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31, 2009

十宗綱要-淨土宗1

2009-05-26 & 27

淨土宗第一講:
  • 何謂淨土
  • 觀無量壽經故事(韋提悉夫人)
  • 廬山慧遠大師故事
有興趣的學員可查查下列資訊:
  • 頻婆娑羅王敬奉佛陀,為何會有阿闍世這樣的逆子?
  • 淨土祖師:曇鸞、善導、永明延壽、省常、蓮池、蕅益、省庵大師的生平要略。

17 comments:

  1.  
    歷代淨土宗祖師生平要略可到
    http://www.buddhist.idv.tw/H01.htm網站查閱

    曇鸞法師生平要略可到
    http://.amtb-m.org.my/foxuegaiyao/jing-tu-shen-xian-lu/jingtushenxianlu33.htm

    傳序

    ReplyDelete
  2. 1. 頻婆娑羅王敬奉佛陀,為何會有阿闍世這樣的逆子?

    阿闍世太子,交友不慎,聽從了提婆達多的唆使,幽閉頻婆娑羅王在七重室內至死,取得王位;又受提婆達多的慫恿,以狂象加害佛陀。

    阿闍世沒出生之前,跟父母已經結了深仇大恨。他父親頻婆娑羅王,年歲很大,沒有兒子,為了王位繼承,到處去求神拜佛。有一個算命看相的告訴國王:「你命裏頭的兒子,是一個仙人,他現在在山上修行,將來他死了以後,會到你家來投胎,做你的兒子。

    國王聽到了很歡喜,派人到山上去找這個仙人,真的被他找到。可是國王心太焦急,三年等不及,他要求這仙人趕快來投胎。於是,他下令把這個仙人殺掉。這個仙人就投胎到他家裏做王子,這就是後來的阿闍世王。

    當王后韋提希身懷「阿闍世王」的時候,曾請相師為胎兒占卜。相師說:「這個胎兒,在胎中手足常動,不是好的現象,將來必定害父。」當胎兒出生後,父母就為他起個名字叫「阿闍世」,中國文字乃「未生怨」。認為他宿世曾與父親結怨,但願今生怨不再生。但國王與王后,認為胎兒是妖怪,夫妻共謀將剛出生的嬰兒從樓上拋墜於地,幸未喪命,僅斷一指;故從小父母又叫他「婆羅留支」,就是「斷指」的意思。
    阿闍世後來交了惡友提婆達多,受其煽惑,幽禁父母,囚殺父母,而為該國的新王。

    http://big5.xuefo.net/show1_11422.htm
    http://teacher.aedocenter.com/mywebB/NewBook-2/FE-06.htm

    ReplyDelete
  3. 頻婆娑羅王敬奉佛陀,為何會有阿闍世這樣的逆子?

    頻婆娑羅王敬奉佛陀,對佛法深信不疑,瞭解此乃因緣宿業,毫無怨言。正如達磨二入四行觀的報冤行:「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由於頻婆娑羅王與阿闍世這段因緣而成就以下的善法:

    1. 由於阿闍世的護持,發心供養五百羅漢而成就第一次佛經結集 --
    阿闍世犯下五逆重罪,殺父害母,所以遍體生瘡,至佛所懺悔,痊癒後,即皈依釋尊,為佛門有力的護法。佛滅後,五百羅漢,結集佛說。王為之護法。佛教之興。與有力焉。

    2. 讓人知道因果的道理,阿闍世犯下五逆重罪,在世時遍體生瘡,死後還要入賓吒羅地獄受報。但由於護法的功德,他可以重罪輕報,將來成道。--普超經曰:「阿闍世從文殊懺悔,得柔順忍。命終,入賓吒羅地獄,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無生忍。彌勒出時,復來此界,名不動菩薩,後當作佛,號淨界如來。」

    3. 由於這個因緣而成就釋尊為韋提悉夫人講「觀無量壽經」。

    Info extract from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4%BD%9B%E5%AD%B8%E5%A4%A7%E8%BE%AD%E5%85%B8/%E9%98%BF%E9%97%8D%E4%B8%96

    ReplyDelete
  4.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7%80%E7%84%A1%E9%87%8F%E5%A3%BD%E4%BD%9B%E7%B6%93

    略名《觀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經》、《觀經》,亦稱《十六觀經》,共一卷,劉宋畺良耶舍譯。為淨土三經之一。

    內容述說頻婆娑羅王遭逢家變,為逆子阿闍世所幽禁。其夫人韋提希澡浴頻婆娑羅王,並奉食酥蜜和麥與蒲萄漿。頻婆娑羅大王得食體力漸復,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釋迦牟尼佛,求大目犍連授八戒。世尊除遣大目犍連尊者外,亦遣富樓那尊者,為王說法。

    經二十一日,阿闍世問守門者其父是否尚活?守門人稟告阿闍世關於國太夫人奉食、尊者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之事。阿闍世遷怒其母韋提希夫人,欲執利劍害母。經月光、耆婆等臣行勸,方改幽禁其母。韋提希夫人遭幽禁而憂急之際,向時在耆闍崛山的釋迦牟尼佛念請,佛應韋提希夫人,與目犍連、阿難兩位尊者親臨宮中。韋提希夫人表示無心再留於娑婆世界,佛示現十方佛剎樣貌於韋提希夫人,供其選擇往生之地。在韋提希夫人選擇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佛分十六觀的次第,說明以面朝西方觀想落日漸次到觀西方三聖身相及彌陀淨土莊嚴諸相的往生西方之法。其中並提到上、中、下三輩九品往生的位階。

    十六觀

    初觀:觀想西方日落,直至閉目、開目皆有落日歷歷在目。
    第二觀:觀水澄清如琉璃。
    第三觀:轉而粗見極樂國地琉璃寶地、樓閣、華幢樣貌。
    第四觀:觀極樂世界寶樹、羅網。
    第五觀:觀極樂世界八池功德水。
    第六觀:總觀想極樂世界之寶樹、寶地、寶池。
    第七觀:觀七寶蓮華座。
    第八觀:觀蓮華座上金色佛菩薩像。
    第九觀:觀無量壽佛眉間白毫,現八萬四千色身相好。
    第十觀: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
    第十一觀:觀大勢至菩薩真實色身相。
    第十二觀:普觀無量壽佛所建極樂世界色相。
    第十三觀:觀西方三聖色身相,主要提及觀相念佛方法。
    第十四觀:觀根性上品的上中下三等眾生往生並獲西方三聖和蓮池海會菩薩接引的情況。
    第十五觀:觀根性中品的上中下三等眾生往生並獲阿彌陀佛接引的情況。
    第十六觀:觀根性下品的上中下三等眾生往生並獲化佛菩薩接引的情況。並提及由於下品眾生多是犯戒、謗三寶以至犯五逆十惡之罪,在臨命終時,惡業現前。有幸得到善知識教以持名念佛的方法(由於時間緊迫,所以已不能教以觀相念佛的方法),眾生因大恐懼而生大信心,稱十念阿彌陀佛名號,即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得以往生極樂世界。

    ReplyDelete
  5. 佛說無量壽經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089.htm

    …比丘白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唯願世尊,廣為敷演諸佛如來淨土之行,我聞此己,當如說修行,成滿所願。』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幾何?」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時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如是修已,詣彼佛所,稽首禮足,遶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攝取莊嚴佛土清淨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說,宜知是時,發起悅可一切大眾。菩薩聞已,修行比法,緣致滿足無量大願。』比丘白佛:『唯垂聽察!如我所願,當具說之:

    1.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2.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3.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4.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5.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6.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7.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8.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9.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10.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11.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12.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13. 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14.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15.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16.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17.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18.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19.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20.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迥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21.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22.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23.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24.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25.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26.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27.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辯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28.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

    29.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30.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31.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32.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33.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34.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35.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36.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37.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38.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擣染浣濯者,不取正覺。

    39.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40.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41.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42.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43.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44.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45.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宇,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46.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47.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宇,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48.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以偈頌曰: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志求無上尊,為諸天人師。
    神力演大光,普照無際土,消除三垢冥,明濟眾厄難。
    開彼智慧眼,滅此昏盲闇,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
    功祚成滿足,威曜朗十方,日月戢重暉,天光隱不現。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常於大眾中,說法師子吼。
    供養一切佛,具足眾德本,願慧悉成滿,得為三界雄。
    如佛無量智,通達靡不照,願我功德力,等此最勝尊,
    斯願若剋果,大千應感動,虛空諸天神,當雨珍妙華。

    佛謂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於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滿如是大願,誠諦不虛,超出世間,深樂寂滅。

    ReplyDelete
  6. 宰相王文正

    北宋有兩位姓王謚号“文正公”的宰相:
    王旦(公元957年—1017年); 王曾(公元978年—1038年)

    省常大師時期淨行社為社首的是宰相王旦:

    王旦(957年~1017年),北宋大名莘縣(山東)人,字子明。太平興國進士。真宗時入相,進太保,當國最久。事至不膠,有謗不校,引薦朝士,不令其人自知。以天禧元年(1017年)卒,壽六十一,追封魏國公,謚文正。

    父王祐,官至尚書兵部侍郎。王旦因生於凌晨,取名旦。自幼好學,相貌醜,喉部突起,華山老道說他有異人相。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與寇準同榜進士,初任大理評事,平江(今屬湖南)知縣,娶轉運使趙昌言之女為妻。雍熙元年(984年)參與編輯《文苑英華·詩類》。雍熙二年,任鄭州通判,四年,改任濠州(今安徽鳳陽)通判。淳化二年,任知貢舉。至道二年,升兵部郎中。咸平三年(1000年)累升知樞密院。寇準自覺德量遠不及王旦。天禧元年九月初十病卒,真宗廢朝三日,親臨致祭。追贈為太師。葬於莘縣城關鎮曹廟王村東北100米處。有子王雍、王沖、王素。

    http://www.dzlishi.net/ZaTan/si/si_1445.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6%97%A6

    ReplyDelete
  7. 丁福保大辭典網站

    http://www.cbeta.org/download/cbreader.htm

    傳序

    ReplyDelete
  8. 佛學大辭典/十二部經

    【十二部經】

    (術語)一切經分為十二種類之名。據智度論三十三之說,

    一、修多羅Sutra,此云契經。經典中直說法義之長行文也。契經者,猶言契於理契於機之經典。

    二、祇夜Geya,譯作應頌,又作重頌。應於前長行之文重宣其義者,即頌也。凡定字句之文體,謂為頌。

    三、伽陀Gatha,譯作諷頌又作孤起頌。不依長行,直作偈頌之句者。如法句經是也。

    四、尼陀那Nidana,此譯因緣。經中說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因緣之處。如諸經之序品,即因緣經也。

    五、伊帝目多Itivrtaka,此譯本事。佛說弟子過去世因緣之經文。如法華經中藥王菩薩本事品是也。

    六、闍多伽Jataka,此譯本生。佛說自身過去世因緣之經文也。

    七、阿浮達摩Adbhutadharma,新云阿毘達磨。此譯未曾有。記佛現種種神力不思議事之經文也。

    八、阿波陀那Avadana,此譯譬喻。經中說譬喻之處也。

    九、優婆提舍Upadesa,此譯論義。以法理論義問答之經文也。

    十、優陀那Udana,此譯自說。無問者,佛自說之經文。如阿彌陀經是也。

    十一、毗佛略Vaipulya,此譯方廣。說方正廣大之真理之經文也。

    十二、和伽羅Vyakarana,譯授記。於菩薩授成佛之記之經文也。

    此十二部中修多羅與祇夜及伽陀三者,為經文上之體裁。餘九部從其經文所載之別事而立名。

    http://zh.wikisource.org/w/index.php?title=%E4%BD%9B%E5%AD%B8%E5%A4%A7%E8%BE%AD%E5%85%B8/%E5%8D%81%E4%BA%8C%E9%83%A8%E7%B6%93&variant=zh-hant

    ReplyDelete
  9. 【如來十力】 [出圓覺略鈔並大智度論] 如來証得實相之智。了達一切。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力也。一知是處非處智力謂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如作善業。即知定得樂報。名知是處。若作惡業。得受樂報。無有是號。名知非處。如是種種。皆悉遍知。故名知是處非處智力。二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謂如來於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業緣果報生處。皆悉遍知。故名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梵語三昧。華言正定。謂如來於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淺深次第。如實遍知。故名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謂如來於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故名知諸根勝劣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謂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欲樂善惡不同。如實遍知。故名知種種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謂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如實遍知。故名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謂如來於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槃無漏行所至處。如實遍知。故名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有漏行者。謂六道眾生。由身口意所作業行。而漏落生死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無漏行者。謂一乘修戒定慧道品之行。而不漏落生死也。)八知天眼無礙智力謂如來証知天眼清淨。見諸眾生死時生時端正丑陋善惡業緣。皆悉無礙。故名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謂如來於種種宿命。一世乃至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飲食。苦樂壽命。如實遍知。故名知宿命無漏智力。(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十知永斷習氣智力謂如來於一世惑余習氣分。永斷不生。如實遍知。故名知永斷習氣智力。

    如來十力-十力即:

    (一)處非處智力,又作知是處非處智力、是處不是力、是處非處力。處,謂道理。
    謂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如作善業,即知定得樂報,稱為知是處﹔若作惡
    業,得受樂報無有是處,稱為知非處。如是種種,皆悉遍知。

    (二)業異熟智力,又作知業報智力、知三世業智力、業報集智力、業力。謂如來於
    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業緣果報生處,皆悉遍知。

    (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發起雜染清淨智力、知諸禪解
    脫三昧智力、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智力、定力。謂如來於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淺
    深次第如實遍知。

    (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眾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謂如來於諸眾
    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

    (五)種種勝解智力,又作知種種解智力、知眾生種種欲智力、欲力。謂如來於諸眾
    生種種欲樂善惡不同,如實遍知。

    (六)種種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謂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
    如實遍知。

    (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處道智力、至處道力。謂如來於六道有漏行所至處、
    涅盤無漏行所至處如實遍知。

    (八)宿住隨念智力,又作知宿命無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實了知過去世
    種種事之力﹔如來於種種宿命,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
    死彼生此,姓名飲食、苦樂壽命,如實遍知。

    (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無礙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謂如來藉天眼如實
    了知眾生死生之時與未來生之善惡趣,乃至美醜貧富等善惡業緣。

    (十)漏盡智力,又作知永斷習氣智力、結盡力、漏盡力。謂如來於一切惑余習氣分
    永斷不生,如實遍知。

    http://www.hudong.com/wiki/%E5%A6%82%E6%9D%A5%E5%8D%81%E5%8A%9B

    ReplyDelete
  10. 淨宗初祖~廬山慧遠大師

      慧遠 (334~416)東晉僧。我國淨土宗初祖。廬山白蓮社創始者。雁門樓煩(山西崞縣) 人,俗姓賈。出身於儒學世家,自幼好讀書,十三歲隨舅舅到許昌、洛陽一帶遊學,廣泛學習了儒家經典,對於老子、莊子的學說尤為精通。東晉永和十年(354年),他二十一歲,已計劃好要渡江拜訪博通經學的名儒范宣子,與他共同隱居講學。但此時趙國國內大亂,南北戰事又起,道路阻絕,把他的計劃打斷了。南下不成,聽說道安在太行恆山(今河北阜平北) 立寺傳教,他便帶著弟弟一同前往。這一去遂成為他人生道路的重大轉折。
      那時道安正帶著弟子們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輾轉傳教,影響很大。慧遠來到恆山,一見道安便衷心拜伏,認為真是自己的老師。於是和弟弟毅然剃髮,出家為僧,在道安門下虛心鑽研佛理,並立下大志,把弘揚佛教作為自己的崇高使命。
      在戰亂中,僧徒們的生活很困難。特別是慧遠兄弟,初來乍到,連御寒的衣物都很缺乏。但他兄弟倆人卻不為困難所屈,依然和睦友愛,安心學道。有同學見了,很受感動,暗暗贈送給他們買燈燭的費用,使他們夜間也能堅持學習。由於慧遠出家前有深厚的儒學、老莊玄學的基礎,出家後又勤奮努力,所以很快就掌握了艱深的佛理,深受道安的贊賞,同學們也很羨慕和佩服。他二十四歲那年,已經能夠獨立升座說經。有一次,他講經時有位聽眾就「實相」的義理提出質詢,慧遠用佛經的名詞、概念加以解釋,說來說去,還是不能使人領悟。他就試著用《莊子》中的道理來打比方,這麼一說,對方就豁然明白了。道安得知此事,特准慧遠在讀佛經之外,兼讀世俗書籍。這就使慧遠能夠以佛學為主,融會儒學、玄學的思想,形成自己獨特的學術風格。
      慧遠追隨道安在恆山等地講經傳道,共經十年。至晉哀帝興寧三年(365年),道安率徒南下,慧遠也隨師來到襄陽。在襄陽,道安被鎮將朱序留住不放,只得把徒弟們分派到各地去廣泛傳播佛教。慧遠也於此時,帶著十幾名徒弟繼續南下。臨別之時,道安對徒弟們都一一叮嚀囑咐,唯獨慧遠未蒙一句贈言。慧遠惶恐,跪下對道安說:「大家都受到老師的教誨勉勵,獨我例外,不蒙一言,我心中多麼不安啊!」道安說:「你和別人不同,對於你,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一句話,道出了道安對慧遠的高度賞識和信任。
      告別老師道安之後,慧遠先到荊州,不久便到了廬山。江州(江西九江市) 刺史桓伊特地為他創建了東林寺。從此他一直居於廬山,三十七、八年間足不出廬山虎溪,為佛教的發展孜孜不倦地努力,成為南方佛教的傑出領袖。
      慧遠在廬山的事業,主要包括自己修行、從事著述和組織譯經,收徒授業,與士族高官來往、調和政教關係及佛教與傳統文化關係幾個方面。
      在修行方面,慧遠自我要求極嚴。他率眾行道。昏曄不絕。致使許多操守謹嚴的僧人慕名遠道前來依附,使廬山名僧濟濟,形成了以慧遠為中心的廬山僧團。還有不少未出家的居士,也聞風前來向慧遠請教。慧遠把這些僧人和居士們緊緊團結在身邊,與北方鳩摩羅什領導的僧團遙相呼應,使廬山與長安一樣成為佛教重鎮。
      在宗教實踐上,慧遠不但心極虔誠.且富於創造。他聽說天竺月氏國那竭呵城南石室中有「佛影」,就派人背山臨流,營筑龕室,繪佛「光相」,虔誠禮 拜。後來,他又率領同好 (主要是他在廬山的出家弟子,和前來就教的在家居士如彭城劉遺民等人),共一百多人,在精舍無量壽佛像前,建齋立誓,共同發願,希望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由此創造了一種彌陀淨土信仰,這種信仰和修行方
    Page 1

    資料來源歷代 淨土宗祖師生平
    http://www.buddhist.idv.tw/H01.htm

    ReplyDelete
  11. 法,很快由廬山傳播到各地,後世的淨土宗就是從慧遠的淨土信仰演變發展成的。
      慧遠的著述,有論、序、銘、贊、詩、書等各種體裁,共五十餘篇,集為十卷。在內容上則是大小乘兼綜,以佛學為中心,而又廣泛吸收百家學說,具有會通儒、釋、道諸教思想的特色。
      慧遠的著述、傳道和交遊幾方面是緊密結合的。他所交遊,不分華夷南北、朝野逆順,也不分貴賤士庶、儒釋玄道,都不親不疏,以禮相待。所以名士如 彭城劉遺民、雁門周續之、新蔡畢穎之、南陽宗炳、張萊民、張季碩以至謝靈運等;高官如殷仲堪、桓玄、何無忌、劉裕乃至晉安帝等;異族如後秦皇帝姚興、王公姚嵩等;叛逆如盧循等,都與慧遠有密切的往來。慧遠認為出家為僧就是方外之賓,所以不管世俗的是非順逆,皆情無取捨。這既是貫徹佛教眾生平等、佛化普沾的原則。
      與慧遠往來的人,多數是向他求教,或與他商討學問的。所以慧遠與這些人往來的過程,往往也就是慧遠向他們傳道授業的過程。例如劉遺民,自幼讀百家書,也喜歡研究佛理。他曾從道生那裏得到僧肇著的《般若無知論》,立即送給慧遠看,兩人一起研究討論。劉遺民曾寫過《釋心無義》,他的佛學修養無疑得到過慧遠的幫助。又如雷次宗,入廬山拜慧遠為師,慧遠曾為他和宗炳等人講授過《喪服經》。以後雷次宗把慧遠講的內容整理成《略注喪服經傳》,又寫了《毛詩序義》二卷,並到京城開館教授弟子儒學,又為皇太子諸王講《喪服經》。很顯然,雷次宗關於《詩》、《禮》,特別是《喪服經》的知識,是深受慧遠的教益的。雷次宗的同學宗炳甚至認為,雷著的義旨皆得自慧遠的面授。再如殷仲堪,愛讀《老子》,喜歡《易經》。他在赴任荊州刺史途中,特意登廬山拜會慧遠,二人共臨北澗,論《易》之體,討論了很久,殷仲堪受到很多啟發。以後殷曾稱讚慧遠學識深明,一般人是很難達到的。
      慧遠為學博大精深,常常給人以教益,但他並不自滿,總是利用一切可能向學有專長的人求教。鳩摩羅什從涼川來到長安,慧遠聞訊即通信問好,此後兩人書信不斷,經常認真探討深奧的教義。慧遠對鳩摩羅什的事業也有很大的幫助。羅什譯出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重要大乘經典,起初只流行於關中地區。經過慧遠的努力提倡,後來在江東也流行開來。
      此外慧遠又請著名的律學大師僧伽提婆,到廬山來翻譯出關於禪數的重要經典《阿毗曇心論》四卷和《三法度論》二卷。還請禪學大師佛陀跋陀羅譯出了《達磨多羅》禪經二卷。僧伽提婆的《毗曇》學說,佛陀跋陀羅的禪法,由於慧遠的介紹和提倡,都在江東得到流行,對後世有較大影響。慧遠本人並不是禪僧,也不是小乘學者,但他不抱門戶之見,不但不加以排斥,反而兼容並蓄,大力提倡,於此我們可進一步看到慧遠學術的博大恢宏。
      慧遠博洽的學風對於他的弟子們有很大的影響。在慧遠治學精神的薰陶下,他的弟子們大多有博采眾長、多才多藝的特點。正如後人概括指出的,慧遠的弟子們有的義解深明,有的匡拯眾事,有的戒行清高,有的禪思深入,都能有名於當時,其學術則流傳到後代。
      調和政教關係及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是慧遠一生事業中極有光輝的部分,前者發生在東晉末年,後者則體現在慧遠一生的努力中,但也以東晉末年所為最為集中和突出。
      主要的問題是僧侶應不應該遵守世俗禮教,禮敬君親?這個問題最先是由晉成帝時的輔政大臣庾冰提出的,當時未能解決,晉末桓玄在謀劃篡晉稱帝之時,又重新提出沙門應禮敬王者的問題,在僧俗兩界引起了一場劇烈的辯論。慧遠參加了這場大辯論,先後寫了《答桓太尉書》和《沙門不敬王者論》。他總結了前人的意見,概括指出佛教具有陶冶人民心情、從而移風易俗的社會職能,又有上俾皇極、幫助帝王實行統治的政治職能,並創造性地把佛教義理同維護名教的傳統理論,有機地協調起來,把佛教的適應世俗求同對出世間的追求分別開來,以此作為其佛教處世的理論基礎

    Page 2

    ReplyDelete
  12. 和主要方法。他認為,處俗弘教的在家信徒必須做到奉上之禮、尊親之敬、忠教之義,也就是對君對親必須盡忠盡孝。這種說法,實際上把佛教同中國傳統的政治倫理觀念完全糅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慧遠又認為,出家修道的佛教僧侶必須隱居以求其志、變俗以達其道。也就是要高尚其跡,在服章和行事上不同於世俗禮教的規定,似乎把佛教的特殊作法與名教典禮對立起來,但他極力爭得沙門不敬君親的特殊禮遇,目的是要統治者從禮的形式上向沙門讓步,抬高僧侶的社會身份,使他們能更廣泛、更深刻地影響群眾,從根本上維護統治者的利益,最終使佛教由僧徒個人的事情變成國家的事業。
      慧遠的這種理論,為多數僧俗上層人物所接受,桓玄在篡位稱帝之後,為了爭取僧俗信徒的支持,特詔允許沙門不禮敬王者。這樣,在沙門應不應該盡敬君親的論戰中,慧遠取得了形式上的勝利,而在實質上,這場大論戰則以王權和佛教的調和而收場。
      慧遠把協調政教關係與協調佛教、傳統文化的關係結合在一起,他在自己的論證中把儒家的許多基本思想,組織到佛教教義之中,最顯著的是把儒家的「禮」的觀念引進佛教。例如他在《袒服論》中把沙門的袒服說成是天竺的「國法」,具有「盡敬於所尊,表誠於神明」的意義。又把袈裟、缽盂等僧侶的用具解釋成佛教的殊制名器,屬於佛教的禮制,而只有這樣的禮制,才能保障佛教的獨立弘法,制約僧眾依法尋道。這種從名器禮制角度考察佛教的服用器皿以至行為儀表的作法,是慧遠的創造,其立論根據就是儒家思想,是儒家經典把外在的禮同內心的盡敬結合起來的觀念。
      在《沙門不敬王者論》中,慧遠詳盡地闡述了「內外之道可合」的原則,認為佛教和儒家「出處雖異,終期則同」,也就是說兩者在具體做法上各不相同,終極目標卻是一致的。這種立場,實際上成了以後中國佛教主流所遵循的思想綱領。日後中國佛教史上的孔釋「殊途同歸」、「三教一源」思想,都可以追溯到慧遠的這些說法上。
      慧遠的一系列論著,極力把佛教社會抬得高於一切,但其思想實質,卻是讓佛教的外來思想服從並容納於儒家的基本觀念內。所以經過慧遠改造的佛教體系,具有結合中國的社會、政治實際,聽命於世俗要求的性質,向著佛教中國化邁進了一大步,由此受到了世俗統治階級的歡迎。加之他領導的廬山僧團注重學理,奉戒無虧,不參加田園、商販借貸等流俗經營,深受統治者的讚賞,所以桓玄在下令沙汰僧尼時,特別關照說:「唯廬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簡之列。」可見慧遠對於佛教義理的發展,對於廬山僧團的組織領導,都是卓越絕倫的,不但對於維持東晉佛教的正常發展有無可倫比的貢獻,在整個中國佛教史上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慧遠逝世於東晉義熙十二年 (417年),享年八十三歲。他的一生,幾乎與東晉一代相始終。他的老師道安曾經說過:佛教在中國的弘揚,大概要靠慧遠了。慧遠一生的努力,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證明道安是有知人之明的。慧遠學識和精神的感人,從謝靈運的態度上可以明顯看出。謝靈運是東晉第一流高門士族,本人富有才學,從來不肯服人。但一見到慧遠,卻肅然心服。慧遠死後他作了一篇《廬山慧遠法師誄》,贊頌慧遠在江東振興佛教,致使「聞風而動,四海同歸」,他對慧遠評價之高,於此可見。南齊釋道慧十四歲時,讀《慧遠集》,感慨歎息,恨自己生得太晚,不能親炙慧遠的教誨。於是和同學智順溯流千里,到廬山瞻仰憑吊慧遠遺跡,流連三載,才返回建康。梁代釋慧皎為慧遠作傳,說天竺和西域的重要經典,關中流行的新興學說,所以能傳播到江東,都是靠慧遠的力量。這些贊頌之詞,崇拜之舉,說明慧遠的道德 學問,感人至深,早在南朝已有定論。

    Page 3
    資料來源 歷代淨土宗祖師生平
    http://www.buddhist.idv.tw/H01.htm

    ReplyDelete
  13. 師父:

    最近在舊金山圖書館借閱「弘一大師 -- 李叔同說佛」。其中一節<佛法十疑略釋>
    讀後覺得甚為受用,所以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

    佛法十疑略釋

    弘一大師講述

    摘錄自「弘一大師 -- 李叔同說佛」

    戊寅(1938年)十月六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講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對於佛法而起之疑問,亦復不少。故學習佛法者,必先解釋此種疑問,然後乃能著手學習。

    以下所舉十疑及解釋,大半採取近人之說而敘述之,非是講者之創論。所疑固不限此,今且舉此十端耳。


    一、佛法非迷信

    近來知識份子,多批評佛法謂之迷信。

    我輩詳觀各地寺廟,確有特別之習慣及通俗之儀式,又將神仙鬼怪等混入佛法之內,謂是佛法正宗。既有如此奇異之現相,也難怪他人謂佛法是迷信。

    但佛法本來面目則不如此,決無崇拜神仙鬼怪等事。其儀式莊嚴,規矩整齊,實超出他種宗教之上。又佛法能破除世間一切迷信而與以正信,豈有佛法即是迷信之理。

    故知他人謂佛法為迷信者,實由誤會。倘能詳察,自不至有此批評。

    二、佛法非宗教

    或有人疑佛法為一種宗教,此說不然。

    佛法與宗教不同,近人著作中常言之,茲不詳述。應知佛法實不在宗教範圍之內也。

    三、佛法非哲學

    或有人疑佛法為一種哲學,此說不然。

    哲學之要求,在求真理,以其理智所推測而得之某種條件即謂為真理。其結果,有一元、二元、唯心種種之說。甲以為理在此,乙以為理在彼,紛紜擾攘,相非相謗。但彼等無論如何盡力推測,總不出於錯覺一途。譬如盲人摸象,其生平未曾見象之形狀,因其所摸得象之一部分,即謂是為象之全體。故或摸其尾便謂象如繩,或摸其背便謂象如床,或摸其胸便謂象如地。雖因所摸處不同而感覺互異,總而言之,皆是迷惑顛倒之見而已。

    若佛法則不然,譬如明眼人能親見全象,十分清楚,與前所謂盲人摸象者迥然不同。因佛法須親證「真如」,了無所疑,決不同哲學家之虛妄測度也。

    何謂「真如」之意義?真真實實,平等一如,無妄情,無偏執,離於意想分別,即是哲學家所欲了知之宇宙萬有之真相及本體也。夫哲學家欲發明宇宙萬有之真象及本體,其志誠為可嘉。第太無方法,致罔廢心力而終不能達到耳。

    以上所說之佛法非宗教及哲學,僅略舉其大概。若欲詳知者,有南京支那內學院出版之佛法非宗教非哲學一卷,可自詳研,即能洞明其奧義也。

    四、佛法非違背於科學

    常人以為佛法重玄想,科學重實驗,遂謂佛法違背於科學。此說不然。

    近代科學家持實驗主義者,有兩種意義。

    一是根據眼前之經驗,彼如何即還彼如何,毫不加以玄想。

    二是防經驗不足恃,即用人力改進,以補通常經驗之不足。

    佛家之態度亦爾,彼之「戒」「定」「慧」三無漏學,皆是改進通常之經驗。但科學之改進經驗重在客觀之物件,佛法之改進經驗重在主觀之心識。如人患目病,不良於視,科學只知多方移置其物以求一辨,佛法則努力醫治其眼以求復明。兩者雖同為實驗,但在治標治本上有不同耳。

    關於佛法與科學之比較,若欲詳知者,乞閱上海開明書店代售之佛法與科學之比較研究。著者王小徐,曾留學英國,在理工專科上迭有發見,為世界學者所推重。近以其研究理工之方法,創立新理論解釋佛學,因著此書也。

    五、佛法非厭世

    常人見學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與世人罕有往來,遂疑佛法為消極的、厭世的。此說不然。

    學佛法者,固不應迷戀塵世以貪求榮華富貴,但亦決非是冷淡之厭世者。因學佛法之人皆須發「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樂為苦樂,抱熱心救世之弘願,不唯非消極,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雖居住山林中,亦非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學以預備將來出山救世之資具耳。與世俗青年學子在學校讀書為將來任事之準備者,甚相似。

    由是可知謂佛法為消極厭世者,實屬誤會。

    六、佛法非不宜於國家之興盛

    近來愛國之青年,信仰佛法者少。彼等謂佛法傳自印度,而印度因此衰亡,遂疑佛法與愛國之行動相妨礙。此說不然。

    佛法實能輔助國家,令其興盛,未嘗與愛國之行動相妨礙。印度古代有最信仰佛法之國王,如阿育王、戒日王等,以信佛故,而統一興盛其國家。其後婆羅門等舊教復興,佛法漸無勢力,而印度國家乃隨之衰亡,其明證也。

    七、佛法非能滅種

    常人見僧尼不婚不嫁,遂疑人人皆信佛法必致滅種。此說不然。

    信佛法而出家者,乃為僧尼,此實極少之數。以外大多數之在家信佛法者,仍可婚嫁如常。佛法中之僧尼,與他教之牧師相似,非是信徒皆應為牧師也。

    八、佛法非廢棄慈善事業

    常人見僧尼唯知弘揚佛法,而於建立大規模之學校、醫院、善堂等利益社會之事未能努力,遂疑學佛法者廢棄慈善事業。此說不然。

    依佛經所載,布施有二種,一曰財施,二曰法施。出家之佛徒,以法施為主,故應多致力於弘揚佛法,而以餘力提倡他種慈善事業。若在家之佛徒,則財施與法施並重,故在家居士多努力作種種慈善事業,近年以來各地所發起建立之佛教學校、慈兒院、醫院、善堂、修橋、造涼亭乃至施米、施衣、施錢、施棺等事,皆時有所聞,但不如他教仗外國慈善家之財力所經營者規模闊大耳。

    九、佛法非是分利

    近今經濟學者,謂人人能生利,則人類生活發達,乃可共用幸福。因專注重於生利。遂疑信仰佛法者,唯是分利而不生利,殊有害於人類,此說亦不免誤會。

    若在家人信仰佛法者,不礙於職業,士農工商皆可為之。此理易明,可毋庸議。若出家之僧尼,常人觀之,似為極端分利而不生利之寄生蟲。但僧尼亦何嘗無事業,僧尼之事業即是弘法利生。倘能教化世人,增上道德,其間接直接有真實大利益於人群者正無量矣。

    十、佛法非說空以滅人世

    常人因佛經中說「五蘊皆空」「無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說空。若信佛法者多,將來人世必因之而消滅。此說不然。

    大乘佛法,皆說空及不空兩方面。雖有專說空時,其實亦含有不空之義。故須兼說空與不空兩方面,其義乃為完足。

    何謂空及不空。空者是無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業。雖知無我,而能努力作救世之事業,故空而不空。雖努力作救世之事業,而決不執著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實瞭解,乃能以無我之偉大精神,而作種種之事業無有障礙也。

    又若能解此義,即知常人執著我相而作種種救世事業者,其能力薄,範圍小,時間促,不徹底。若欲能力強,範圍大,時間久,最徹底者,必須於佛法之空義十分瞭解,如是所做救世事業乃能圓滿成就也。

    故知所謂空者,即是於常人所執著之我見打破消滅,一掃而空,然後以無我之精神,努力切實作種種之事業。亦猶世間行事,先將不良之習慣等一一推翻,然後良好之建設乃得實現。

    信能如此,若云犧牲,必定真能犧性;若云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堅堅實實,勇猛精進而作去,乃可謂偉大,乃可謂徹底。

    所以真正之佛法先須向空上立腳,而再向不空上作去。豈是一味說空而消滅人世耶!

    以上所說之十疑及釋義,多是採取近人之說而敘述其大意。諸君聞此,應可免除種種之誤會。

    若佛法中之真義,至為繁廣,今未能詳說。惟冀諸君從此以後,發心研究佛法,請購佛書,隨時閱覽,久之自可洞明其義。是為余所厚望焉。

    ReplyDelete
  14. 曇鸞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B%87%E9%B8%9E

    曇鸞(476年-542年),或作曇巒,俗名不詳,自號玄簡大士,北魏大同府雁門(今山西省代縣)人,為淨土宗開宗祖師。

    生平

    曇鸞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年)。少年時因為聽說五台山有許多靈異的事蹟,前往探索,因而出家。他精研《四論》、《涅盤經》,讀《大集經》時因為感到它的詞義精深,曾想為它作疏解,但是寫作一半就生病了,至秦陵時,在城樓上見到異象,因而痊癒。自此感到人的生命過於短暫,想要學習長生之法,遂至江南梁朝,尋找陶宏景,得到十卷仙經。

    回到北魏後,遇到菩提流支,他向菩提流支詢問長生之法。菩提流支將他譯出的《觀無量壽經》贈與曇鸞,曇鸞於是將仙經燒燬,自此開始弘揚淨土法門。

    曇鸞擅長調心練氣,以醫術與神通,名滿魏都。北魏君王相當敬重他,稱他為神鸞,下敕命讓他移居并州大寺,後又移居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

    後於北魏興和四年(542年),因病卒於平遙山寺,年六十七。

    著作

    曇鸞擅長導引調氣,兼擅醫術,曾著《調氣論》一卷、《療百病雜丸方》三卷、《論氣治療方》一卷、《服氣要訣》一卷。

    他為世親《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作《往生論註》。此外,他又寫作有《略論安樂淨土義》一卷,《禮淨土十二偈》(又稱《贊阿彌陀佛偈》)。

    思想及影響

    曇鸞為世親《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作《往生論註》。在《往生論註》卷首,根據龍樹《大智度論》及《十住毗婆沙論》,提出「二道二力說」。將修行佛法區分為依靠自力的難行道,與依靠他力的易行道。他認為在無佛之世,想要依循「唯是自力,無他力持」的難行道是難以成功的,只有倚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來修行,才是最穩妥也最容易的法門。

    他認為《觀無量壽經》中所說的十六觀想過於繁複,提出持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方法,作為修行法門。認為即使是惡人,只要持誦阿彌陀佛也可以往生淨土。

    《略論安樂淨土義》是曇鸞用問答的體裁,把有關彌陀安樂淨土的三界攝否、莊嚴多生、往生輩品、邊地胎生、五智疑惑、渡與不渡、十念相續等問題,作總別九番的問答,並一一加以解說。
    曇鸞提出的理論與修行方法,成為後世淨土宗的根基,下開道綽、善導一系。因此日本淨土宗尊他為淨土宗初祖。

    但在南宋之後,中國淨土宗改以慧遠為淨土宗初祖,曇鸞反而被人遺忘,這與南宋之後,佛教重心南移有很深的關連。

    ReplyDelete
  15. 善導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6%84%E5%AF%BC

    善導大師(613年-681年)唐朝高僧。是唐代發揚淨土宗的一代宗師。泗州人(一說臨淄人) ,俗姓朱,十歲即從密州(今山東諸城)的明勝大師出家,一心向佛。初習三論宗,間讀《法華經》、《維摩詰經》諸經。

    641年跟隨交城玄中寺道綽大師,學淨土宗,習觀無量壽經,徹悟,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餘行業迂僻難成,惟此法門速超生死。」

    645年道綽大師圓寂後,善導轉赴長安,在慈恩寺盛弘淨土法門,激發僧俗諸同修,虔誠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善導大師自修則「每入室長跪念佛,非力竭不休」;度人則「每逢人即演說淨土法門」,三十年如一日;言傳與身教並舉,以身作則,勉己勵人,專弘念佛法門,普度眾生共修淨土宗,遂成當時著名的弘傳淨土法門的大師。

    681年示寂後,其弟子立靈塔於長安區(西安市)神禾原,後於塔旁創建香積寺。唐高宗以師念佛 「口出光明,神異無比」,故賜額為「光明寺」,後人亦稱師為「光明和尚」。 著有 《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

    《佛祖統紀》言:宋僧宗曉,列善導大師為淨土宗二祖。

    日本淨土宗尊稱善導大師為「高祖」、「宗家」。甚至有奉阿彌陀佛為初祖,善導為二祖,日本僧法然上人為三祖的說法,對其推崇之至。

    永明延壽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0%B8%E6%98%8E%E5%BB%B6%E5%A3%BD
    http://www.amtb-la.org/jingzongzushi/jingzongzushi_06_yanshou.html

    永明延壽禪師〈904年-975年〉,俗姓王,名延壽,字沖元,號抱一子,錢塘人,唐末五代時禪宗高僧,為法眼宗三祖。又被後世淨土宗推崇為淨土宗六祖。

    生平

    延壽禪師,原是地方官吏,於吳越世宗時,負責軍需,他為人正直,經常讀誦《法華經》。

    三十四歲(937年)時,翠巖令參禪師在四明山龍冊寺弘法,吳越文穆王見延壽禪師求道 心切,於是准許他在翠巖禪師處出家受戒。他曾在天台山天柱峰禪坐習定九十天,專心的程度,甚至有鳥類在他身上築巢。後參天台山德韶國師,發明心地,為法眼宗傳人。相傳他曾作偈曰:「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並大地,全露法王身」。

    952年,延壽禪師在奉化雪竇寺潛修苦行,並講授禪法,得到吳越國王的信奉。

    960年,吳越忠懿王錢弘俶請延壽禪師住持杭州靈隱寺。

    961年,延壽禪師遷慧日山永明寺,授徒兩千餘人,法聲大振,人稱「永明延壽」大師。吳越忠懿王深重大師德行,賜號「智覺禪師」,居永明寺長達十五年。高麗國王見到他所著《宗鏡錄》一書,曾派人送來袈紗,以示尊崇。

    開寶八年(西元975年),大師安然圓寂。

    宋徽宗諡大師為「宗照禪師」。清世宗雍正又加諡為「圓妙正修智覺禪師」。

    著作

    延壽大師居永明寺時,除了修行、弘法之外,同時也注重於將自己的修行體驗與對佛學的研究心得,整理成文字。著有《宗鏡錄》,綜合了禪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等四家學說,總合隋唐佛學,是一部極為重要的佛學著作。其他的著作如《萬善同歸集》六卷、《神棲安養賦》、《唯心決》、《受菩薩戒》、《定慧相資歌》、《警世》各一卷等書,也是相續在永明寺寫成而傳於世的。

    思想及影響

    與淨土宗的關係

    延壽大師集禪門法眼宗第三代宗師與淨土宗六祖為一身。是以其佛學思想必是禪與淨的相結合者。而會宗各家之說導歸西方淨土則是其佛學思想之特色所在。延壽將密教之密行及法相、三論、華嚴、天臺等諸學說並及淨土理論折衷而綜合為一。此等倡舉,開歷史之先河,遂成一時之風氣,使之啟迪了後來佛門諸宗併合修學的端倪。

    延壽居永明寺十五年間,日行一百單八件佛事,這些行事中可以看出,幾乎包羅了當時佛家各宗所倡行的修行方式。可以說是各宗各派皆具,樣樣法門全備,於此行事中,恒以淨土為依歸,將所有行持皆回嚮往生淨土,是其總持的旨趣所在。從延壽大師的代表作-《宗鏡錄》中可以窺得其佛學思想的大概,將當時盛行於世的佛教行法與理論,融會而貫通之,而使自家的思想體系別具特色,自成一家。其所倡導並身體力行的禪淨雙修的行法,在佛教行門中獨立一幟,影響著無數的修行者步其後塵,依教修持,因而無論是禪門行者或是淨宗學人,都是萬分景仰延壽大師。

    ReplyDelete
  16. 省常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C%81%E5%B8%B8

    省常,浙江錢塘人,北宋以弘揚淨土聞名的高僧,被後世追認為淨土宗七祖。

    簡介

    省常俗姓顏,字造微,生於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七歲剃度出家,十七歲時發大菩提心,受三壇大戒,此後修行日進,戒行謹嚴。他研習大乘起信論等著作,精通天臺宗止觀法門,又對淨土法門有濃厚的興趣。

    宋淳化年間,省常住浙江杭州西湖昭慶寺,專修淨業,又仰慕東晉慧遠於廬山結社念佛之風。重新結成蓮社念佛,以王旦為首的很多士大夫都有參與。他以《華嚴經•淨行品》為結社念佛的行持依歸,因此集會眾等全都自稱淨行弟子。省常大師刺血和墨書《淨行品》,「每書一字,必躬身三拜三圍繞,並三稱佛名」,又用旃檀香木,雕毗盧遮那佛像。像成後,省常大師率大眾跪地合掌發願:「我與一千大眾,八十比丘,始從今日,發菩提心,窮未來際,行菩薩行。願盡此報身,以生安養。」

    真宗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1020年),省常圓寂。

    蓮池祩宏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93%AE%E6%B1%A0%E7%A5%A9%E5%AE%8F

    蓮池祩宏(1535年—1615年),明代杭州仁和人,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別號蓮池, 故常被稱為蓮池大師,又因常在雲棲寺居住而被稱為雲棲和尚,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他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

    生平

    其家是杭州世族,父名德鑑,號明齋先生,母親姓周。十七歲時中秀才,成為庠生,學行俱優,但是他志不在此,常書「死生事大」在書桌之前。妻子張氏,生子時過世,後又娶湯氏為妻。

    二十七歲父喪,三十一歲母喪,自此決心出家,投性天理和尚門下落髮,並開始行腳參學,曾至京師參見遍融、笑巖兩位長老,在其門下修行過一段時間。經東昌時開悟,作偈云:「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裡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

    明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至雲棲山,重建雲棲寺,開始有許多弟子依止在他門下,成為一方叢林。

    祩宏申明戒行,要求門下每半月誦梵網經與比丘戒品。因其參學時,特重參究念佛,因此開淨土一門,著《彌陀疏鈔》。又編輯禪宗語錄,作《禪關策進》,以禪淨雙修教導門下。他又特別重視戒殺生,與放生,文章流行於世。

    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病,遺言:「大眾老實念佛,毋捏怪,毋壞我規矩。」之後端坐,面西方唸佛圓寂。著有《竹窗隨筆》等書。

    藕益智旭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97%95%E7%9B%8A%E6%99%BA%E6%97%AD

    藕益智旭(西元1599年-1655年),俗姓鍾,字智旭,號藕益,又號西有,別號八不道人。 江蘇省木瀆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被尊為淨土宗九祖。晚年住於浙江杭縣的靈峯,因此又被尊稱為靈峯藕益大師。

    生平

    明天啟二年(1622年),因為仰慕憨山大師,從其弟子雪嶺出家,時二十四歲。他私淑天台宗,被認為是天台宗最後一位大成就者,但是他真正的行持仍然是屬於淨土宗彌陀信仰。

    思想特色

    靈峰智旭則倡三學一源論,認為禪、教、律三學應該相互為用,不當分河飲水;又提出「儒釋同歸」,且註解四書、周易;但是他最終的歸趣則在淨土法門。智旭的佛學深受天台宗學說影響,以一念統攝教禪各家,而最終則歸於念佛的當下之念。智旭不但要把諸宗歸入淨土,還試圖論證諸宗本來就出自淨土,「若律、若教、若禪,無不從淨土法門流出,無不歸還淨土法門」。他在《法海觀瀾》中摘抄出23種55卷與淨土有關的經典,為淨土法門尋找依據。念佛三昧論是藕益大師的中心思想。他基於「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理念,主張一切佛法,無不歸於念佛三昧:廬山慧遠念阿彌陀佛的果報莊嚴,念的是他佛;西天二十八祖,天台智者觀心修禪,念的是自性佛;永明延壽及楚石梵琦等所倡導的念佛法門,用觀諸佛果位的依正莊嚴,以顯人心內的理體智慧,悟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叫做雙念自他佛。其要點在於通過觀已成就的諸佛,來促使自己內心之佛的顯現。但是智旭真正心儀的,還是持名一法。他在編選《淨土十要》時特地不選流行的智顗《觀經疏》和四明知禮《妙宗鈔》,以及祩宏的《彌陀疏鈔》,因為前兩者依《觀無量壽經》疏解,後者主張參究念佛,都是他所不贊成的。智旭思想的另一特色是他對地藏菩薩信仰的大力宣揚,在他看來,要修淨土,要追求現世的幸福,都必須至心供養持頌地藏名號,方能切實滅除罪報。

    著作

    《阿彌陀經要解》《梵網經玄義》《菩薩戒本箋要》《法華經玄義節要》《法華經會義》《楞嚴經玄義》《楞嚴經文句》《閱藏知津》《法海觀瀾》《周易禪解》等數十種。今存有21冊《藕益大師全集》。詳情可參閱頁面下方外部連結的「藕益大師全集在線閱讀」

    省庵實賢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F%A6%E8%B3%A2
    http://www.zjypw.com/news/2009/05/67463.htm

    實賢(1686年-1734年),字思齊,號省庵,江蘇常熟人,清朝佛教高僧,淨土宗第九祖。

    實賢15歲出家,24歲受具足戒,後參學於紹曇,學習唯識、《楞嚴經》、《摩訶止觀》。後到真寂寺閉關學習三載,應諸方叢林邀請,講學十餘年。歷住鄮山阿育王寺、杭州遷林寺等。晚年,絕諸外緣,結集蓮社,專修淨業,人皆稱為永明再來。雍正十一年(1733)預告死期,晝夜念佛十萬聲。翌年四月示寂,世壽四十九。著有《淨土詩》、《西方發願文注》、《續往生傳》、《涅槃懺》、《勸發菩提心文》等。

    ReplyDelete
  17. 更正 previous post:

    省庵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一祖,不是第九祖。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