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十宗綱要」課程。以下是第一課的補充資料及習題,請學員發心。可以直接用 comment 回應,或 email.
-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找出這一段經文。
- 「天上人間所應度者,皆已度訖。其未度者,悉皆已作得度因緣。」這句話從那一部經而來?
- 簡述五百羅漢於七葉窟結集經典的故事(五分鐘以內)。
- 四次經典結集,各在何處?列出其舊名稱及現今印度所在地。
- 除了中國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位尊者還翻譯了什麼經典?(可參考中台網站上「中台山月刊」第56期)
- 佛法中「三武一宗」的四次法難,各為那幾位皇帝主導?時間是公元幾年?
- 「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出自那一部經?
- 道信禪師言:「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是四祖對那一位法師的開示?找出這則公案。
- 佛陀在世並無宗派之分,為何後來的佛教衍生出這麼多不同的宗派?
1.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ReplyDelete『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2.『天上人間所應度者,皆已度訖。其未度者,悉皆已作得度因緣。』這句話從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亦名佛遺教經) 而來
7.「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出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
「歸元性無二 方便有多門」p.278
8. 牛頭山法融師
ReplyDelete牛頭山法融禪師,在幽棲寺北岩石室住靜,修行好,有百鳥銜花之異。唐貞觀中,四祖遙視此山氣象,知有異人,乃躬自尋訪,問寺僧人曰:「此間有道人否?」僧曰:「出家兒哪個不是道人!」祖曰:「阿哪個是道人?」僧無對。別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許,有一懶融,見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麼?」祖遂入山,見師端坐自若,曾無所顧,祖問曰:「在此作什麼?」師曰:「觀心。」祖曰:「觀是何人,心是何物?」師無對,便起作禮,曰:「大德高棲何所?」祖曰:「貧道不決所止,或東或西。」師曰:「還識道信禪師否?」祖曰:「何以問他?」師曰:「向德滋久,冀一禮偈!」祖曰:「道信禪師,貧道是也!」師曰:「因何降此?」祖曰:「特來相訪,莫更有宴息之處否?」師指後面曰:「別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惟見虎狼之類,祖乃舉兩手作怖勢。師曰:「猶有這個在!」祖曰:「這個是什麼?」師無語。過一回,祖卻於師宴坐石上書一「佛」字,師睹之驚然。祖曰:「猶有這個在!」師未曉,乃稽首請說真要。祖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本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缺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師曰:「心即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師曰:「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心時,如何對治?」祖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吾受璨大師頓教法門,今付於汝,汝今諦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後當有五人達者紹汝玄化。」牛頭未見四祖時,百鳥銜花供養,見四祖後百鳥不來,這是什麼道理呢?佛法不可思議境界,天人散花無路,鬼神尋跡無門,有則生死未了,但無又不是,枯木岩前睡覺,一不如法,工夫便白費了。
4. 佛教歷史上四次佛經的大結集:
ReplyDeletea. 第一次約於西元前四八六年,由摩訶迦葉主持於王舍城進行,重要經點為四部《阿含經》和《八十誦律》;王舍城(Rajgir)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為釋迦牟尼修行的地方。王舍城不僅是佛教聖地,也是耆那教聖地。王舍城從前是摩揭陀國的國都。王舍城分為舊城和新城兩部分。舊城焚毀後,國王阿闍世(Ajatsatru未生怨王)新建了的豪華的宮殿,所以意譯為王舍城(house of the king)。後來阿闍世遷都波吒厘城(Pataliputra)後,王舍城逐漸荒廢。現在只是一個小城。王舍城位於位於印度比哈爾邦 (Bihar) 的巴特那 (Patna) 地區。
b. 第二次約於西元前三七六年,由耶舍長老主持於毗舍離城進行,以誦律為主要出品;毗舍離(Vaishali),又譯為毘舍離、吠舍離,意為廣嚴,位於今天印度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的北邊。為釋迦牟尼時代著名的大城市,佛陀在此城預言自己即將入滅。著名的維摩詰居士就是居住在這個地方。在佛陀滅度後百年,在此城中,耶舍比丘召集了七百名上座部長老,進行了第二次經典結集(又稱七百集結、毗舍離集結),造成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開始了佛教部派佛教時期。
c. 第三次約於西元前一百年,由目犍子帝須主持於華氏城進行,重新整理法藏和律藏;華氏城為古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公元前321公元前185年)的都城。在恆河下游,約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拉附近。是古印度最大城市。據古史籍記載,華氏城長約15公裡,寬約2.8公裡,城周圍環有寬闊壕溝,護城牆有570座城樓和64座城門。皇宮花園養著孔雀,綠樹成蔭。公元四世紀后,又曾為笈多王朝都城。七世紀唐代玄奘旅居印度時,華氏城已荒蕪。
d. 第四次約於西元後一百年,由世有主持在迦濕彌羅進行,經、律、論及《大毗婆娑論》等各十萬誦。迦濕彌羅,今作喀什米爾, 梵名 Kasmira。又作迦葉彌羅國、箇失蜜國。位於西北印度,犍陀羅地方之東北、喜馬拉雅山山麓之古國,即我國漢朝時所稱之罽賓。建國於西元前二千四百年頃,經四十七代,阿育王即位。阿育王虔信佛教,建立無數窣堵波及支提,此係王統史所載與佛教有關之最早記事。
5. 「中台山月刊」迦葉摩騰尊者當時,因為佛法初傳於中土,一般人未能深信,所以仍蘊藏其妙解玄義,不多做其他經典的宣述,僅撮取諸經之要而翻譯之,用以化導當時民眾,後於洛陽圓寂。竺法蘭尊者,亦是中印度人,能背誦經論數萬章,為印度諸佛學者的老師,到達洛陽不久,便通達漢語。迦葉摩騰尊者圓寂後,竺法蘭尊者,又翻譯出《十地斷結經》、《佛本生經》、《佛本行經》、《法海藏經》等經典,很可惜後來這四部翻譯出的經典,受到戰亂影響而失傳了。
6. 中國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是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五代後周世宗。他們下令毀滅佛法事件,使佛教受到很大災難,被稱為「法難」。
第一次法難。發生於北魏太武帝,因聽信崔浩與道士寇謙之的讒言,於太平真君七年(四四六年)下詔滅佛,盡誅長安地區沙門,焚經書、破佛像。等太武帝世,文成帝(四五二年)即位後,才頒詔停止滅佛。
第二次法難是北周武帝,信納衛元嵩的建議,於(五七四年)下令禁佛道二教,逼迫沙門與道士還俗,毀壞所有佛經佛像。於(五七七年)滅北齊,並進行滅令。隔年武帝崩世,宣帝即位才停止二教的迫害。
第三次法難是唐武帝崇信道教,得道士趙歸真、劉元靜等相助,於會昌五年(八 四五年)下敕廢佛,除極少官寺外,其餘寺院皆毀,共計毀寺四萬四千六百所,僧尼強令歸俗二十六萬五百人。沒收銅佛、鐘、磬,改鑄為錢幣或農具。過二年武帝逝世,唐宣宗即位,便恢復佛教。
第四次法難是五代周世宗,於九五五年下詔,嚴禁私自出家,非朝廷許可寺院須廢去,共廢寺三三三六所。各種佛經書焚滅,毀銅像用以鑄錢幣。
8. 四祖道信大師對牛頭山法融禪師的開示。
6. 「三武一宗」的四次法難:
ReplyDelete中國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是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五代後周世宗。他們下令毀滅佛法事件,使佛教受到很大災難,被稱為「法難」。
第一次法難。發生於北魏太武帝,因聽信崔浩與道士寇謙之的讒言,於太平真君七年(四四六年)下詔滅佛,盡誅長安地區沙門,焚經書、破佛像。等太武帝世,文成帝(四五二年)即位後,才頒詔停止滅佛。
第二次法難是北周武帝,信納衛元嵩的建議,於(五七四年)下令禁佛道二教,逼迫沙門與道士還俗,毀壞所有佛經佛像。於(五七七年)滅北齊,並進行滅令。隔年武帝崩世,宣帝即位才停止二教的迫害。
第三次法難是唐武帝崇信道教,得道士趙歸真、劉元靜等相助,於會昌五年(八 四五年)下敕廢佛,除極少官寺外,其餘寺院皆毀,共計毀寺四萬四千六百所,僧尼強令歸俗二十六萬五百人。沒收銅佛、鐘、磬,改鑄為錢幣或農具。過二年武帝逝世,唐宣宗即位,便恢復佛教。
第四次法難是五代周世宗,於九五五年下詔,嚴禁私自出家,非朝廷許可寺院須廢去,共廢寺三三三六所。各種佛經書焚滅,毀銅像用以鑄錢幣。
5. 節自中臺月刊第五十六期:"...迦葉摩騰尊者當時,因為佛法初傳於中土,一般人未能深信,所以仍蘊藏其妙解玄義,不多做其他經典的宣述,僅撮取諸經之要而翻譯之,用以化導當時民眾,後於洛陽圓寂。竺法蘭尊者,亦是中印度人,能背誦經論數萬章,為印度諸佛學者的老師,到達洛陽不久,便通達漢語。迦葉摩騰尊者圓寂後,竺法蘭尊者,又翻譯出《十地斷結經》、《佛本生經》、《佛本行經》、《法海藏經》等經典,很可惜後來這四部翻譯出的經典,受到戰亂影響而失傳了。...
ReplyDelete5. 除了中國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位尊者還翻譯了什麼經典?
ReplyDelete十地斷結經、佛本生經、佛本行經、法海藏經
很可惜後來這四部翻譯出的經典,受到戰亂影響而失傳了。
Source: 「中台山月刊」第56期
4. 四次經典結集,各在何處?列出其舊名稱及現今印度所在地。
ReplyDelete․第一次結集
於王舍城郊外的七葉窟內進行結集。
王舍城現在稱為拉查吉爾(Rajgir),為中印度大國摩揭陀國都城(約現今菩提伽耶東北方九十公里處)
․第二次結集
在毘舍離(Vaishali)。毘舍離(Vaishali),又譯為毘舍離、吠舍離,意為廣嚴,位於今天印度 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的北邊。為釋迦牟尼時代著名的大城市,佛陀在此城預言自己即將入滅。著名的維摩詰居士就是居住在這個地方。
․第三次結集
於華氏城,即“華子城”。《佛國記》作巴連弗邑,《大唐西域記》作波吒厘子。古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公元前321-公元前185年)的都城。在恒河下游,約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拉附近。是古印度最大城市。據古史籍記載,華氏城長約15公里,寬約2.8公里,城周圍環有寬闊壕溝,護城牆有570座城樓和64座城門。皇宮花園養著孔雀,綠樹成蔭。公元四世紀後,又曾為笈多王朝都城。七世紀唐代玄奘旅居印度時,華氏城已荒蕪。
․第四次結集
在迦濕彌羅 (梵Kasmira ),又作羯濕弭羅國、迦葉彌羅國、個失蜜國。位於西北印度犍陀羅地方的東北、喜馬拉雅山山麓的古國。約為現在的喀什米爾地區。我國漢朝時稱為罽賓,在魏晉南北朝時代稱為迦濕彌羅,到隋唐時代改稱為迦畢試。
9. 佛陀在世並無宗派之分,為何後來的佛教衍生出這麼多不同的宗派?
ReplyDelete佛門分宗的理由
佛法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所有入世出世一切諸法,皆在其範圍之內。揚眉瞬目,擔水劈柴,是極尋常的世法,然而若欲研究:何以有眉目水柴?何以會揚瞬擔劈?則非深入經藏,窮法相唯識之學,必不能提出一個所以然的圓滿答案。因此大至整個宇宙,小至一粒微塵,其性其相,其體其用,若不把佛法來說明,就永遠成為啞謎。
佛法傳到中國後,就分出許多宗來,倘若研究分宗的理由:第一、三藏教義,卷帙太多,不分門就艱於研讀。第二、法法各異,有時其性質還極端相反,合之則兩俱不成,分之則各顯其用。第三、眾生根器不等,若欲對治習氣,勢須對症下藥,症既多端,則藥需分類。第四、為使系統清晰,便於傳承故,不得不化整為零,避繁求簡。第五、佛法廣大精深,若欲遍學,則壽命精神皆有限,勢必至一無所成,倘若一門深入,則下手及成功皆易。第六、歷代佛門大德,其所修證傳持之法,既各有不同,則其所根據以化導後進者亦異,由是各立門庭,勢所不免。這些皆是佛門分宗的理由。有人以為分宗是佛法的分裂,其實分宗乃是分工合作,譬如醫院裏,雖然分有內科眼耳等多科,然而惟有這樣,才能完成整個醫院的體系和工作。
佛法在印度時代,雖已規模大備,其間亦有類似宗派的傳承,例如無著、世親的宏揚唯識,龍樹、提婆的弘揚三論,迦葉、阿難的弘揚禪法,龍智、善無畏的弘揚密法等,然而皆無顯著的門庭標榜。逮至法雨西來,經過諸善知識,分析歸納的結果,乃先後成立了十三宗。即小乘的俱舍、成實二宗,大乘的律、禪、淨土、華嚴、天臺、法相、三論、真言、地論、涅槃、攝論等十一宗。其後則地論並於華嚴,涅槃並於天臺,攝論並於法相,由是大乘僅餘八宗,合小乘二宗,共為十宗,這便是中土佛法的輪廓。
圓覺經中,威德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這明明道著:佛法非止一門,修行有多方便,那麼,分宗是勢所必然。既然法法皆歸無上菩提,則各宗各派,亦如萬流趣於大海,所謂道並行而不相悖也。
Source: 佛學入門.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http://book.bfnn.org/books/0239.htm)
四次集結
ReplyDelete印度佛教史上曾經有四次集合僧團共同誦出佛經,確定正式經典的情況發生,稱為四次「結集」。
第一次經律集結(五百集結,七葉窟集結)
佛入滅後的三個月,印度 Magadha 的國王 Ajatashatru 舉辦了集會。地點是在王舍城 (Rajagaha) 的七葉窟(Cave of the Seven Leaves)。領導僧侶為大阿羅漢大迦葉尊者(Maha Kassapa )。大迦葉尊者從僧團中選取了五百阿羅漢來重述佛陀所說過的話。 由在佛陀身邊最久的阿難尊者(Ananda)重述經藏 (修多羅藏,Suttas),和持戒第一的優波離尊者(Upali) 重述律藏 (毘尼藏,Vinaya。) 其中分別包括了《阿含經》和《八十誦律》。他們完成了重述之後 ,阿羅漢們便開始檢查字義是否有誤,然後再一起重述並檢查每個字和每個段落。每一位羅漢都如此的念著和檢查著,並將每個字記入腦海中。只有當一段話被所有的羅漢檢查和驗證後,才會被大會採納。這還包括了每段話佛是在哪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和對誰說的等等。
大眾部相傳,因為富樓那尊者來不及參與此次集結,所以另外主持了一次集結,後世稱為窟外集結。窟外集結產生的雜藏部方廣經,即是大乘佛教經典的前身。
第二次經律集結
大約在佛陀去世後百年,佛教發展的格局已經出現變化,形成以波吒利弗城為中心的西方系和以毗舍離城為中心的東方系兩大傳教派系,二者對佛教戒律的態度已有所不同。
根據南傳佛教《島史》的記載印度西部摩偷羅國的上座耶舍(Yasa)比丘,往東方毗舍離城(Valikarama),見當地的跋耆族(Vajjian)比丘,在布薩日(Uposatha)向民眾求施金錢,認為非法,令當地比丘大怒而趕他出城。耶舍比丘Yasa 到了 Ahoganga Hill 找尋大阿羅漢 Sambhuta Sanavasi及其他大德比丘前往東方,跋耆族比丘也動員,與西方比丘辯論戒律。結果有七百人在 Vesali集會。
這一辯論雖因乞錢而起,討論的內容卻包括了十個方面,即是:
1.角鹽淨,東方比丘允許保存食鹽於角器中,以後再用。
2.二指淨,東方比丘在日中後,日影斜出二指之前,仍可進食。
3.他聚落淨,東方比丘允許一餐之後再到別的 地方進餐。
4.住處淨,東方比丘在同一教區之內的,可以不在同一處參加布薩(懺悔)大會。
5.隨意淨,東方比丘作決議時,允許有人缺席,只需缺席者事後承 認決議便可。
6.所習淨,東方比丘可以繼續學習出家前學的知識。
7.生和合淨,東方比丘可飲未經攪拌去脂的牛奶。
8.飲闍樓伽淨,東方比丘可以飲發酵的椰 子汁酒。
9.無緣坐具淨,東方比丘縫製蒲團坐具,不用貼邊,可隨意大小。
10.金銀淨,東方比丘允許接受、積蓄金銀錢財。
會中做出決議,認為東部比丘僧團對於戒律的十種看法是錯誤的(又稱「十事非法」)。此事由耶舍引起,所以上面十事被稱為「耶舍十事」。
而在這個事件後,相傳東方僧團也召集了十萬僧眾,稱為 Mahasangiti (大乘集會),自行集結出經典與戒律。由於他們人數眾多,後世因此稱他們為大眾部。這是佛教僧團分裂的開始,揭開了部派佛教時期的序幕。遂使佛教教團分裂為傾向保守的上座部(Theravada),與傾向進取的大眾部(Mahasanghikas),此名為根本分裂。
「耶舍十事」之爭,反映了部派佛教的分裂過程。若就此事而論,佛教分裂是戒律爭端的產物。但後人研究表明,分裂是印度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在佛教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結果。由於東西雙方經濟發展存在的差異,落後的西方無力為佛教僧侶提供金錢等奢華之物,為了不給社會造成過重的負擔,西方比丘只能恪守佛陀原來的規定。東方不然,這裡是經濟繁榮區,有財力為佛教僧團提供少量的金銀錢財;東方僧侶的生活因之發生相應的變化,是合乎情理的。這是「耶舍十事」之爭產生的原因所在。然而俗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東方比丘在過慣了較為奢侈的生活之後,再讓他們退回到簡樸的生活之中,自然是難以承受的事。 他們不服判決,獨立組成教派,也就很自然了。這卻造成了佛教的第一次公開分裂,使原本統一的佛教四分五裂了。這是南傳佛教中流傳的故事。
第三次經律集結
第二次經律集結100年後,阿輸迦王為防止教派內的異議和混亂,便選拔比丘 1000人,做第三次結集。 佛入滅後的第 234 年,集會是在印度阿育王(Asoka) 國王時代的波吒利弗城(Patiliputta)舉行的。由於阿育王王信奉了佛教 ,許多異教徒被吸引加入了佛教來取得阿育王的支持。雖然他們加入了佛教,但他們仍然堅持著自己的思想,更把他們自己的思想說成是佛陀的思想。 原始佛教的僧侶於是和他們分開了,並拒絕和他們一起參加 Uposatha。於是在 Patiliputta 約有七年沒有 Uposatha。當地佛教內部的異教徒數量已大大超越了正統僧侶的數量,於是 Asoka 便請求正統僧侶們來和異教徒作 Uposatha,但是被正統僧侶們拒絕了。Asoka 為此事感到非常的困擾,於是他送了使者到 Ahoganga Hill 去請阿羅漢 Moggaliputta Tissa 來解除他國內的困境。經過數次的失敗以後,Moggaliputta Tissa 終於默許了,他乘船到 Patiliputta 和 Asoka 會面。根據歷史記載,Asoka 跪在河裡伸出右手以表示他對羅漢的敬仰。阿育王請求了 Moggaliputta Tissa 顯示神通來證明他是位阿羅漢,他同意了並在阿育王面前引起了一次地震。這更增加了阿育王對 Tissa 的信任。
隨著 Moggaliputta Tissa 的建議,阿育王舉辦了第三次的經典集會。經過了阿育王的幫助,60,000 位異教僧侶被逐出了僧團。Moggaliputta Tissa 於是選出了 1,000 位阿羅漢來集成正法。阿羅漢們花了九個月的時間,終於完成經典的集成。在第三次經典集會,Moggaliputta Tissa 撰寫了《論事》(Kathavatthupakarana ,Points of Controversy) 來推翻異教徒們加在佛教裡錯誤的理念和觀念等等 。第三次經典結束後,阿育王便送出傳教士四處去傳播佛教正法。
第四次經律集結
根據玄奘在《大毘婆沙論》二百卷末所附錄的詩,佛滅後四百年在在斯里蘭卡 (Sri Lanka,Tambapanni)迦濕彌羅城,以迦膩色迦王(Vattagamani)為施主,由肋尊者主持(參見《大唐西域記》卷二)召集五百阿羅漢集結三藏,其中論藏部分(對法)便是《大毘婆沙論》。且經典被正確的寫在貝葉上和小心的保存。從這之後,貝葉經傳播和出現在緬甸、泰國、柬埔寨、和寮國等地。
【三武一宗法難】
ReplyDelete指中國佛教史最嚴重的四次法難。三武,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及唐武宗;一宗,指後周世宗。
第一次為魏武法難
北魏是由鮮卑人創國,但各代君主都篤信佛法,(龍門石窟便是由北魏開始建造。)即便是禁滅佛教的太武帝(在位時間西元423~452年),早年也是虔誠的佛教徒。太武帝以武功著稱,西元438年統一北方。太武帝大力推廣在中原地區已經開始流傳的佛教,並且將佛教定為國教,作為統帥漢人,取得民心的一個舉措。那時整個皇親貴族,民間州府、地方百姓將修建寺廟及翻譯出版經書當成是極大的功德。 許多文人和僧侶集中到了北方,對北方漢文化的復興,也起了正面的作用。
佛教中人也因而改變了自東晉以來倡導的“沙門不敬王者”之論,開始說太武帝“明睿好德,乃當今如來“,開始認為「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道安《禪諸詮集都序》),轉為與帝王合作宏法,提出「能弘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禮佛耳」的說法。
但後來建寺廟,供養僧人,成了社會上爭寵揮霍的一個手段。而部分缺乏戒律的僧徒中有破壞社會秩序者,也有聚徒造反者,更有利用災荒之時放高利貸者。其次,僧尼人數急劇增加,但坐擁農田,不事生產,並可避免租稅,又不事征役,國家兵源亦受影響。同時,社會上下大興佛事,也耗社會的資財。凡此種種,對當時的社會都有負面的影響。
另一方面佛教的興起,對本土的道教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太武帝登基不久,北方漢族的領袖崔浩,主張太武帝承「古聖王之正統」,應當“親漢不親胡”,極力排斥西來的佛教。崔浩並引進中國北方天師道的創始人太平真人寇謙之,向皇帝獻上一部道經,以示歸順。太武帝便也開始宣揚道教,並且開壇受命於天,宣揚天師道。不過太武帝是佛道一起推行,並未積極地打擊佛教。
直到西元445年陝西發生“蓋吳亂魏”之事。太武帝出兵長安,討伐蓋吳叛軍。發現在長安的寺廟中藏有兵器、釀酒道具、婦女,和大量的錢財珠寶。太平真君七年(446)三月,太武帝下詔徹底滅佛。堂塔伽藍、佛像經卷全被破壞燒毀,僧尼被迫還俗,編入庶民之中。幸有太武帝太子拓跋晃極力護持佛教,才使部分僧尼、佛像經卷倖免於難。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崔浩任秘書監。閔湛撰寫北魏國史,將北魏建國之前殺戮暴惡之事,巨細皆記載下來。崔浩刻之於石,立於祭天的壇場之上,引起太武帝的憤怒,派人抓起崔浩,囚於車中,指使衛士、路人向崔浩身上小便,最後淩遲處死。
太武帝既殺崔浩,對佛教的態度也逐漸改變了。西元452年,太武帝的孫子文成帝繼位,降詔恢復佛教,佛教終於渡過了法難厄運。
北周武帝罷沙門令還俗
第二次為北周武帝的滅佛,發生於建德三年(574)及建德六年(577)。建德三年發生在北周,建德六年發生在遭北周併吞的北齊。這次滅佛事件發生的主因仍為佛道二教的爭論、國家財政上的問題,以及佛教團體本身的問題。但是第二次的滅佛,並非只滅佛教,道教也遭受被滅的命運。北周武帝之滅佛,固然是由於他愛好中國文化所致,也是由於他不滿佛教僧尼之逃避兵役賦稅所引起。
這次法難與其他三次不同,是先前有文武百官及儒佛道信徒約二千餘人,共論儒佛道三教的優劣,卻沒有達成排佛的立議,即使前後七年間議論達六、七次,仍未得滅佛的結論。其間,在佛教方面,有道安著《二教論》、另有《論十八條》,論佛道的優劣,攻擊道教。甄鸞則奉命研究佛道優劣,著《笑道論》 三卷,論道教的虛妄。其後皇帝又屢次論二教的優劣。終於下詔排斥佛道二教。結果三百萬的僧道被編入軍民,寺觀經像全被破壞,財產亦沒入國庫。奇特的是卻另建通道觀,由僧道中選出沙門道士120人,稱為通道觀學士,在觀中服務。
建德六年,北周併吞北齊之後,也在當地施行滅佛,以致在北齊文宣帝時達到隆盛的佛教,也遭到北周武帝殘酷的蹂躪。武帝歿後,佛教才得以復興,最初選智藏等120人,蓄長髮著俗服,稱菩薩僧,而後才被允許剃髮,這也是罕見的制度。
唐武宗信道士趙歸真言,痛抑佛教
第三次的唐武宗滅佛(會昌法難),發生在會昌五年(845)。但早在會昌二年,武帝即令僧尼中犯罪或非戒行者還俗,並沒收其財產,因此,京師一地,還俗僧即達三千多人。其後,又逐漸加強嚴厲的壓制,到了會昌五年遂決定滅佛。滅佛後,被廢棄的寺院有四千六百座,小寺院(招提蘭若)四萬多所,還俗僧尼凡二十六萬多人,寺田被沒收數千萬頃,奴婢十五萬人。還俗僧及奴婢被列為兩稅戶,須納租稅;佛像佛具則被製作成錢或農具。但在長安、洛陽各留四寺,僧三十人;各州亦存一寺,分為三等,各留僧眾二十人、十人、五人。此一佛教的大改革運動,是因佛教集團的腐敗,國家財政上的問題而產生的,而武宗信仰道教、信任道士趙歸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到會昌六年,武宗駕崩,宣宗即位,佛法才得以再興。
周世宗引起僧界的革新運動
第四次滅佛,發生在顯德二年(955)。被廢的寺院有三三三六所,佛像佛具被改鑄為貨幣,僧尼的剃度也受到嚴格限制。這次法難與前三次不同,沒有佛道二教之爭的原因,完全是由於國家財政的困窘,以及僧團的墮落,結果全國僅剩下寺院二六九四座,僧尼六萬一千二百人。度僧制度執行嚴格,有養親義務者,須經雙親許可,始可剃度;在試經方面,男子十五歲以上須誦經一百張或讀經五百張,女子十三歲以上須誦經七十張或讀經三百張。後周的滅佛為單純的滅佛事件,與前三次不能同一而論。其後,宋太祖統一天下,佛教始告復甦。
以上四次法難均有一共通點,即寺院僧尼的增多,造成不事生產者的增加。而對寺院僧尼布施的過於浪費,也給國家帶來嚴重的經濟問題。寺院存在的價值降低,自然使教團的腐敗墮落更趨明顯。但前三次另摻有佛道之爭的原因。
3. 簡述五百羅漢於七葉窟結集經典的故事
ReplyDelete佛陀剛入滅的第一年夏天,佛經就開始結集了,這次的結集是由大迦葉尊者出來倡導的。
因為佛陀在北印度拘尸那城的雙樹間入滅之後,弟子們把他放在金棺木中準備火化,但是怎麼燒也燒不起來;有神通的人就說佛陀是要等大家到齊,等大迦葉尊者來主持荼毘大典。佛陀入滅的消息傳開來之後,摩訶迦葉,在佛弟子中頭陀苦行第一,即由南印度趕回北印度。在路上遇到一些惡性比丘說:『現在大沙門走了,我們可自由了。』迦葉尊者一聽這話,心裡難過的想,絕對不能因為佛陀入滅而佛法也在人間消失。就派人到彌盧山頂上,撞鐘集眾,一下子就召集了四百九十九位羅漢聖眾。在摩竭陀國王舍城竹林精舍西邊的大迦葉居住地方畢缽羅窟,也就是七葉窟,邀請阿闍世王為護法。
大眾先請阿難尊者結集經藏。阿難是佛的堂弟,多聞第一,能夠對佛所說教法記憶不忘。當時阿難尊者,在修證上還是初果須陀洹有學的果位,大迦葉認為這次結集參加法會的,全是羅漢、辟支佛,無學聖人,因此剛開始,就不讓阿難參加大會。阿難尊者感到非常慚愧,就發憤圖強的跑到山林中間,勇猛精進修習禪定,把煩惱殘餘結縛斷盡,得證阿羅漢果位,就再來扣打畢缽羅窟的大門,要求參加大會。大迦葉說:阿難,你如果真正得到無學果位,那麼你自己就由門縫進來吧!當時阿難就從門縫進來。向大眾頂禮,要求參加大會。大迦葉請阿難尊者結集經藏。優婆離尊者持戒第一,就請他來結集律藏。
第一次的結集,並沒有用文字作記錄,只是參加結集的這五百位長者阿羅漢,共同默契承認結集了那些經典,第一次的結集只有經和律而已。佛弟子第一次的經典結集,是將佛陀的一言一行分成九類性質結集成九部經。現在我們講三藏十二部經,三部是後來再增加的。
第一類叫做『修多羅』,中文叫做「契經」,是散文體的佛典。
第二類是『祇夜』,也叫『重誦』,是韻體文;例如誦讀普門品,前面有一段長文,後面有一段偈誦【重誦】。
第三類是『伽陀』,就是佛經完全用偈誦的韻文體出現。
第四類是『因緣』,是記載佛陀或佛弟子的事蹟始末。
第五類是『譬喻』,佛用譬喻的力式所講的經都歸於此。
第六類是『本生』,就是世尊或佛弟子過去生的因緣。
第七類是『本事』,佛陀對弟子敘述,過去七佛修行、度眾生的故事。
第八類是『末曾有』,是在說明佛陀本人以及佛弟子不可思議的奇蹟,或者證悟的境界。
第九類是『優婆提舍』,就是『論』,是最早期論藏的前身;佛陀偶然言簡意賅的開示,再由大尊者上座加以演繹發揮的這類佛經,就編入優婆提舍。
第二次結集是演九部經為四阿含。四阿含的成書是到了阿育王的時代,接著是依四阿含成立『雜藏』。早在第一次結集就出現雜藏這個稱呼了。當時大迦葉尊者發起的王舍城五百羅漢結集,經過三個月結集完成之後,富樓那才終於由南印度帶了五百徒眾趕回來。富樓那聽完迦葉的說明,對於戒律方面有些部分認為佛不是這麼說的,並提出自己所聽到的佛說的內容,但是迦葉不贊同,於是兩人意見產生分歧。
第一次結集時,沒有參加結集的人當中也有很多是證聖果的,沒被選上的人就在外面自己結集,人數比窟內更多,稱為『窟外結集』,富樓那尊者比較支持窟外結集的意見,於是漸漸的佛教僧團由於意見不同而產生了分裂。
窟外結集在結集的態度上比較兼容並蓄。在第一次王舍城窟內結集不承認的那些神通,或者是天神說、在家居士說,包括持咒,不屬於四阿含之內,也不屬於律藏這一類的,就把它歸在一起,所以稱為『雜藏』。由雜藏再引申出『摩訶衍藏』,就是大乘法、大乘經。甚至從這些產生後期密教的『陀羅尼禁咒』。
1.「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找出這一段經文。
ReplyDelete《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http://hi.baidu.com/qingli_2008/blog/item/1ed310aef38bf5fcfaed503a.html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貞實。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聽,當為汝說。」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舍利弗!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
「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所以者何?佛滅度後,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義者,是人難得。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2.「天上人間所應度者,皆已度訖。其未度者,悉皆已作得度因緣。」這句話從那一部經而來?
《佛陀遗教经》。 http://www.zjfj.org/bbs/dispbbs.asp?boardid=2&id=17946
3.簡述五百羅漢於七葉窟結集經典的故事(五分鐘以內)。
大智度論 卷二。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8/1509/002.html
復次,如是我聞,是阿難等佛大弟子輩說,入佛法相故,名為佛法。如佛般涅槃時,於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間,北首臥,將入涅槃。爾時,阿難親屬愛未除,未離欲故,心沒憂海,不能自出。爾時,長老阿尼盧豆語阿難:汝守佛法藏人,不應如凡人自沒憂海!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相,汝莫愁憂!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佛涅槃後,我曹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初首作何等語?如是種種未來事,應問佛。阿難聞是事,悶心小醒,得念道力助,於佛末後臥床邊,以此事問佛。佛告阿難:若今現前,若我過去後,自依止,法依止,不餘依止。云何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餘依止?於是比丘觀內身,常念一心智慧,勤修精進,除世間貪愛;外
身、內外身觀,亦如是;受、心、法念處,亦復如是。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餘依止。從今日,解脫戒經即是大師;如解脫戒經說身業、口業,應如是行。車匿比丘,我涅槃後,如梵法治;若心濡伏者,應教刪陀迦旃延經,即可得道。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藏,是藏初應作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林中。何以故?過去諸佛經初皆稱是語,未來諸佛經初亦稱是語,現在諸佛末後般涅槃時亦教稱是語。今我般涅槃後,經初亦應稱如是、我聞,一時。是故當知是佛所教,非佛自言如是我聞。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故,不應言我聞。若佛自說如是我聞,有所不知者,可有此難。阿難問佛,佛教是語,是弟子所言如是我聞,我無有咎。
...
諸大阿羅漢各各隨意,於諸山林流泉谿谷,處處捨身而般涅槃;更有諸阿羅漢於虛空中飛騰而去。譬如鴈王現種種神力,令眾人心信清淨,然後般涅槃。
...
是時,大迦葉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劫難得佛法而得久住!如是思惟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應當結集修妒路、阿毗曇、毗尼,作三法藏。如是佛法可得久住,未來世人可得受行。所以者何?佛世世勤苦慈愍眾生故,學得是法,為人演說;我曹亦應承用佛教,宣揚開化。是時,大迦葉作是語竟,往須彌山頂,撾銅揵椎,說此偈言:
佛諸弟子!若念於佛,當報佛恩,莫入涅槃!
是揵椎音,大迦葉語聲,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皆悉聞知。諸有弟子得神力者,皆來集會大迦葉所。爾時,大迦葉告諸會者:佛法欲滅,佛從三阿僧祇劫種種勤苦,慈愍眾生,學得是法。佛般涅槃已,諸弟子知法、持法、誦法者,皆亦隨佛滅度;法今欲滅,未來眾生甚可憐愍,失智慧眼,愚癡盲冥;佛大慈悲愍傷眾生,我曹應當承用佛教,須待結集經藏竟,隨意滅度。諸來眾會,皆受教住。爾時,大迦葉選得千人,除去阿難,盡皆阿羅漢,得六神通,得共解脫,無疑解脫;悉得三明,禪定自在,能逆順行諸三昧,皆悉無礙。誦讀三藏,知內外經書,諸外道家十八種大經,盡亦讀知;皆能論議,降伏異學。
問曰:是時,有如是等無數阿羅漢,何以止選取千人,不多取耶?答曰:頻婆娑羅王得道,八萬四千官屬亦各得道。是時,王教敕宮中,常設飯食,供養千人;阿闍世王不斷是法。爾時大迦葉思惟言:若我等常乞食者,當有外道強來難問,廢闕法事;今王舍城常設飯食,供給千人,是中可住結集經藏。以是故,選取千人,不得多取。是時,大迦葉與千人俱,到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告語阿闍世王:給我等食,日日送來,今我等結集經藏,不得他行。是中夏安居三月,初十五日說戒時,集和合僧。大迦葉入禪定,以天眼觀,今是眾中,誰有煩惱未盡應逐出者!唯有阿難一人不盡,餘九百九十九人諸漏已盡,清淨無垢。大迦葉從禪定起,眾中手牽阿難出,言:今清淨眾中結集經藏,汝結未盡,不應住此!是時,阿難慚恥悲泣,而自念言:我二十五年隨侍世尊,供給左右,未曾得如是苦惱;佛實大德,慈悲含忍。念已,白大迦葉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諸佛法,阿羅漢者不得供給左右使令;以是故,我留殘結不盡斷耳。大迦葉言:汝更有罪!佛意不欲聽女人出家,以汝殷勤勸請,佛聽為道;以是故,佛之正法,五百歲而衰微,是汝突吉羅罪!阿難言:我憐愍瞿曇彌,又三世諸佛法皆有四部眾,我釋迦文佛云何獨無!大迦葉復言...
(大迦葉向阿難問質:葉說葉有理,難說難有理!)
大迦葉言:汝有六種突吉羅罪,盡應僧中悔過!阿難言:諾!隨長老大迦葉及僧所教!是時,阿難長跪合手,遍袒右肩,脫革屣,六種突吉羅罪懺悔。大迦葉於僧中,手牽阿難出,語阿難言:斷汝漏盡,然後來入;殘結未盡,汝勿來也!如是語竟,便自閉門。爾時,諸阿羅漢議言:誰能結集毗尼法藏者?長老阿泥
盧豆言:舍利弗是第二佛,有好弟子,字憍梵缽提,柔軟和雅,常處閑居,住心寂宴,能知毗尼法藏;今在天上尸利沙樹園中住,遣使請來。
...
憍梵缽提言:佛滅度太疾,世間眼滅!能逐佛轉法輪將,我和尚舍利弗今在何所?答曰:先入涅槃。憍梵缽提言:大師法將,各自別離,當可柰何!摩訶目伽連今在何所?是比丘言:是亦滅度。
...
我(憍梵缽)和尚大師皆已滅度,我今不能復下閻浮提,住此般涅槃。說是言已,入禪定中,踊在虛空,身放光明,又出水火,手摩日月,現種種神變;自心出火燒身,身中出水四道,流下至大迦葉所。水中有聲,說此偈言:
憍梵缽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
爾時,下座比丘持衣缽還僧。是時中間,阿難思惟諸法,求盡殘漏;其夜坐禪經行,殷勤求道。是阿難智慧多,定力少,是故不即得道;定智等者,乃可速得。後夜欲過,疲極偃息,卻臥就枕;頭未至枕,廓然得悟,如電光出,暗者見道。阿難如是入金剛定,破一切諸煩惱山;得三明、六神通、共解脫,作大力阿羅漢。即夜到僧堂門,敲門而喚。大迦葉問言:敲門者誰?答言:我是阿難。大迦葉言:汝何以來?阿難言:我今夜得盡諸漏。大迦葉言:不與汝開門,汝從門鑰孔中來!阿難答言:可爾!即以神力從門鑰孔中入,禮拜僧足懺悔,大迦葉莫復見責!大迦葉手摩阿難頭言:我故為汝,使汝得道;汝無嫌恨,我亦如是,以汝自證。譬如手畫虛空,無所染著,阿羅漢心亦如是,一切法中得無所著;復汝本坐。是時,僧復議言:憍梵缽提已取滅度,更有誰能結集經藏?長老阿尼盧豆言:是長老阿難,於佛弟子中,常侍近佛,聞經能持,佛常歎譽;是阿難能結集經藏。是時,長老大迦葉摩阿難頭言:佛囑累汝,令持法藏,汝應報佛恩!佛在何處最初說法?佛諸大弟子能守護法藏者,皆以滅
度,唯汝一人在。汝今應隨佛心,憐愍眾生故,集佛法藏。
...
大迦葉語阿難:從轉法輪經至大般涅槃,集作四阿含:增一阿含,中阿含,長阿含,相應阿含。是名修妒路法藏。諸阿羅漢更問誰能明了集毗尼法藏,皆言長老憂波利,於五百阿羅漢中持律第一,我等今請。即請言:起,就師子座處坐!佛在何處初說毗尼結戒?憂波利受僧教,師子座處坐,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舍離。爾時,須鄰那迦蘭陀長者子初作淫欲,以是因緣故,結初大罪。二百五十戒義作三部,七法、八法、比丘尼、毗尼、增一、憂波利問、雜部、善部;如是等八十部,作毗尼藏。諸阿羅漢等復思惟:誰能明了集阿毗曇藏?念言:長老阿難,於五百阿羅漢中,解修妒路義第一,我等今請。即請言:起,就師子座處!坐佛在何處初說阿毗曇?阿難受僧教,師子座處坐,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爾時,佛告諸比丘:諸有五怖、五罪、五怨,不除不滅,是因緣故,此生中身、心受無量苦;復後世墮惡道中。諸有無此五怖、五罪、五怨,是因緣故,今生種種身、心受樂;後世生天上樂處。何等五怖應遠?一者殺生,二者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如是等名為
阿毗曇藏。三法藏集竟,諸天、鬼神、諸龍、天女,種種供養,雨天華香、幢蓋、天衣,供養法故。於是說偈:
憐愍世界故,集結三法藏;十力一切智,說智無明燈!
4.四次經典結集,各在何處?列出其舊名稱及現今印度所在地。
http://baike.baidu.com/view/305432.htm
第一次结集 在王舍城外毗婆罗山的七叶窟。
第二次结集 在毗舍离。
第三次结集 在华氏城(即波多厘子城)。
第四次结集 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
5.除了中國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位尊者還翻譯了 什麼經典?(可參考中台網站上「中台山月刊」第56期)
《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佛本行经》、《法海藏经》等经典。
http://www.ctworld.org.tw/monthly/056/c01-gb.htm
6.佛法中「三武一宗」的四次法難,各為那幾位皇帝主導?時間是公元幾年?
http://www.xici.net/b620903/d67818491.htm
a. 北魏太武帝灭法: 公元445年-- 446年。
b. 北周武帝灭法: 公元567年-- 577年。
c. 会昌法难 唐武帝: 公元845年-- 850年。http://www.infooo.cn/wenhua/fujiao/66052.html
d. 后周世宗灭佛 : 公元955年。
7.「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出自那一部經?
《愣严经》。http://www.china84000.com/Article/view/hubei/200609/240.html
8.道信禪師言:「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是四祖對那一位法師的開示?找出這則公案。
牛头法融法師(大家叫他懒融) 。http://www.zjypw.com/news/2005/08/2407.htm
牛頭法融
牛頭山法融禪師,年十九,學通經史。尋閱大部般若,曉達真空。忽一日歎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觀,出世舟航。」遂隱茅山,投師落髮。後入牛頭山幽棲寺北巖之石室,有百鳥啣花之異。
那個是道人
唐貞觀中,師遙觀牛頭山氣象,知彼山有奇異之人,乃躬自尋訪。問寺僧:「此間有道人否?」
曰:「出家兒那個不是道人?」
師曰: 「阿那個是道人?」
僧無對。別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許,有一懶融,見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麼?」
師遂入山,見法融端坐自若,曾無所顧。
觀是何人? 心是何物?
師問融曰:「在此作甚麼?」
融曰:「觀心。」
師曰:「觀是何人?心是何物?」
融無對,便起作禮曰:「大德高棲何所?」
師曰:「貧道不決所止,或東或西。」
融曰:「還識道信禪師否?」
師曰:「何以問他?」
融曰:「嚮德滋久,冀一禮謁。」
師曰:「道信禪師,貧道是也。」
融曰:「因何降此?」
師曰:「特來相訪,莫更有宴息之處否?」
融指後面曰:「別有小庵。」遂引師至庵所。
猶有這箇在
遶庵,唯見虎狼之類。師乃舉兩手作怖勢。
融曰:「猶有這個在。」
師曰:「這個是甚麼?」
融無語。少選,師卻於融宴坐石上書一佛字,融睹之竦然。
師曰:「猶有這個在。」
融未曉,乃稽首請說真要。
百千法門 同歸方寸
師曰: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
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
一切因果,皆如夢幻。
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
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
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
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
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愁慮,
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
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
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非心不問佛
融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師曰:「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
真心任遍知
融曰:「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時,心如何對治?」
師曰:
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
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
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
吾受璨大師頓教法門,今付於汝。
汝今諦受吾言,只住此山。
向後當有五人達者,紹汝玄化。
祖付法訖,遂返雙峰終老。
9.佛陀在世並無宗派之分,為何後來的佛教衍生出這麼多不同的宗派?
由於眾生根性不一,樂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