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4, 2009

十宗綱要‧俱舍宗: 俱舍論選讀

2009-03-03 & 04

這堂課我們選讀了《俱舍論,界品第一》中論主世親解題、緣起、及俱舍論之組織綱要之部分。
作業:
  1. 解釋「二十五有」,以及其與三界、四生九有之關係。
  2. 什麼是「十六行觀」?
  3. 什麼是「勝義阿毘達磨」及「世俗阿毘達磨」?
  4. 無漏五蘊有另一個更有名的名稱,是什麼?與一般的五蘊有何關係?
  5. 有為法與有漏法是同義詞嗎?無為法與無漏法是一樣的嗎?有何不同?
  6. 舉例說明「擇滅無為」與「非擇滅無為」。
  7. 讀了這一小段《俱舍論》,有何感想?
下次我們會研討俱舍論選讀中「破我品」及「十六行觀」。

10 comments:

  1. 擇滅無為︰

    是依智慧簡擇力斷煩惱,所顯的一種寂滅真理,如涅槃、解脫即是。如即揀修行四聖諦而證得的寂滅真理,稱為擇滅無為;擇滅以離繫為性,諸有漏法遠離繫縛時,證得解脫,名作擇滅。「離繫」也指脫離煩惱的繫縛,脫離無明的繫縛。諸相寂滅的真理顯現,即為擇滅無為。
     
    非擇滅無為︰

    指 「諸法由於緣缺而滅」所顯的一種滅體,此滅並非依據智慧簡擇力,故名非擇滅。

    例如眼識與意識傾其全力共專注於尼加拉大瀑布的美景(色境)時,同一時間內的其餘聲香味觸(旁邊賣小吃的香味;小孩子的嘻笑聲;水濺到身上的感覺)諸境一時俱滅,其時雖有耳而不能聞聲,乃至雖有身而不能觸境,因為眼及意識注色境時,身等諸識住在未來世,沒有生起的可能,而且是永遠的不生,即使眼識滅後耳識於第二剎那復生,但已不是前一剎那的耳識了。此滅並非依智慧揀擇力所得,故稱為非擇滅無為。

    ReplyDelete
  2. 1.【二十五有】

    因為眾生被無明枷繫生死的鎖,在行為上造了很多的業,所以不能脫離二十五有。就是在欲界有十四有,在色界有七有,在無色界有四有,總計有二十五有。

    欲界的十四有:就是四惡趣【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四大洲【南贍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在須彌山的咸水海中】、六欲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色界的七有:就是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大梵天、淨空天、無想天。

    無色界的四有:就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天。

    破了二十五有的煩惱,名為淨。破了二十五有的業,名為我。破了二十五有的報,名為樂。無二十五有的生死,名為常。這常、樂、我、淨,就是涅槃四德。 佛說世間法,是無常、苦、無我、不淨,這是方便法。佛說出世法,是常、樂、我、淨,這是真實法。無常是眾生,常是法身。苦是外道,樂是涅槃。無我是生死,我是如來。不淨是有為,淨是無為。

    ——摘自 宣化上人講述的華嚴經淺釋

    2. 十六行觀

    有部教學之修證論中認為,於四善根位觀四諦,每一諦各有四種行相,合計則為十六行相,稱為四諦十六行相。即:觀苦諦有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即一切萬法無恆存性,為苦、為假相之存在,且無實體性;觀集諦有因、集、生、緣四行相,即愛執為苦之因,其集聚苦而為苦生起之助緣;觀滅諦有滅、靜、妙、離四行相,謂苦滅之理想境界即滅繫縛、靜煩惱、殊妙境、離災禍;觀道諦有道、如、行、出四行相,謂至苦滅之聖道,為聖者實踐之正道,合於正理,趨向理想境,而超出迷妄之生存。此四善根位之次即入見道,以無漏真智現觀四諦。此見道即為預流向,至於預流果以後則屬修道,若以通於預流向、預流果之十六心現觀四諦,稱為聖諦現觀。

    Source: http://www.fuyan.org.tw/8l/03.htm

    3. 「勝義阿毘達磨」及「世俗阿毘達磨」

    舊譯阿毘曇是俗語(非雅語非梵語,乃印土地方之俗語),正云阿毘達磨。阿毘是增上之義,達磨即法之梵語。解釋廣演一切法義,故云增上。又阿毘達磨亦云對法,對有二種﹕一者對觀,心境相對之謂,即以淨慧心觀察四諦之法。二者對向,因果相對之謂,即乘無漏聖道之因,感趣涅槃圓極之果。法亦有二種:一者勝義法,謂擇滅涅槃,以涅槃之果,其性是善是常曰勝,有實體曰義,故曰勝義法。二者法相法,即通四聖諦,以四諦之理為一切諸法之性相,故名法相法。此中對觀者對法相法,對向者對勝義法(參俱舍論卷一)。又阿毘達磨之體有二:一、勝義阿毘達磨,無漏慧根以為自性。二、世俗阿毘達磨,兼及有漏三科所攝、餘資糧等(參大毘婆沙論卷一)。是則阿毘達磨包括分別抉擇有漏無漏一切慧論。婆沙所釋尚有多種,此不俱引。

    Source: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AN/an169518.htm

    說阿毘曇
    魏善忱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5冊
    1978年11月出版
    頁257-266

    4. 無漏五蘊

    【轉五蘊成五分法身】 [出請觀音經疏] 蘊即積聚之義。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之義。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謂眾生若能持戒修習定慧。行諸淨業。則能轉此五蘊色身。而為五分法身也。涅盤經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也。一轉色蘊成戒身色蘊者。即眼耳鼻舌身諸根積聚之名。戒。防止身三口四之法。謂眾生若能持戒堅固。得身清淨。則戒體成就。無持無犯。此即轉色蘊而成戒身也。(身三者。殺盜淫也。口四者。妄言。綺語。惡口。兩舌也。)二轉受蘊成定身受蘊者。即六識領納六塵積聚之名。定即正定也。謂眾生若能修習無漏禪定。則根塵泯淨。離諸散亂。此即轉受蘊而成定身也。(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無漏者。謂不漏落三界生死也。)三轉想蘊成慧身想蘊者。即意識思想六塵積聚之名。慧即智慧也。謂眾生若能悟諸妄想皆是虛妄生滅。則意地明淨。照了無礙。此即轉想蘊而成慧身也。四轉行蘊成解脫身行蘊者。即造作種種諸業積聚之名。因此業行而有累縛也。解脫即自在之義。謂眾生若能不作諸業。則脫其累縛而得自在。此即轉行蘊而成解脫身也。五轉識蘊成解脫知見身識蘊者。即和合積聚之名。解脫知見者。

    Source: http://baike.baidu.com/view/955297.html

    ReplyDelete
  3. 5. 有為法與有漏法

    有漏法
    《佛學常見辭匯》陳義孝編

    漏是煩惱的別名,有漏就是有煩惱。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貪嗔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煩惱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煩惱之法都叫做有漏法,而世間之一切有為法,都是有煩惱的有漏法。

    有為法
    俱舍寶藏 有為法及同義異名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100054.html

    俱舍論分別界品第一頌曰:

    又諸有為法  謂色等五蘊
    亦世路言依  有離有事等

    有為法是指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有為法也叫作世路、言依、有離、有事等名字。“為”是造作的意思,凡是有眾因緣造作的法就叫作有為法。色等五蘊都是因緣造作的法,所以是有為法。

    世路者,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路就是法的意思。這些法是依靠三世而存在的,因而稱有為法是三世路。還有一種解釋是說有為法是無常變遷的、可以破壞的,叫作世﹔是無常所依靠的叫作路,故有為法是受無常控制的。所以判別是否佛教的分水嶺——四法印之一就是:一切有為法無常。

      言依者,言是語言,是以聲音為體的,此言和所詮釋的內容都是相同的,就是有為法或者俱義。什麼是“俱義”呢?所講的內涵和能講的語言都屬於三世遷流的,叫作俱義。比如說茶杯,能說的語言是有為法,所說的內容茶杯還是有為法,叫“俱義”。如果說的內容屬於無為法則不是俱義,因為能說的語言雖然屬於三世遷流,是有為法,但所表達的內涵是無為的,是不屬於三世遷流的,所以不叫俱義。既然不是俱義,就不能叫言依。

      有離者,離是永遠離開的意思,就是指涅槃,一切有為法,都有可能遠離無常而証得涅槃,所以叫有離。

      有事者,事就是因的意思,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造作,那一定有因,所以叫有事。

      最後一個等字,是省略詞,意思是有為法還有“有果”等其他名字,有為法既然有因,就一定有果,而無為法沒有因也沒有果,所以有為法叫有果。

    無為法與無漏法

    俱舍寶藏 佛教的「無漏法」http://blog.ifeng.com/article/1079410.html

    俱舍論分別界品第一頌曰:

    無漏謂道諦  及三種無為
    謂虛空二滅  此中空無礙
    擇滅謂離系  隨系事各別
    畢竟礙當生  別得非擇滅

    所謂無漏法就是指四諦中的道諦和三種無為法(不是因緣、條件形成的事物),分別是虛空無為、擇滅無為和非擇滅無為。這裡的虛空無為是以沒有障礙為體﹔擇滅無為是以遠離煩惱繫縛為體,並且跟隨所繫縛的煩惱種類不同,而體有多類﹔非擇滅是以畢竟障礙出生為體,在條件、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畢竟不生處得到非擇滅無為。

      道諦是有為法(以各種因緣、條件形成的事物),也是無漏法,屬於有為無漏。

    ReplyDelete
  4. 1. 解釋「二十五有」,以及其與三界、四生九有之關係。

    三界六道中,有善因即得善果,有惡因即得惡果,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所以叫做「有」。三界的「欲界」叫做「欲有」,「色界」叫做「色有」,「無色界」叫做「無色有」也有把三界分為「九有」或「二十五有」的,這只是把三界,詳細分類解釋耳。
    九有 :又云九居。三界中有情住之地有九所。名曰九有情居。略云九有,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與六天,二:初禅天,三:二禅天,四:三禅天,五:四禅天中之無想天,六: 空處,七:識處,八:無所有處,九非想非非想處。

    http://book.bfnn.org/books2/1828.htm

    2. 什麼是「十六行觀」?
    說一切有部以無我、無我所為空、無我,所以無常、苦、空、無我,名「苦諦四行相」。觀四諦時,各有四種差別相,於其時所產生之行相共有十六種。

    苦諦(今生所面對的境界,是果報所現起):
    苦:觀此身是苦
    空:觀因緣所生故空。
    無常:觀因緣假成,故生滅無常。
    無我:觀因緣假成,故無我體。

    集諦(是過去世所造的惡業,形成一個種子因,待緣成成就苦諦):
    集:觀招集苦果。種子待緣成熟現果報。
    因:如種子, 觀苦果之因。
    生:觀苦果生,相繼存在。
    緣:觀諸緣成就苦果。

    滅諦:
    滅:觀諸漏已盡,生死斷滅。
    靜:觀貪、瞋、癡三毒盡量斷除不犯,此心不亂,有明照作用,故靜。
    妙:觀出離三界,無諸憂患,故妙。
    離:觀一切災害,皆已遠離。

    道諦
    道:觀八正道,可至涅槃。
    如:道契正理,故如。
    行:由此萬行,以趣涅槃。
    出:由此聖道,以出生死。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DIC/01728.htm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28/yinshun28-09.html

    ReplyDelete
  5. 5. 有為法與有漏法是同義詞嗎?無為法與無漏法是一樣的嗎?有何不同?

    有為法依因緣組合而成,有生有滅;無為法則是無生無滅的永恒的理法,這即是真如。苦、集、滅、道四諦中,除了滅諦,其他都是有為法。

    至於有漏和無漏法。“漏”就是煩惱,由於煩惱可以產生很多過患,所以煩惱叫作“漏”。四諦中,滅屬於無為法,當然不是有漏法;道諦雖然是有為法,卻是無漏;只有苦、集二諦上煩惱隨順增長,所以叫有漏法。

    即:
    苦諦 有為 有漏
    集諦 有為 有漏
    滅諦 無為 無漏
    道諦 有為 無漏

    ReplyDelete
  6. 4. 無漏五蘊有另一個更有名的名稱,是什麼?與一般的五蘊有何關係?

    無漏五蘊即四諦中的道諦。
    一般五蘊是色、受、想、行、識。十法界眾生的五蘊,各有差別,如:地獄、餓鬼、畜生,是罪苦的五蘊所成;人、天、阿修羅,是苦樂兼具的五蘊所成;二乘人是由無漏五蘊所成;菩薩由慈悲五蘊所成;佛是常住無漏五蘊所成。

    Source:
    天臺宗的思想大義 2008年06月11日 香港寶蓮禪寺
    http://209.85.173.132/search?q=cache:5qrVADVKFA4J:big5.fjnet.com/wywz/wywznr/200806/t20080611_73282.htm+%E7%84%A1%E6%BC%8F%E4%BA%94%E8%98%8A&hl=en&ct=clnk&cd=10&gl=us

    文獻與檔案庫 第五章 毘婆沙宗
    http://209.85.173.132/search?q=cache:vPJJeNdq0wEJ:www.xizang-zhiye.org/b5/arch/books/yuanliu/5.html+%E7%84%A1%E6%BC%8F%E4%BA%94%E8%98%8A&hl=en&ct=clnk&cd=2&gl=us

    ReplyDelete
  7. 一、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者,總言六道生死,別言二十五有也。因果不忘,故名為有。略云三有:謂欲、色、無色也。或云九有,三界分九地故。若二十五有者,乃四惡趣為四有;四洲六欲天共成十有;初禪兩天為一有;大梵雖在初禪,自為一有,以我慢最重故;二禪三天為一有;三禪三天為一有;四禪前三天為一有;無想雖在四禪,自為一有,以唯是外道所感果故;五不還天,雖亦在四禪中,自為一有,以唯是那含聖人所寄居也。四空即為四有,鈍根樂定那含,寄四空處,無別處所,即屬四空處攝,故此色無色天,祇十一有。四有、十有、十一有,共成二十五有也。

    FROM:【佛學次第統編(明,楊卓)】

    二十五有頌: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王,四禪四無色,無想五那含。

    ReplyDelete
  8. 1. 解釋「二十五有」,以及其與三界、四生九有之關係。

    二十五有者,總言六道生死,別言二十五有也。因果不忘,故名為有。略云三有:謂欲、色、無色也。或云九有,三界分九地故。FROM:【佛學次第統編】

    其中欲界十四有,即四惡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禪天為四有,另大梵天五淨居天無想天為三有。無色界四有,即四空處。FROM:【佛學常見辭彙】

    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謂也。然梵王天、無想天、及五那含天總在四禪天中,而別出其名者,以外道計梵王天為生萬物之主,計無想天以無心為涅槃,計五那含天為真解脫,所以經教特立此三天為三有,以對破外道之計也。

    欲界

    〔一、四洲為四有〕,謂東弗于逮、西瞿耶尼、南閻浮提、北鬱單越也。(梵語弗于逮,華言勝。梵語瞿耶尼,華言牛貨。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梵語鬱單越,華言勝處。)
    〔二、四惡趣為四有〕,謂六道中,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四者,皆由愚癡貪欲造諸惡業,故感斯趣也。
    〔三、六欲天為六有〕,謂欲界六天也。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梵語夜摩,亦云須燄摩,華言善時分。梵語兜率,華言知足。)

    色界

    〔四、梵天為一有〕,謂初禪中大梵王天,乃三千世界之主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五、無想天為一有〕,謂四禪中之無想天,此天以無心想為果故也。
    〔六、五那含天為一有〕,那含,梵語具云阿那含,華言不還。謂四禪中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亦名五淨居天,此之五天,名位雖別,皆第三果聖人所居,故通為一有也。(第三果,即聲聞阿那含果也。)
    〔七、四禪天為四有〕,謂色界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也。

    無色界

    〔八、四空處天為四有〕,謂無色界空處天、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也。FROM:【三藏法數】

    九有

    九有又云九居。三界中有情樂住之地處有九所。名曰九有情居,又云九眾生居。略云九有,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與六天,二初禪天(梵眾天),三二禪天(極光淨天),四三禪天(遍淨天),五四禪天中之無想天,六空處(空無邊處),七識處(識無邊處),八無所有處,九非想非非想處(此中除無想非想名七識住)。

    俱舍論八曰:「前七識住及第一有無想有情,是名為九。諸有情類唯於此九欣樂住故,立有情居,餘處皆非,不樂住故。言餘處者,謂諸惡處,非有情類自樂居中。惡業羅剎,逼之令住故。彼如牢獄,不立有情居。第四靜慮,除無想天,餘非有情居。」大乘義章八末曰:「此之九處,眾生樂住名眾生居。」
    增一阿含經有九眾生居品。寄歸傳一曰:「創成正覺龍河,九有興出塵之望。」

    長阿含經九曰:「云何九覺法?謂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是,是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眾生居。或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是三眾生居。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眾生居。或有眾生無想無所覺知,無想天是, 是五眾生居。復有眾生空處住,是六眾生居。復有眾生識處住,是七眾生居。復有眾生不用處住,是八眾生居。復有眾生有想無想處住,是九眾生居。」此於七識住,加無想天與非想非非想處也。

    又大乘義章八末,謂「九眾生居如經中所說。何故說之?則以破外道之總計故也。 有諸外道,總計以眾生為神我,擇善而居。佛為破之,故說斯九。是眾生之居,非我之居也。」諸經說此者甚多。FROM:【佛學大辭典】

    九有情由三因緣立

    瑜伽六十五卷五頁云:復次此中假立一切有情,所謂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想非非想處有情。當知如是九種有情,略由三種因緣建立。總攝一切有情之類。謂依往來身動差別,建立無足乃至多足有情。依身差別,建立有色無色有情。依心差別,建立有想無想非想非非想處有情。FROM:【法相辭典】

    四生

    俱舍論八卷十一頁云:於前所說諸界趣中,應知其生略有四種。何等為四?何處有何?頌曰:於中有四生,有情謂卵等。人傍生具四,地獄及諸天。中有唯化生,鬼通胎化二。論曰:謂有情類,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名為四生。 謂生類諸有情中,雖餘類雜而生類等。云何卵生?謂有情類生從卵[谷-禾+卵]是名卵生,如鵝、孔雀、鸚鵡、雁等。云何胎生?謂有情類生從胎藏,是名胎生,如像、馬、牛、豬、羊、驢等。云何濕生?謂有情類生從濕氣,是名濕生,如蟲、飛蛾、蚊、蚰蜒等。云何化生?謂有情類生無所託,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無缺,支分頓生,無而欻有,故名為化。人、傍生趣各具四種:人卵生者,謂如世羅鄔波世羅,生從鶴卵,鹿母所生三十二子,般遮羅王五百子等。人胎生者,如今世人。人濕生者,如曼馱多遮盧鄔波遮盧,鴿鬘庵羅衛等。人化生者,唯劫初人。傍生三種,共所現見。化生如龍揭路荼等,一切地獄諸天、中有,皆唯化生。鬼趣,唯通胎、化二種。鬼胎生者,如餓鬼女白目連云: 我夜生五子,隨生皆自食。晝生五亦然,雖盡而無飽。一切生中,何生最勝?應言最勝唯是化生。若爾,何緣後身菩薩得生自在而受胎生?現受胎生有大利故,謂為引導諸大釋種親屬,相因令入正法;又引餘類,令知菩薩是輪王種,生敬慕心,因得捨邪,趣於正法;又令所化,生增上心:彼既是人,能成大義,我曹亦爾,何為不能因發正勤,專修正法;又若不爾,族姓難知,恐疑幻化為天為鬼,如外道論,矯設謗言,過百劫後,當有大幻出現於世,啖食世間。故受胎生,息諸疑謗。有餘師說,為留身界,故受胎生,令無量人及諸異類,一興供養,千返生天及證解脫。若受化生,無外種故,身纔殞逝,無復遺形,如滅燈光,即無所見。若人信佛,有持願通,能久留身,此不成釋,因論生論。若化生身如滅燈光,死無遺者,何故契經說化生揭路荼取化生龍為充所食?以不知故,為食取龍,不說充飢。斯有何失?或龍未死,暫得充飢,死已還飢,暫食何咎。於四生內,何者最多?唯化生。何以故?三趣少分及二趣全,一切中有皆化生故。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卷十頁云:生有四種,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云何卵生?謂諸有情由卵[谷-禾+卵]生,當住卵[谷-禾+卵],已 住、今住卵[谷-禾+卵],盛裹破壞卵[谷-禾+卵]生等,生起現起出、已出。謂鵝、雁、孔雀、鸚鵡、舍利迦、俱枳羅、命命鳥等,及一類龍,一類妙翅,一 類人趣,復有所餘由卵[谷-禾+卵]生,廣說如上,是名卵生。云何胎生?謂諸有情由胎膜生,當住胎膜,已住、今住胎膜,盛裹破壞胎膜生等,生起現起出、已出。謂象、馬、牛、羊、駝驢、鹿等,及一類龍,一類妙翅,一類鬼,一類人趣,復有所餘由胎膜生,廣說如上,是名胎生。云何濕生?謂諸有情由濕氣生,或依草 木諸葉窟聚,或依腐肉食糞穢等,或依陂池、河海展轉相潤、相逼、相依生等,生起現起出、已出,謂蚊蚋、蠛蠓、百足、蚰蜒、蚑行蜂等,及一類龍、一類妙翅、 一類人趣,復有所餘由濕氣生,廣說如上,是名濕生。云何化生?謂諸有情生無所託,諸根無缺,支體圓具,依處頓生、頓起、頓出,謂諸地獄、天趣,一切中有, 及一類龍,一類妙翅,一類鬼,一類人趣,復有所餘諸有情類生無所託,廣說如上,是名化生。問:欲界天中諸妙色鳥為卵生?為化生耶?若卵生者,彼命終已,應有屍骸,是則諸天應見穢色。然諸天眾於六處門常對妙境,如契經說,彼眼所見一切可愛,適意平等,乃至意所知亦爾。若是化生,前化生中何故不說?答:彼皆卵 生。問:若爾,彼命終已,應有屍骸,云何諸天見穢色耶?答:彼命終未久,有暴風飄舉其屍,遠棄他處;有餘師說:彼皆化生。問:前化生中何故不說?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彼已攝在前所說一類妙翅鳥中,是以無過。問:如是四生,以何為自性?答:四蘊、五蘊以為自性。謂欲色界五蘊,無色界四蘊。此中有說唯異熟蘊以為自性,有說亦通長養,是名四生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生?答:諸有情類和合而起,故名為生。問:三界五趣皆和合起,亦名為生,何獨此四?答:此四唯令有情數起,亦遍攝有情數。界趣不爾,以界雖遍有情數,而非但有情數起,通非情故。趣雖但有情起,而非遍有情數,不攝中有故。由此但四說名為生。問:生是何義?答:有情現義是生義,有情起義、有情出義,是生義。FROM:【法相辭典】

    ReplyDelete
  9. 3. 什麼是「勝義阿毘達磨」及「世俗阿毘達磨」?

    FROM:【佛學大辭典】

    阿毘達磨

    (術語)Abhidharma,又作阿鼻達磨。論部之總名。舊稱阿毘曇。譯曰大法,無比法。大法,無比法,乃真智之尊稱,凡論部為發生其真智者,故附以大法,無比法之名。新稱阿毘達磨。譯曰對法。對法者智慧之別名。以智慧對觀諸法真之理義。蓋論部問答決擇諸法事理使人之智慧發達。智慧為對觀真理者,故轉指論部對觀真理者,即謂之阿毘達磨。出三藏記十曰:「阿毘曇者,秦言大法也。」大乘義章一曰:「阿毘曇者,此方正翻,名無比法。阿,謂無也。毘,謂比也。曇,謂法也。」西域記三曰:「阿毘達磨藏,或曰阿毘曇藏,略也。」玄應音義十七曰:「阿毘曇,或言阿毘達磨,或云阿鼻達磨,皆梵音轉也。此譯云勝法,或言無比法,以詮慧故。或云向法,以因向果故。或名對法,以智對境故。」起信論疏曰:「今譯為對法,謂阿毘是能對智,達磨是所對境法,謂以正智。妙盡法源,簡擇法相,分明指掌,如對面見,故云對法。」

    FROM: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http://www.yinshun.org.tw/books/40/yinshun40-03.html)

    阿毘達磨

    阿毘達磨abhidharmaabhidhamma,舊譯為阿毘曇,或簡稱毘曇。譯義為大法,無比法,對法等。在佛法的開展中,阿毘達磨成為論藏的通稱。在論書中,這是數量最多,最值得重視的。

    阿毘達磨論,除經部以外,上座部系都認為是佛說的;至少佛曾說過「阿毘達磨」這個名詞。說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為了證明阿毘達磨是佛所說,曾列舉八種經文。所引的經文,都見於漢譯的『雜阿含經』及『中阿含經』,但與之相當的巴利經文,卻沒有阿毘達磨一詞。不過,南傳『中部』的『牛角娑羅林大經』,『如何經』,都已明白說到了阿毘達磨。『中阿含經』的『支離彌梨經』,說到大眾集坐講堂,「論此法律」;與此相當的『增支部經』,卻說是「論阿毘達磨」。所以,在『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集成以前,阿毘達磨已是佛教界熟悉的術語,而且已成為大眾集體論究的內容了。

    阿毘達磨,起初只是通泛的稱讚佛的經法。在大眾部方面:「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所說經皆是了義」。一切經法,是適應有情,平等利益的。所以泛稱九部經為阿毘達磨,而不再深求分別。但上座部方面,如說一切有部:「八支正道是正法輪……佛所說經非皆了義」。契經有了義與不了義的分別,所以可稱可讚的深法──阿毘達磨,當然要從一切經中,分別抉出一類究竟的深法,而稱之為阿毘達磨。如『大毘婆沙論』所引的八經,雖或者有過文字上的潤飾,但至少足以說明:在佛法開展中,上座部系認為:有一部分契經,是可尊可讚的最究竟法──阿毘達磨。據『大毘婆沙論』的解說:經中所說阿毘達磨的內容,是「無漏慧」,「空無我及如實覺」,「滅盡(定)退及如實覺」,「緣起及如實覺」,「寂滅及如實覺」,「諸見趣及如實覺 」,「一切法性及如實覺」。據『中部』『如何經』說:佛弟子共同論究的阿毘達磨,是如來自證而為眾宣說的聖道:「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三十七道品。所以,阿毘達磨以聖道的實踐為主(說一切有部,以聖道為正法輪,是確有深見的),而「無漏慧」、「如實覺」,在道的實踐中,是貫徹始終的。如『雜阿含經』說:「一切皆為慧根所攝受。……慧為其首,以攝持故」。八正道以正見為初,也是同一意義。在道的實踐 ──以慧為主的修證中,就是「如實覺」緣性、寂滅、空無我、一切法性等。所以『大毘婆沙論 』卷一(大正二七‧三中)總結的說:

    「阿毘達磨勝義自性,唯無漏慧」。
      
    「無漏慧」,般若的現證、體悟,確是佛法的心髓,最極深奧!同時,在字義上,以阿毘達磨為無漏慧「證法」,也是非常恰當的。如經文常見的阿毘三昧耶abhisamaya,阿毘三摩提abhisameti,譯為「現觀」或「現證」(舊譯「無間等」)。阿毘三菩提Abhisambuddha ,譯為「現等覺」。阿毘闍abhin~n~a,譯為「現知」或「現證」。以「阿毘」abhi為先的術語,常是現證的、體悟的般若。所以阿毘達磨──「現法」,以無漏慧為自性,最能表達 佛法的深義。

    阿毘達磨,是無漏慧的現證。但修學聖道,是要有方便的。般若現證,是由有漏修所成慧(與定相應的慧)等引發的,所以『大毘婆沙論』說:「即由此故,發起世間修所成慧;……思所成慧……聞所成慧……又由此故,發起殊勝生處得慧。……亦得名為阿毘達磨」。「於三藏十二分教,能受能持,思量觀察不謬」的,是殊勝的生處得慧(由此而成的,才是聞所成慧),所以論書也是阿毘達磨的資具,如說:「此論亦爾,阿毘達磨具故,亦名阿毘達磨」。這樣,由論書(教)而起有漏慧──生、聞、思、修所成慧;由修所成慧而引發無漏慧。現證無漏慧,是勝義阿毘達磨;有漏慧與論書,是世俗阿毘達磨。論書,有漏慧,無漏慧──三類阿毘達磨,與大乘的三種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意義完全相合,只是名稱的不同而已。阿毘達磨的真意,是般若現證,決非以分別法相為目的。然而,阿毘達磨論書,是無漏慧、有漏慧所依的資具。從著手修學來說,阿毘達磨論書的重要性,充分的顯示出來。這應是阿毘達磨論書發達的主要理由。

    ReplyDelete
  10. 6. 舉例說明「擇滅無為」與「非擇滅無為」。

    擇滅無為是指以無漏智慧斷除煩惱後所證得的無為法,三界九地中,每一地都有九品煩惱,共81品煩惱,斷除一品煩惱,就證得一品擇滅,乃至斷除81品煩惱,就證得81品同類的擇滅。

    對於一個當要生起的法,由於各種因緣沒有聚合,而沒有生起,而且以後永遠也不會生起,叫畢竟礙。 這個不生的當下就是非擇滅無為。 但這個不生法不是由智慧簡擇而證得的,而是由因緣短缺造成的,所以叫非擇滅——非以擇而得之滅。
    比如我們在看書時,非常專注,對於此時發出的其他聲音等沒有聽到,對能聽到那個時候聲音的耳識來說,就得非擇滅。 因為本來當時能聽到,由於看書專注的關係而沒有聽到,以後也再不會聽到那時發出的聲音了,因為那個聲音已經過去了,而耳識是不能緣過去法的。 這個應生而未生的耳識畢竟不生,就得非擇滅。 這個非擇滅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對於任何有情來說都存在的。

    Shi Fu, I don't know if we can post it since they have copy right.

    Source:
    凤凰新媒体 佛教的“無漏法”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blog.ifeng.com/article/1079410.html&ei=kAGySaO4PJmktQOokKR8&sa=X&oi=translate&resnum=8&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6%259C%2589%25E7%2582%25BA%25E6%25B3%2595%25E8%2588%2587%25E6%259C%2589%25E6%25BC%258F%25E6%25B3%2595%26hl%3Den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