的二部阿含選錄:
長阿含經選讀
增一阿含經選讀
另有學員幫大家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資源:
網路藏經閣
其中,四部阿含經全文的 pdf 版本(CBETA製作)都在「大正藏」之下的第一卷及第二卷中。
《俱舍論》在「大正藏」第29卷。《法蘊足論》在第26卷。《俱舍論》的注釋在「卍續藏」第53卷。另外,近代俱舍論頌最完整詳盡的注釋當屬演培法師所著的《俱舍論頌講記》(共三大本,天華出版社。太谷圖書館有)。不過,演培法師出自於印順之門,對於禪宗、頓悟等的見解,見護並不一定認同。
* 大家在回應時,請註明是回答那一題。
《俱舍論》略史及傳承
ReplyDeleteSource: http://bbs.tibetcul.com/dispbbs.asp?boardid=4&Id=5737
藏人文化社區 -俱舍論略史及綱要
在釋迦世尊涅槃後的一百年間,僧團對佛法的認識深淺雖略有不同,但並無太大的出入。後期部派的出現,始自摩訶提婆(義為大天),作五事頌,標新立異,有朋其說,有言其非,從此輾轉分出十八部。
在佛滅後四百年初,古印度貴霜王朝之第三世王迦膩色迦異常信仰佛教,經常請僧人入宮,供養問道。但僧人們的回答卻各有不同,他非常奇怪,因而請教當時著名的脅尊者。尊者說,各部所說雖不盡同,但依之而修,皆可成就。國王便問:既然如此,哪一部的立論最殊勝呢?尊者說是一切有部。於是召集一切有部學修俱勝的阿羅漢四百九十九位和大乘菩薩世友共五百人,共同結集一切有部之三藏法典。由世友主持商定、馬鳴記錄,結集經律論三藏,各有十萬頌。其論藏即著名的《大毗婆沙》,只許在迦濕彌羅本國學習,不許外傳。
當時世親尊者曾經學習過有部思想,後來又學到了一些經部觀點後,深感有部思想不是很完善。為了驗証此事,就重新化名到迦濕彌羅去深入學習《大毗婆沙》。在四年的學習當中,常常以經部的觀點破斥有部的學說。當時有一位羅漢叫悟入,就是眾賢的老師,被問的難以回答,感到非常奇怪,當知道是世親後,為免遭不測,勸其回國。
經過此番學習,世親菩薩對有部思想已了然於胸,對有部和經部二部觀點之異同,也徹底通達。於是回國後即開講《大毗婆沙》,將每日所講之內容概括為一頌,歷經兩年始講畢,共集六百頌,這就是著名的《俱舍論頌》。頌傳到迦濕彌羅後,婆沙學人認為這是世親根據《大毗婆沙》寫的提要,是《大毗婆沙》的高度概括,很便於學人學習,因此非常高興。但是悟入看出了問題,知道他並不是專門闡揚有部思想的,而且還有批評的內涵在內。雖然表面上是推崇《婆沙》,實際上是贊許經部的觀點。凡是文字上帶有傳說傳許等字眼,即表明按有部的傳承是如此說,以表示世親本人並不如此認為。但就頌文來看,並不是很明顯,可令作一解釋即知。於是奉獻了一百兩黃金,請世親解釋此頌。世親遂釋本頌,共八千頌,就是《俱舍論》,藏傳佛教稱其為《俱舍論頌·自釋》。果如悟入所說,以經部觀點而破有部之不足。
由於《俱舍論》對《大毗婆沙》作了批評,引起了《婆沙》學者們的辯護,其中最為有力的是悟入的弟子——眾賢論師,寫了一部兩萬五千頌的破論——《俱舍雹論》。據說當此論寫好後,欲找世親面決是非,世親菩薩得知這一消息後,公開說:“阿阇黎眾賢,是通達《大毗婆沙》的大德,不易使他轉變,也沒有讓他辯論失敗的必要。”後來將《俱舍雹論》改名為《順正理論》。
《俱舍論》最初傳入漢地,是在陳文帝天嘉四年,由真諦三藏將梵文本譯成漢文。其後唐貞觀年間,玄奘法師去印度學法,曾在迦濕彌羅僧伽等論師前就學《俱舍》,歸國後在大慈恩寺又重新翻譯。其弟子有普光、法寶等各作疏釋加以弘揚,稍後又有圓暉法師著《俱舍論頌疏》,因言簡義精、要而不煩,故深受學人喜愛。唐以後,由於各種原因,《俱舍論》曾一度失傳。民國初期,由楊仁山從日本攜回大正藏本,使得此論在漢地再次弘揚。近代,有演培法師《俱舍論講記》、浙江智敏法師的錄音等。
《俱舍論》傳入藏地,最早是在前弘期。嘎瓦華則、香益諸師學習《俱舍》後譯成藏文,又由巴擦譯師翻譯了世親弟子的注疏。藏地著名的《俱舍》解釋很多,一世達賴的《俱舍論疏》、一世嘉木樣的《大疏》等,都深受學者重視,至今傳承未斷,講傳不衰。
天親菩薩迴小向大的因緣
Source: www.purelandsect.org/淨土宗叢書/往生論註要義/天親菩薩略傳.aspx
天親菩薩梵名婆藪槃豆(VASUBANDHU),新譯世親,佛滅後九百年頃,後於龍樹菩薩約二年,西元五世紀初,生於北印度健陀羅國之富婁沙富羅城,婆羅門種族之家。父為國師,兄弟三人,兄名「無著」,弟名「師子覺」。兄乃菩薩根性人,於小乘教之說一切有部出家,修定得離欲,數次乘神通往兜率多天就學於彌勒菩薩,悟得大乘空觀,故名「無著」,並悉皆通達大乘經義,造大乘經論,解釋佛所說一切大乘教。而弟「師子覺」亦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得阿羅漢果。
天親菩薩亦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博學多聞,遍通墳籍;神才俊朗,無可為儔;戒行清高,難以相匹。造《阿毘達摩俱舍論》二十卷,深受當時新日王及王母尊信,受王及王母請留,住其都城阿緰闍國,受其供養。
天親既先遍通十八部義,妙解小乘,執小乘為是,不信大乘,謂摩訶衍非佛所說。無著菩薩既見此弟聰明過人,識解深廣該通內外,恐其造論破壞大乘。無著菩薩住在本國,遣使往阿緰闍國報天親云:「我今疾篤,汝可急來。」天親即隨使還本國,與兄相見諮問疾源。兄答云:「我今心有重病,由汝而生。」天親又問:「云何賜由?」兄云:「汝不信大乘 生譭謗,以此惡業必永淪惡道,我今愁苦命將不全。」天親聞此驚懼,即請兄為解說大乘,兄即為略說大乘要義。天親聰明殊有深識,即於此時悟知大乘理應過小乘;於是就兄遍學大乘義,後如兄所解,悉得通達解意,既明思惟,前後悉與理相應,無有乖背,始驗小乘為失,大乘為得;若無大乘,則無三乘道果。昔既譭謗大乘不生信樂,懼此罪業必入惡道;深自咎責欲悔先過。往至兄所陳其愚迷,今欲懺悔,未知何方得免,云:「我昔由舌故生譭謗,今當割舌以謝此罪。」兄云:「汝設割千舌亦不能滅此罪;汝若欲滅此罪,當更為方便:汝舌能善巧譭謗大乘,當以此舌善巧解說大乘。」無著菩薩歿後,天親菩薩方造大乘論,解釋諸大乘經。華嚴、涅槃、法華、般若、維摩、勝鬘等,諸大乘經論悉是天親菩薩所造。又造唯識論,釋攝大乘三寶性甘露門等諸大乘論。
1.世親造俱舍論的詳細因緣
ReplyDeleteThis is the closest explanation that I could find after going through many, many sites, even though the site is a little related to the Tibetan Buddhism.
http://hi.baidu.com/%C2%E5%B2%D8/blog/item/1b54c5fdede7421508244d70.html
在释迦世尊涅槃后的一百年间,僧团对佛法的认识深浅虽略有不同,但并无太大的出入。后期部派的出现,始自摩诃提婆(义为大天),作五事颂,标新立异,有朋其说,有言其非,从此辗转分出十八部。
在佛灭后四百年初,古印度贵霜王朝之第三世王迦腻色迦非常信仰佛教,经常请僧人入宫,供养问道。但僧人们的回答却各有不同,他非常奇怪,因而请教当时著名的胁尊者。尊者说,各部所说虽不尽同,但依之而修,皆可成就。国王便问:既然如此,哪一部的立论最殊胜呢?尊者说是“一切有部”。于是召集一切有部学修俱胜的阿罗汉四百九十九位和大乘菩萨世友共五百人,共同结集一切有部之三藏法典。由世友主持商定、马鸣记录,结集经律论三藏,各有十万颂。其论藏即著名的《大毗婆沙》,只许在迦湿弥罗本国学习,不许外传。
当时世亲曾经学习过有部思想,后来又学到了一些经部观点后,深感有部思想不是很完善。为了验证此事,就重新化名到迦湿弥罗去深入学习《大毗婆沙》。在四年的学习当中,常常以经部的观点破斥有部的学说。当时有一位罗汉叫悟入,就是众贤的老师,被问的难以回答,感到非常奇怪,当知道是世亲后,为免遭不测,劝其回国。
经过此番学习,世亲菩萨对有部思想已了然于胸,对有部和经部二部观点之异同,也彻底通达。于是回国后即开讲《大毗婆沙》,将每日所讲之内容概括为一颂,历经两年始讲毕,共集六百颂,这就是著名的《俱舍论颂》。颂传到迦湿弥罗后,婆沙学人认为这是世亲根据《大毗婆沙》写的提要,是《大毗婆沙》的高度概括,很便于学人学习,因此非常高兴。但是悟入看出了问题,知道他并不是专门阐扬有部思想的,而且还有批评的内涵在内。虽然表面上是推崇《婆沙》,实际上是赞许经部的观点。凡是文字上带有“传说、传许”等字眼,即表明按有部的传承是如此说,以表示世亲本人并不如此认为。但就颂文来看,并不是很明显,可令作一解释即知。于是奉献了一百两黄金,请世亲解释此颂。世亲遂释本颂,共八千颂,就是《俱舍论》,藏传佛教称其为《俱舍论颂•自释》。果如悟入所说,以经部观点而破有部之不足。以难度大而著称。
2.世親迴小向大的因緣
There are other versions, but this seems to be the closet one to Jian Hu Shifu’s lecture.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121899
因听闻华严经十地品而受到启发、回小向大的:
无着大师的弟弟世亲法师,也被后世视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世亲菩萨撰《百法明门论》是世人所周知,已翻译成各国文字…。
世亲年轻时表现也不俗:入小乘「经量部」,立志改善「说一切有部」之教义。曾往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地区)研究《大毘婆沙论》。回国后,为大众讲授《大毘婆沙论》。造《阿毘达磨俱舍论》二十卷(意译为《对法藏》,因其理路井然,世称《聪明论》,在当时相当盛行。)深为当时的新日王及王母所尊信,受王及王母请留,住在中印度阿踰陀(梵 Ayodhya )国,受其供养。
佛灭度后九百年,出了一个婆罗门「数论派 (Samkhya) 」外道,要以「斩脑袋之性命赌赛」公开辩论,「要与沙门释子辩论,决一胜负,各须以头为誓」,挑战盛行于世的释迦佛法。该外道言词犀利,许多当时的国王及沙门长老均饱受其辱。
世亲觉得佛法不应该败给外道数论派,为此,着手撰写了《七十真实论》,专破外道的「数论」《僧论》。论著从头到尾,把「数论」的论点驳斥得体无完肤。著作完成,广为流传,公开号召婆罗门与诸外道,大胆出来辩论。声明纯是法义上的争辩,目的是搞清孰是孰非,不必以性命赌赛。世亲因而名声大振。
诸外道见「数论」《僧论》已破,那个傲慢的婆罗门外道又离去了,还有谁敢出来辩论!世亲法师成为当时沙门权威之一,国王十分欢喜,赏赐世亲法师三万金钱,法师就用那些钱在国内起造三寺,接着就在国内开始弘法。
此外,世亲法师又造新论,把《毗伽罗论》三十二品,从头至尾破斥得一无是处,令那个婆罗门上师无法反驳。
世亲的大哥无着,乃菩萨种性人,受到弥勒菩萨的启发,就直入大乘。而世亲因遍学小乘十八部教义,虽妙解小乘,但不信大乘。起初抨击大乘佛教,认为大乘非佛所说。哥哥无着菩萨当时专事讲经说法,宣扬大乘。他眼看弟弟的作为,耳闻弟弟的成就,很佩服弟弟的才干,但是对他当时不信大乘很感遗憾。他担心自己身故之后,弟弟可能会造论毁谤大乘,成就谤法恶业,到那时就无救了!而以世亲之辩才,大乘学子将无人能战胜他,因此想在生前就能说服他回归大乘。
哥哥就推说病危,派人去请弟弟火速回来,欲会见最后一面。世亲闻知兄长病笃,日夜兼程赶回本国。当时无着派遣门人前往迎候,半途在一寺院中相遇,晚上并于该寺院过夜,无着弟子就在世亲房间窗户外休息。到了午夜时分过后,无着弟子在窗户外诵起《十地经》来。世亲听后,大生感悟。大乘甚深微妙法,乃前所未闻者。当下深自咎责,追悔过往诽谤大乘的行为。
世亲回来后,出乎意料之外,只见兄长精神甚好,正在讲堂上为大众说法。世亲于是在窗外听一会儿兄长无着讲经。无着讲的是《瑜伽师地论》,世亲没有听过。他细心谛听,越听越觉大乘佛法实在太胜妙了,其义理完全没有脱离佛陀精神。大乘的不少「般若妙义」是自己在过去所没有听过的,当下已感到自己确实对大乘存有偏见了。
世亲初学大乘法味,正合心意。 于是天天出席讲堂,听兄讲解大乘。遇有不明的地方,晚上再请兄长开示。世亲是绝顶聪明之人,深得法味后,越听越领悟,不等哥哥讲完,已经回小向大,成为大乘佛法的忠实信徒了。
有一天,他很悔恨地对哥哥说:「哥哥!怪我过去太固执己见,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思虑也不够深细,以致未曾认真深入研究大乘教义,又多次身口意行毁谤了大乘。我的罪孽深重,不能赦免!我的罪是由舌头的谤法所造的,我愿割去舌头来赎我的罪。」无着菩萨说:「兄弟!你错了!即使你自己割掉一千个、一万个舌头也毫无用处!你既然已知毁谤大乘之罪业是由舌头所造,而今你认错了,心生忏悔,你难道不会仍用你的舌头,去努力地宣扬大乘佛法吗?」世亲听从兄长之教诲,不再想断舌。次日谒见无着菩萨,受学大乘教法。于是精心研学,深刻思考、撰写大乘论著,解释《华严、涅盘、法华、般若、维摩、胜鬘》等诸大乘经典。
世亲菩萨的著述,文义精妙,凡有见闻者,无不信求。无论印度或边远地方的大小乘学人,悉以世亲所造之论作为学习的模板。异邦的外道论师,闻世亲之名,莫不畏服。世亲菩萨的著作甚多,赢得千部论主(即小乘五百部,大乘五百部)之美称。
自此,世亲菩萨便成了弘扬大乘佛法的杰出继承人。他的著作比无着菩萨更丰富,包括:《金刚经论释》、《习定论释》、《十地经论》、《唯识论》、《法华经释》、《俱舍论》、《辨中边论》、《摄大乘论释》、《佛性论》及《大乘成业论》等巨着,对后世大乘佛法的弘传,起了极大的作用。
3. 中国四大译经師之介紹
http://hi.baidu.com/%C6%BD%B2%A8%D4%B6/blog/item/b53f0413d8fcff56f919b85c.html
中国佛教史上有很多有名的译经家。其中最著名的有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号称“四大译经家”。下面逐一简单介绍。
1. 鸠摩罗什(344-413年),后秦时的僧人,出生于西域龟滋国,七岁跟随母亲出家,开始学习小乘佛教,以后遇刹车国大乘名僧,改学大乘,他广阅大小乘经纶,闻名西域各国。前秦建元18年吕光破龟滋,以龟滋王女妻罗什。前秦泰安元年(385)罗什到凉州。后秦弘始三年(401)后秦王姚兴派人迎他到长安(今西安),请他住进西明阁及逍遥园,待以国师之礼,从这以后的八年里,与弟子一起系统的翻译介绍了龙树中观学派的著作,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还有《成实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等。这些经纶后来都成为中国佛教宗派的依据的重要著作。罗什在翻译文体上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使得读起来使人觉得读起来有外来语与汉语调和之美的文体。既充分照顾到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又力求不失梵文原意,翻译态度严肃认真。他所译的经文,特别为中国教徒乐诵,对后来的佛教文学也有影响。
2. 真谛(499——569),是南朝梁、陈时代来华僧人。他本来是西天竺人,中大同元年(546)应梁武帝邀请,来华译经传教。他与弟子共译经卷64部270多卷,其中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大乘瑜家行派的思想。所译《摄大乘论》影响最大,是南朝摄论学派的主要理论依据。
3. 玄奘(602——664),俗称“唐三藏”、“唐僧”。他的西行求法事迹,经过《西游记》的文艺渲染,在我国几乎妇孺皆知。他从贞观三年(629)到十九年(645年)西行求法,从长安到古印度,往返五万里,“所闻所旅,百有三十几国”带回大小乘经律论六百余部。回国后在唐太宗支持下专心译经,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75部,1335卷,其中主要有《大般若经》、《大菩萨藏经》《称赞净土经》《伽瑜师地论》《大陛婆沙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玄奘梵文造诣精深,翻译出来的语句非常精确。在他的主持下纠正了旧译的很多错误,后人通常称玄奘直译的经文为“新译”。
4. 不空(705——774年)。是唐代密宗的创始人之一,本是狮子国人。后随师来华,因他有很强的政治活动能力,逐渐获得唐王的信任,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被受朝野倾心崇奉。译有《仁王护国经》、《金刚顶经》等大乘及密教经典77部,1200多卷。
关于“四大译经家”还有另一说法,就是以义净取得不空。义净(635——713),唐代僧人。他在唐高宗咸亨二年有海路前往印度求法,历时二十多年,游历了30余国,再正圣元年回国,带回梵本经、律论约四百部,后一直从事译经。先后译出《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孔雀咒王经》《法华论》等经律论共61部,239卷。
4. 「一身六足論」內容各各為何?
ReplyDelete小乘佛教說一切有部的基本典籍常被稱為“一身六足”。 “一身”指迦多衍尼子所著的《發智論》(異譯《八犍度論》)。 “六足”指《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識身足論》、《界身足論》和《品類足論》。
上座部自佛滅後至三百年初,有迦多衍尼子者,首宏論藏,以經律為次,並造發智論,說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皆有實體,但不信大天五事,於是另成一派,名說一切有部。發智論與集異門足等六論合稱為七論,又六論之義門少,故以足譬喻之,稱為足論;發智論文義具足,故以身譬喻之,稱為身論。七論為說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論。
*《發智論》。 印度迦多衍尼子著。 玄奘譯。 於顯慶二至五年(西元657-660)於長安大內順賢閣始譯,坊州玉華寺譯畢,收於大正藏編號1544,第26冊。屬毘曇部,全二十卷。
本論以說一切有部學說為基本內容,兼論當時部派佛教間爭論之各類問題。共立八蘊,分為四十四品,也就是分別八蘊四十四納息。它的文字很簡潔,是非常複雜但有甚深意義的法相論集。第一雜蘊相當於全論的序篇:
(1)首先從凡夫身中的最上清淨品的世第一法論開始,論述其所對的雜染品之諸惡見(世第一法納息)。
(2)若言何者能了知此等淨染二品,是由於因無我智之故,而說第二智
納息。
(3)此無我智由覺了緣起所生,故於第三補特伽羅納息論述十二支緣起。
(4)此緣起的覺由愛與敬所起,故說第四愛敬納息。
(5)如是愛敬由慚愧所生,故於第五無慚納息的名下,對比論述無慚愧和慚愧等。
(6)慚愧是由理解法相而得,故說第六相納息。
(7)此法相的了解,由捨無意義的苦行修習有意義的行法,故說第七義納息。
(8)又此不外乎正思惟與正思,故敍述第八思納息。以上第一蘊終了。
其次,如雜蘊所說了覺諸法而為明淨是由於一切煩惱斷故。在第二結蘊之中,論究其自性等和結斷的細相,又此結斷不外乎由諸智所證,故說第三智蘊。而此斷結的諸智是無業障之補特伽羅能生起,故於第四業蘊闡明業的種種相,以及業障的除滅。
復次,此等諸業大部份是依止於大種所生,故於第五大種蘊之中論大種和造色,其造色中以眼等二十二根為最勝。在第六中說根蘊,諸根成為清淨是依禪定力而得,故於第七論述定蘊,然而假使定也可以由邪見等所生起,那反而會引生諸惡見趣,於此為了使能夠得到正確的見識在最後說蘊。不用說,如是蘊名是以其蘊中的主要論題而立名,其中亦不免相互交雜。
*《集異門足論》。 舍利弗著。 玄奘譯。 20卷。 有部分藏譯。 巴米揚(舊譯梵衍那)曾有梵本殘篇出土。 該論主要註釋《長阿含經》中所屬《眾集經》的內容,解說《眾集經》中各種佛教術語,因此是說一切有部阿含經的延伸,論藏從經藏中開始分離出來的最初形態。 此論的出現,促使說一切有部逐漸成為單獨的部派。
*《法蘊足論》。 大目犍連著。 玄奘譯。 12卷。 梵本已佚,但有殘篇出土。 此論選取阿含經中的22種主要說教逐一加以解釋,每種說教的解釋單獨成篇。 例如雜事品註解了有部所傳阿含經中列舉的七十八種煩惱;根品註解了二十二根。 此論與南傳上座部的《分別論》有共通之處。
*《施設足論》。 大迦多衍那著。 法護等譯。 7卷。 藏譯名《因假名》或《因施設》。 此論祖述《長阿含經》中所屬《世起經》的思想,對阿毘達磨的宇宙觀、世界觀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分析,是說一切有部中期出現的論著。
*《識身足論》。 提婆設摩著。 玄奘譯。 10卷。 主要內容是對人們心識活動的分析,與上座部的《界論》相通。
*《界身足論》。 世友著。 玄奘譯。 3卷。 主要內容是對心和心作用的分析,是說一切有部的理論基礎,與上座部的《發趣論》相通。
*《品類足論》。 世友著。 玄奘譯。 18卷。 另有南朝宋求那跋陀羅的譯本《眾事分阿毘曇論》,12卷。 學術界一般認為此書並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各種作品的匯集,論中提到的“五位”、“九十八隨眠”等是有部獨特的理論。 有人認為此書出現的《大毘婆沙論》編集以後,大概在160~320年之間修訂。
六足論是說一切有部初期和中期出現的論書,通過這些著作,該部開始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觀、宇宙觀和修持論,從而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
Source:
《阿毗達摩發智論》釋果熙撰
http://210.60.55.53/%E7%8E%84%E5%A5%98%E8%AD%AF%E7%B6%93%E8%A7%A3%E9%A1%8C/59%E3%80%8A%E9%98%BF%E6%AF%97%E9%81%94%E6%91%A9%E7%99%BC%E6%99%BA%E8%AB%96%E3%80%8B20%E5%8D%B7.doc.
六足論
http://www.hudong.com/wiki/%E5%85%AD%E8%B6%B3%E8%AE%BA
「一身六足論」
ReplyDelete小乘佛教說一切有部的六部論書的統稱。該部基本典籍常被稱為“一身六足”。“一身”指迦多衍尼子所著的《發智論》(異譯《八犍度論》)。“六足”指《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識身足論》、《界身足論》和《品類足論》。
①《集異門足論》。舍利弗著。玄奘譯。20卷。有部分藏譯。巴米揚(舊譯梵衍那)曾有梵本殘篇出土。該論主要注釋《長阿含經》中所屬《眾集經》的內容,解說《眾集經》中各種佛教術語,因此是說一切有部阿含經的延伸,論藏從經藏中開始分離出來的最初形態。此論的出現,促使說一切有部逐漸成為單獨的部派。
②《法蘊足論》。大目犍連著。玄奘譯。12卷。梵本已佚,但有殘篇出土。此論選取阿含經中的22種主要說教逐一加以解釋,每種說教的解釋單獨成篇。例如雜事品注解了有部所傳阿含經中列舉的七十八種煩惱﹔根品注解了二十二根。此論與南傳上座部的《分別論》有共通之處。
③《施設足論》。大迦多衍那著。法護等譯。7卷。藏譯名《因假名》或《因施設》。此論祖述《長阿含經》中所屬《世起經》的思想,對阿毗達磨的宇宙觀、世界觀進行了詳細的論証分析,是說一切有部中期出現的論著。
④《識身足論》。提婆設摩著。玄奘譯。10卷。主要內容是對人們心識活動的分析,與上座部的《界論》相通。
⑤《界身足論》。世友著。玄奘譯。3卷。主要內容是對心和心作用的分析,是說一切有部的理論基礎,與上座部的《發趣論》相通。
⑥《品類足論》。世友著。玄奘譯。18卷。另有南朝宋求那跋陀羅的譯本《眾事分阿毗曇論》,12卷。學術界一般認為此書並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各種作品的匯集,論中提到的“五位”、“九十八隨眠”等是有部獨特的理論。有人認為此書出現在《大毗婆沙論》編集以后,大概在160∼320年之間修訂。
六足論是說一切有部初期和中期出現的論書,通過這些著作,該部開始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觀、宇宙觀和修持論,從而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
中國佛經四大翻譯家一說是: 玄奘與鳩摩羅什、真諦和不空等人, 令一說法是:真諦、鳩摩羅什、玄奘、義淨。
ReplyDelete鳩摩羅什(344~413,一說350~409),龜茲國人,祖籍印度。自幼敏慧,七歲隨著母親一同出家。東晉時,來到中國,從事譯經。由於譯文非常簡潔流暢,義理詮釋無礙,故深受眾人的喜愛,而廣為流傳,對於中國佛教的發展,影響深遠。
當師在母胎時,其母不論記憶或理解力,都倍增於從前,甚至能無師自通印度語,有位阿羅漢說:「這種現象,必定是懷有智慧的孩子,舍利弗在母胎時,其母智慧倍常,正是前例。」等到師出生時,其母便忘記了印度語。
九歲時,隨著母親到了罽賓國,依止槃頭達多法師學“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共四百萬言。十二歲,師隨著母親到月氏北山,有位阿羅漢見到師,驚異地對其母言:「當守護此小沙彌,如能到三十五歲而不犯戒,則將會大興佛法,度眾無數。」
師的名聲不僅遠播西域,也東傳至中國。前秦苻堅久仰師名,遂派將軍呂光率領七萬大軍,攻打龜茲,呂光擄獲師後,率軍回至涼州,聞苻堅已被姚萇殺害,遂自立為帝,國號涼。姚萇殺死苻堅建立後秦,擁有關中之地,誠心請師至後秦,然呂氏諸君因師之智謀出眾,恐怕為姚秦所用,不許師至關中,至姚興繼位,又派遣特使禮請師,依然徒勞無功。西元四○一年,姚興派兵攻打涼國迫使歸降,師才能前往關中,此時,師已五十八歲了。
師抵達長安,姚興萬分喜悅,以國師之禮對待,並恭請師到西明閣和逍遙園翻譯佛經。佛法傳來中國,從東漢明帝,但所譯出的經典文筆多不流暢,與梵本有所差距。由於師羈留涼國十七年,對於中土民情已熟悉,在語言文字上能運用自如,加上師本博學多聞,兼具文學素養,因此,在翻譯經典上,文字更順暢,義理更圓通。
師譯出的經典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般若經”、“法華經”、“大智度論”、“維摩經”、“成實論”、“阿彌陀經”、“坐禪三昧經”、“彌勒成佛經”、“梵網經”、“十誦律”等共三十五部、二九四卷,一說七十四部、三八四卷。“中論”、“ 百論”、“十二門論”,被尊為三論宗之祖。三論再加上“大智度論”,而成為四論學派。
姚興常對師說:「大師聰明穎悟,天下無雙,一旦逝世,怎麼能無有後繼者?」遂逼迫師接受十名女子。師為了譯經大業,只得忍辱。自此之後,師不住在僧房,另外遷往他處。每逢講經說法,師常語重心長地說:「如污泥中所生之蓮華,但採蓮花,勿取污泥。」然有人對師生起輕慢心,也妄想仿效,師集合大眾於盛滿鐵針的鉢前,面色凝然曰:「各位如能學我將這一鉢的針呑下,就可以學我的行為;否則,大家各自修行辦道,謹守戒律,切莫再生妄想!」師把那滿鉢的針吞下,宛如吃飯般輕鬆。大眾見這稀有的示現,感到非常慚愧。
師圓寂前向僧眾告別言:「因佛法之故,得與大家相聚,然我尚未盡到此心,卻將離去,著實令人悲傷!我才疏學淺,謬充傳譯,所譯經論凡三百餘卷,只有“十誦律”一部未及刪削,存其原本,肯定不會有什麼差錯。但願所譯經典能流傳後世,而得弘揚、流通。我今在大家面前發誠實誓願:『如果我所傳譯的經典沒有錯誤,願我身體火化之後,舌頭不會焦爛。』」當飛灰煙滅,師的身體都燒化了,只有舌頭依然如生。
http://www.chiefsun.org.tw/tw/6_magzine/5_detail.php?Id=54
真諦(西元499 ~569年),西印度優禪尼國人,由於師的譯經事業,為中國開啟了攝論宗和俱舍宗,也為唯識學揭開研究的緒端。
師天資敏銳,深得大乘佛法的法義。師以弘揚佛法為本懷,乘船南遊,來到扶南國(高棉)。梁武帝大同年間,派張氾等人護送扶南國的使者返國,並訪求名德高僧、大乘諸論、“雜華經”等。沿途停留,歷時二年,才到達京都南京。
不久卻發生侯景之亂。師的譯經大願,受到挫折,於是向東去了浙江富陽縣,縣令陸元哲崇信佛教,召集優秀的沙門寶瓊等二十餘人,開始翻譯“十七地論”,因國難當前,於是譯經又中途夭折。
在這一段動盪不安的歲月裡,師棲無定所,卻仍隨緣翻譯經典和宣說佛法,甚至撰述疏文解釋經論法義。師在中國翻譯不少經論,但不如他所預期的理想,不禁慨歎弘法非時,於是準備去斯里蘭卡。然而僧俗二眾虔誠挽留,師乃重新修訂原先所翻經論。
陳文帝天嘉二年,師飄泊異鄉的心情,更增悲切,於是乘小船到梁安郡準備返回印度。學徒聞訊而來,懇請留下,於是暫且住在海邊,伺機西返。天嘉三年九月,師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後,毅然搭船西航,不料海上吹起狂風,把船吹回廣州。師深刻體驗到業緣所繫,於是斷絕西歸的念頭,決心留在中土弘法利生。
天嘉四年,師應慧愷等人之請,翻譯“廣義法門經”、〝唯識論〞等,僧宗、法准等遙聞師新譯經典,於是跋山涉水,不遠千里,來向師請益。師十分欣悅,乃為他們翻譯〝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等。翌年,又譯講〝俱舍論〞。天嘉七年,師重新整治〝俱舍論〞譯文,再一次闡述法義。陳廢帝光大元年,重治〝俱舍論〞終於完成,師又講〝攝大乘論〞一遍,翌年,翻譯〝律二十二明了論〞。
師於梁武帝大同十二年來中國,共二十三年。攜來二百四十夾梵文經典,全部譯成將高達二萬多巻;師所翻譯的經論記傳,共有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卻只是所携來梵文經典的數夾而已。師雖廣譯眾經,卻偏宗於〝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故有攝論宗開祖之譽。
http://www.chiefsun.org.tw/tw/6_magzine/5_detail.php?Id=51
玄奘為我國傑出的譯經家,世稱唐三藏,意指他精於經、律、論三藏,熟知所有佛教聖典。貞觀三年(A.D.629),玄奘大師因佛教界眾師對經論的看法不一,異說紛紜,而懷疑難解,於是誓遊天竺問惑辨疑。
貞觀五年,玄奘大師留學那爛陀寺,入戒賢論師門下,習《瑜伽師地論》等。貞觀十年,又遊學印度各國數年,再回到那爛陀寺,依戒賢論師之命講《攝大乘論》。當時,師子光以《中論》、《百論》駁斥唯識,玄奘大師融合中觀、瑜伽二宗作《會宗論》(已佚)三千頌破斥之;後又製《破惡見論》一千六百頌破斥南印度小乘正量部論師般若鞠多的《破大乘論》,因而名震天竺。戒日王曾以玄奘為論主,舉辦「曲女城辯論大會」。玄奘大師提出論文《真唯識量頌》,稱揚大乘,懸掛於會場門外,經十八日,大、小乘僧及婆羅門等七千餘人竟無人發論問難。戒日王更加崇重,五印度十八國國王也歸依為弟子。
貞觀十九年玄奘大師回到長安,帶回佛像及佛舍利一五○粒,佛經梵文原典五二○夾六五七部。唐太宗曾兩度勸他棄道還俗、輔佐朝政,玄奘大師均以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法」推辭。
玄奘大師於長安弘福寺成立譯場,譯經十九年,共譯出經論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主要有:《大般若經》六百卷、《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毘婆沙論》二百卷、《俱舍論》、《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等。
義淨(635年-713年)。俗姓張,字文明,唐代齊州人。幼年出家,慕法顯、玄奘等西去天竺求法壯舉,十五歲即萌生西逰的念頭,三十五歲方始成行。尤精於佛律,並蓄習攝論宗、唯識宗、俱舍宗各派理論,對大乘教義情有獨鍾。為了求經弘法和瞻禮佛蹟,取道南海赴天竺。
義淨的《南海寄歸內法傳》、《重歸南海傳》記述了義淨在印度和南海二十五年的豐富見聞,提供了宗教歷史、社會、經濟生活、文化發展等各方面的翔實資料。並反映出自唐高宗以後,中印海路交通漸趣發達的事實。與他同行的僧人取陸路,捨傳統的新疆、中亞信道,改采新開發的「西藏──尼泊爾道」。實反映唐初以後中印交通發展的新趨勢及新情況。
義淨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除記述南海求法高僧事蹟外,兼有經濟、風俗及航程的記載,實為當時及後來研究南洋諸國的重要記載,也曾引起國人對南海等地的認識及旅遊、經商的興趣,更是後世史家研究唐代國際交通的重要資料來源。
于佛教史方面,義淨除編寫上述著作外,更編有《梵語千字文》,以幫助中國僧人學習梵文,使得更多僧人按照他對陸路、海路的記述,前往印度求取佛經,豐富漢地的經藏,提高中國僧人的佛學水平。
義淨一生,有志求法,不惜循海路赴印,求取經律之餘,並開拓了中國與印度及南海一帶的海路交通。而他的譯經及著述,對後世的影響甚大。故後人往往將他與法顯及玄奘二人並列,視為開拓中外交通的關鍵人物。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9%89%E5%87%80&variant=zh-hant
不空(梵語:Amoghavajra,705年-774年),意譯為不空金剛,漢傳密宗的祖師,開元三大士之一,漢傳佛教的四大譯師之一。
不空是南天竺師子國人,自幼聰穎異常,十四歲時依止金剛智。跟隨金剛智來到洛陽。由於不空才華出眾,通曉多種語言,金剛智譯經時,常請不空作譯語,協助翻譯。
741年(開元二十九年),唐玄宗准許金剛智返回天竺。不空非常勤奮,"經餘三歲,寢食無安",將各種儀軌、造像、壇法,都學得很精通。通過到天竺各地遊歷,搜集了許多經論梵本。
帶着獅子國王的國書以及各種法寶,不空回到了大唐首都長安,奉敕暫住鴻臚寺。不久入宮為唐玄宗灌頂。後移居淨影寺,進行翻譯、傳法等。因祈雨止風有神效,唐玄宗贈號"智藏"。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第二年長安陷落,唐肅宗在靈武登基。唐肅宗還都,不空奏表祝賀。上表奏請搜求梵本,以備翻譯,得到敕許。 7唐代宗授特進試鴻臚卿,號大廣智三藏。
不空自開元到大曆,翻譯經法,計一百二十余卷。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D%E7%A9%BA&variant=zh-hant
5. 俱舍論的註解,今日能見到的有那些?
ReplyDelete世親的『俱舍論』,引起了極度的震動。教界權威的毘婆沙義,是從來沒有受過這樣有體系的強力攻難的。於是眾賢出來,造『順正理論』,「救毘婆沙,破俱舍論」。
眾賢是迦溼彌羅悟入的弟子,精通毘婆沙義。以十二年的時間,造『順正理論』。眾賢造論的本意,有破斥『俱舍論』,重申毘婆沙義的自信與決心,而被傳說為『俱舍雹論』的。
眾賢所造的論,有二部:一、『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玄奘於永徽四、五年譯出。依『俱舍論頌』而次第廣釋,凡不合毘婆沙正義的,一一加以評正。『俱舍論』依經部義而破毘婆沙的,一一為之辯護。針對『俱舍論』而造,被稱為『俱舍雹論』的,就是這一部論。二、『阿毘達磨俱舍顯宗論』,玄奘於永徽二、三年譯出『順正理論』,是依『俱舍論頌』的,僅改第二「分別根品」名為「辯差別品」。『顯宗論』雖也是解釋『俱舍論』,凡不合毘婆沙義的頌文,就刪了改了(並不多)。內容大體為節出『順正理論』顯正義的部分。
http://210.60.55.53/%E7%8E%84%E5%A5%98%E8%AD%AF%E7%B6%93%E8%A7%A3%E9%A1%8C/49%E3%80%8A%E9%98%BF%E6%AF%98%E9%81%94%E7%A3%A8%E9%A0%86%E6%AD%A3%E7%90%86%E8%AB%96%E3%80%8B80%E5%8D%B7.doc
http://www.buddhism.com.cn/zpyl/hanchuan/%BE%E3%C9%E1%D1%A7%C5%C9.htm
ReplyDelete世親造《俱舍論》。弟子中傳他俱舍之學的,首推安慧,著有《俱舍論實義疏》(漢譯殘本5卷)等,這是印土最初的俱舍師。此外注釋此論的,有德慧、世友、稱友、滿增、陳那等。真諦於陳天嘉五年(564)正月,在廣州傳譯此論,同時作詳細講解,弟子記錄成為“義疏”53卷。天嘉七年二月,又應請重譯並再講。光大元年(567)十二月完畢,前后皆慧愷筆受,這就是現行的《阿毗達磨俱舍釋論》22卷,通稱舊論。真諦弟子中弘傳《俱舍》之學的,有慧愷、智敫及法泰等,而以慧愷為最。
而玄奘門下的新舊兩系學者神泰、普光和法寶等對於《俱舍論》譯出后,神泰作《俱舍論疏》(簡稱《泰疏》)、普光作《俱舍論記》(簡稱《光記》)、法寶作《俱舍論疏》(簡稱《寶疏》),各30卷,也稱俱舍三大家,替代了真諦、慧愷、道岳的舊系統,舊俱舍疏因而失傳。但后來《泰疏》殘缺,《光記》、《寶疏》並行,世稱俱舍二大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