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14, 2008

楞嚴經:行陰

2008-11-11 & 11-12 楞嚴經研經班

五十陰魔中之行陰第七至第十已講完。

行陰之魔考與前不同的,是這十種境界完全是對宇宙、人生之認知所產生的錯誤。

色陰是在精進修行時,因為色身的變化、淨化,以致於對世間所見的一切產生了偏差,甚而出現一些光怪陸離的現象。這些其實不是壞事,而是破除凡夫一般的,錯誤的,以為是真實的世界的這些堅固妄想所需經歷的過程。

受陰及想陰則是對自己種種感受及對人生種種想法有了偏差及執著,導致受到外道的誘惑而走入歧路。

行陰則是在色、受、想陰皆破了之後,對人生之認知比以前更清楚,更細密,然而尚未究竟,乃至生出種種理論與結論,然皆是錯誤。

在課堂上,我們也順便提到了「別解脫戒」、「定共戒」、「道共戒」,「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及「相似相續」的道理。

我們一般所熟悉的「五戒」、「八戒」,「菩薩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皆屬於「別解脫戒」。

這意思是,你持守一條戒,就得一種解脫。如持不殺生戒,將來就不會有短命、被殺、多病的果報,能健康長壽;能由多病、短命的苦果中得解脫。

持不偷盜戒,就從被偷被搶、貧困無助的苦果中得解脫。

所以持越多戒,將來越自在。

問題1:行陰這十種境界,每種皆有一個至數個邪見,總共加起來是多少?這個數目有什麼意義?

問題2:什麼是定共戒?道共戒?

問題3:我們常說「這念覺性本來清淨,不生不滅」,這與行陰中種種常見有何不同?

問題4:先預習、詳讀識陰的十個境界。它們與前四十個境界有何不同?(或相似之處?)

1 comment:

  1. 問題1:行陰這十種境界,每種皆有一個至數個邪見,總共加起來是多少?這個數目有什麼意義?

    二無因論、四遍常論、四顛倒見、四有邊論、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死後有相心顛倒論(有十六相)、死後無相心顛倒論(八無相)、死後俱非心顛倒論(八俱非相)、死後斷滅心顛倒論(窮盡七際)、五現涅槃心顛倒的論。
    2 + 4 + 4 + 4 + 4 +16 + 8 + 8 +7 + 5 總共加起來是六十二邪見。

    佛學常用詞彙 (陳義孝居士編著)
    六十二見: 是外道的邪見,以五蘊為起見的對象,依色法和心法為根本。此六十二見是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法為對象,起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見,如是五四共成二十見;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為對象,起有邊際、無邊際、亦有邊際亦無邊際、非有邊際非無邊際等見,如是二十見,連上面共成四十見;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為對象,起有去來、無去來、亦有去來亦無去來、非有去來非無去來等見,如是二十見,連上面共成六十見;此六十見又加上根本的色心二見,共成六十二見。


    問題2:什麼是定共戒?道共戒?

    定共戒:在家居士或出家的佛弟子,因為學習禪定,得到色界四憚、無色界四空定,得禪定的時候,自然就不犯戒,他所成就的戒律品類稱為定共戒。

    道共戒:得聖道的聖人,或者由初果到阿羅漢;或者是初地到等覺乃至成佛。得到般若波羅蜜無漏的聖道時,能夠把煩惱種子完全除掉,稱為道共戒,也就是究竟清淨了。

    問題3:我們常說「這念覺性本來清淨,不生不滅」,這與行陰中種種常見有何不同?

    我們這念覺性是本來具足,就是師父常常說我們聽法的這念心,是本來清淨,不生不滅。行陰中種種常見是邪見,不知一切法無我,無自性,妄認為是遍常而汙染與障礙我們這念心。

    傳嫻合十

    ReplyDelete