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8, 2010

十宗綱要-華嚴宗 1 & 2

我們已上了二堂的華嚴經。請學員回復:
  1. 三種華嚴經: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內容為何?一樣嗎?各有何特色?
  2. 自最初六十華嚴在 418 C.E. 譯出,華嚴宗的發展史上有何重要的事件?試製一表格列出年代及事項。(如:418 年,六十華嚴初譯出。643-712,華嚴三祖法藏法師。若年代不明,也試隨其歷史先後順序列出。)
  3. 摘錄華嚴經的佳句。如:每人可閱讀十卷。

3 comments:

  1. 「華嚴經」的版本

    http://www.hk-luyi.com/message/30.htm

    「華嚴經」具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據說有上中下三部。上本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這個數字,我們無法想像,也數不盡。龍樹菩薩入了龍宮,看到這部大經,都無法受持,故上本存在龍宮。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數量也很多,龍樹菩薩自己雖能受持,但也不是娑婆世界之眾生所能接受,讀誦,亦非我們的智慧能明白,所以仍把他留於龍宮。下本有十萬偈,48品。娑婆世界,閻浮提人可受持,故龍樹菩薩從龍宮只誦記(取回)下本,帶回娑婆世界,流傳世間。

    至於華嚴經的傳入中國,東晉時候,依其翻譯年代先後,亦分三部。因經過三位譯師的翻譯,有三種(三部)譯本,經名雖同,但卷數就不同了。

    (一)六十華嚴:晉朝佛陀跋陀羅尊者譯的,計六十卷,稱六十華嚴,舊譯華嚴(舊經),或晉經。(六十華嚴為印度遮拘槃國之國寶,東晉時有沙門支法嶺者往西土取經,遮國以其求法精誠,由西城高僧佛陀跋陀羅尊者等百餘高僧,用了幾年時間,把他譯出。這次所譯只有3萬6千偈,並未完整,後被賢首國師宣講時發現不完整,幸好從天竺有三藏法師地婆訶羅來華弘法,對照之後,把缺文補入。)

    (二)八十華嚴:唐武則天朝實叉難陀法師翻譯的,計八十卷,稱八十華嚴,新譯華嚴(新經),或唐經。(八十華嚴為西域于闐國之國寶,大唐武則天以六十華嚴未齊全,派使往于闐國取經,高僧實叉難陀尊者三藏法師,帶經回中國翻譯,仍未齊全,只有4萬5千偈,39品。但跟據史傳龍樹菩薩所傳誦的下本經計有十萬偈48品。)

    (三)四十華嚴:唐德宗朝般若三藏法師譯的,計四十卷,(一品,九千偈)稱後譯華嚴,或四十華嚴。這是八十華嚴內之最後一品(入法界品),這一品很完整。為何完整?此經本藏於南天竺的烏茶國,烏王要來大唐朝禮,進貢,知德宗皇帝信奉佛教,手書此經,呈獻此法寶給德宗皇帝,帝命般若三藏翻譯,用兩年時間譯出,得經文40卷)

    其實此三本華嚴,都不是全部,舊譯的僅三萬六千偈,新譯僅四萬五千偈,皆不及一半(應有十萬偈),後譯則僅此經中「入法界品」的一品而已。弘一大師教導我們,八十卷經讀到離世間品,59卷,接著念四十華嚴,40卷,總共99卷,那就是最完整的本子了。

    在上述這三種版本當中,最為人們所愛研讀的,當推被稱為新經的八十華嚴。雖還不完全,祗有下本中的前分四萬五千偈,三十九品經。不過序、正、流通三分俱全。清涼國師判釋前五卷為序分,中間55卷半經為正宗分,後面19卷半經為流通分。

    ReplyDelete
  2. 師父:

    在網上找到弘一大師撰於1931年夏的《華嚴經》讀誦研習入門次第,茲摘錄來與大家分享。

    http://www.fjdh.com/zhuanti/hongyi/03foxu/foxu1/17.htm

    讀誦研習,宜並行之。今依文便,分為二章。每章之中,先略後廣。學者根器不同,好樂殊致,應自量力,各適其宜可耳。龍集辛未首夏沙門亡言述。

    第一章讀誦若好樂簡略者,宜讀唐貞元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末卷(即是別行一卷,金陵版最善,共一冊),唐清涼國師曰:今此一經,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而為華嚴關鍵,修行樞機,文約義豐,功高德廣。能簡能易,椎遠惟深,可贊可傳,可行可寶。故西域相傳云:普賢行願贊為略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贊。或兼讀唐譯《華嚴經淨行品》。清徐文蔚居上曰:當以淨行一品為入手,以行願末卷為歸宿。又曰:淨行一品,念念不捨眾生。夫至念念不捨眾生,則我執不破而自破。縱未能真實利益眾生,而是人心量則已超出同類之上。勝異方便,無以逾此。

    以上二種,宜奉為日課。此外,若欲讀他品者,如下所記數品之中,或一或多,隨力讀之。《菩薩問明品》、《賢首品》、《初發心功德品》、《十行品》、《十回向品初回向章》、《十忍品》、《如來出現品》(以上皆唐譯)。若欲讀全經者,宜讀唐譯(揚州磚橋法藏寺版最善,共二十冊)。徐居士曰:讀全經至第五十九卷《離世間品》畢,宜接讀貞元譯《普賢行願品》四十卷,共九十九卷,較為完全。蓋《入法界品》,晉譯十六卷,唐譯二十一卷,皆非全文。貞元譯本,乃為具足。不獨末卷十大願王為必讀之文,即如第三十八卷《文殊答善財修真供養》一章,足與末卷廣修供養文互相發明,同為要中之要。而晉唐二譯皆闕也(貞元譯《普賢行願品》亦法藏寺版,並十冊)。

    若有餘力者,宜兼讀晉譯(金陵版共十六冊)。徐居士曰:晉譯亦宜熟讀。蓋賢首以前諸祖師引述華嚴,皆用晉譯。若不熟讀,則莫知所指。

    第二章研習若好樂簡略者,宜先閱《華嚴感應緣起傳》(揚州版共一冊)。

    若欲參閱他種者,宜閱《華嚴懸談》第七部類品會、第八傳譯感通二章(金陵版並八冊,此二章載於卷二十五)。全經大旨,懸談第七品會抄文,已述其概。若更欲詳知者,宜閱《華嚴吞海集》(金陵版共一冊)。並宜略閱唐譯全經一遍,乃可貫通。若欲知《普賢行願品》末卷大旨者,宜閱《普賢行願品》第四十卷疏節錄(附刊於下記之《華嚴綱要》後)。又讀他品時,宜讀《華嚴綱要》此品釋文(北京版共三十二冊)。

    若更欲窮研者,宜依《大藏輯要》目錄提要“華嚴部”所列者隨力閱之(提要載於《天津居上林林刊》,又轉載於紹興《大雲雜志》)。更益以此宗諸祖撰述等。茲不具錄(徐居士近輯《續大藏輯要目錄提要》、華嚴部詳載之)。

    《華嚴合論》最後閱之。徐居士曰:所以勸學者研究華嚴,先疏後論者,以疏是疏體,解得一分即獲一分之益,解得十分便獲十分之益。終身窮之,而勿能盡。縱使全不能解,亦可受熏成種,有益而無損。論是論體,利根上智之上,讀之有大利益。而初心學人,於各種經教既未深究,於疏鈔又未寓目,則於論旨未易領會。但就論文瀕預籠統讀去,恐難免空腹高心之病。蓮池大師謂統明大意,則方山專美於前﹔極深探賾,窮微盡玄,則方山得清涼而始為大備。斯實千古定論,方山復起,不易斯言。

    ReplyDelete
  3.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一

    …「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如來、應、正等覺以無量法而得出現。何以故?非以一緣,非以一事,如來出現而得成就;以十無量百千阿僧祇事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過去無量攝受一切眾生菩提心所成故,過去無量清淨殊勝志樂所成故,過去無量救護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所成故,過去無量相續行願所成故,過去無量修諸福智心無厭足所成故,過去無量供養諸佛教化眾生所成故,過去無量智慧方便清淨道所成故,過去無量清淨功德藏所成故,過去無量莊嚴道智所成故,過去無量通達法義所成故。佛子!如是無量阿僧祇法門圓滿,成於如來。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非以一緣,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無量緣、無量事,方乃得成。所謂:興布大雲,降霔大雨,四種風輪相續為依。其四者何?一名:能持,能持大水故;二名:能消,能消大水故;三名:建立,建立一切諸處所故;四名:莊嚴,莊嚴分佈咸善巧故。如是皆由眾生共業及諸菩薩善根所起,令於其中一切眾生各隨所宜而得受用。佛子!如是等無量因緣乃成三千大千世界,法性如是,無有生者,無有作者,無有知者,無有成者,然彼世界而得成就。如來出現亦復如是,非以一緣,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無量因緣,無量事相,乃得成就。所謂:曾於過去佛所聽聞受持大法雲雨,因此能起如來四種大智風輪。何等為四?一者念持不忘陀羅尼大智風輪,能持一切如來大法雲雨故;二者出生止觀大智風輪,能消竭一切煩惱故;三者善巧迴向大智風輪,能成就一切善根故;四者出生離垢差別莊嚴大智風輪,令過去所化一切眾生善根清淨,成就如來無漏善根力故。如來如是成等正覺,法性如是,無生無作而得成就。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一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

    …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佛子!譬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所謂:書寫大鐵圍山中事,量等大鐵圍山;書寫大地中事,量等大地;書寫中千世界中事,量等中千世界;書寫小千世界中事,量等小千世界;如是,若四天下,若大海,若須彌山,若地天宮殿,若欲界空居天宮殿,若色界宮殿,若無色界宮殿,一一書寫,其量悉等。此大經卷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時,有一人智慧明達,具足成就清淨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內,於諸眾生無少利益,即作是念:『我當以精進力,破彼微塵,出此經卷,令得饒益一切眾生。』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塵,出此大經,令諸眾生普得饒益。如於一塵,一切微塵應知悉然。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無礙,普能利益一切眾生,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覺,不得利益。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佛子!是為如來心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